第441章 走下神壇的安重誨2(1 / 1)

3,孔循

李嗣源與安重誨都是邊塞沙陀人,沒什麼文化,更不懂宮廷禮儀、中央事務,而久居深宮、久處高位的孔循,就成了安重誨的“宮廷事務顧問”,所以安重誨特彆依靠他,將他視作左膀右臂,凡事都要谘詢他,更對他言聽計從。

立國之初,二人有一定的共同語言,都要排擠前朝老臣,在權力的整合、重新分配中撈取利益,所以安重誨與孔循各取所需,渡過了一段甜蜜的蜜月期。

李嗣源為皇子李從厚找嶽丈,首先想到的是安重誨,想讓李從厚娶安重誨的女兒。安重誨就拿這事谘詢孔循,而孔循勸他拒絕,以避嫌。安重誨就信了,於是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

隨後孔循急忙賄賂李嗣源的寵妃——王德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從厚。

嫁女一事後,安重誨與孔循翻臉,將孔循外放到了地方,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後來孔循重賄王德妃,請求返回中央,但在安重誨強大的權勢麵前,遲遲未能如願。

4,華溫琪

華溫琪是個有故事的男人。他有個非常離奇的經曆,都不敢這麼編。

他是草賊出身,在黃巢手下做小官。黃巢敗亡後,他跑到滑州,自認為長相太容易辨認(身長七尺餘,形貌魁岸——長得就不像好人),怕被朝陽群眾舉報,絕望之中,跳黃河自儘,結果卻被湍急的水流衝到了淺灘處,正巧有好心人路過,大家見義勇為,勇救落水大漢。

向好心群眾道謝之後,華溫琪又跑到一處無人的小樹林,挑選了一棵歪脖子桑樹,“桑樹,喪也!”華溫琪結下褲腰帶,勒住脖子,打算自縊身亡。結果“哢嚓”一聲,樹枝折斷。又沒死成。

一天兩過鬼門關,他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華溫琪此時覺得腹中饑餓,死也要做個飽死鬼,於是就往炊煙升起的村落走去,吃飽了好上路。

當天夜晚,來到胙縣地麵,跟一老農說明了來意。善良的胙縣老大爺耐心勸導,“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麼大的個子,乾點兒啥不能活?”隨後就將他收留、窩藏。

過了一年多,朱溫攻討兗鄆二朱,以長子朱友裕為濮州刺史。朱友裕招兵買馬,華溫琪欣然前往,被任命為下級軍官,很快又升為騎兵指揮官。隨後,華溫琪累功升遷,官至棣州刺史。

棣州常年遭受水患,百姓不勝其苦。華溫琪奏請移城,解決了困擾當地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朱溫頗為滿意,為他立記功碑。

其後又力挫河東李存勖,累功升至晉州定昌軍節度使。

在晉州任上,華溫琪犯了事,搶掠民女,民女的丈夫上訪告狀。當時的後梁皇帝朱友貞罷免了他的節度使,召他進京,改任為金吾大將軍,剝奪了華溫琪的實權。朱友貞無比痛心地對他講:“我若依法嚴懲你,則是不念勳舊;若偏袒庇護你,則是不愛惜百姓。當個皇帝容易嗎?我太難了!”

華溫琪聽到之後,羞愧地無地自容。

朱友謙叛梁歸晉的時候,頗有才乾的華溫琪得以重啟複出,被授予汝州防禦使、耀州觀察留後。

“莊宗入洛”,華溫琪前來朝覲,歸順後唐。李存勖改耀州為順義軍,以華溫琪為節度使,並賜予“推忠向義功臣”榮譽稱號。

消滅前蜀後,改為秦州雄武軍節度使。

李嗣源稱帝後,華溫琪自秦州入覲,然後主動要求交出秦州雄武軍,請求在京為官,等於主動削藩。

這對弱勢的李嗣源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李嗣源非常感動,對他主動罷鎮歸朝的行為大加讚賞,給予其豐厚的俸祿,養在京師。

一年後,李嗣源找安重誨商議道:“華溫琪忠心耿耿,老實可靠,是個值得信任的老同誌,你看哪個軍鎮有空缺,給他安排上。”

安重誨回答的也很斬截,“目前沒有空缺!”

隨後,李嗣源多次催問,安重誨也始終是同樣的回答,沒空缺,沒法安置。

李嗣源就有點兒急了,“今天問沒有,明天問沒有,偌大的帝國,怎麼就沒個空缺呢?”

安重誨也來了脾氣,“陛下,您啥意思?我說了沒有,就是沒有!您如果非要安置他的話,好啊,把我這個‘樞密使’讓給他了!”

“那也是個辦法!”

一句話把安重誨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君臣二人不歡而散。

降將出身的華溫琪聽說皇上和權臣安重誨為了自己爭吵動怒,大為恐懼,竟然嚇出了一身重兵,一連幾個月不敢出門(懼為權臣所怒,幾致成疾,由是數月不出)。

李嗣源、安重誨雖有君臣之分、主仆之彆,但二人是多年的老朋友,私下的關係非常鐵,可以說是稱兄道弟的鐵哥們兒,所以有時候吵架拌嘴的時候也會說一些比較過火的氣話,二人就像熱戀的情侶,過一會兒就會和好如初。

安重誨跟李嗣源撂挑子的行為,其實就是撒嬌賭氣,日常嬌嗔。

安重誨不僅是李嗣源的鐵哥們兒、好基友,更在有些時候扮演著導師的角色,是李嗣源的良師益友。

一次,夏州李仁福進獻一隻稀有白鷹,安重誨拒收退貨,並嚴厲斥責進貢使節,“忘了李存勖是怎麼敗亡的了?還教皇上打獵!”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安重誨奏報李嗣源。

李嗣源褒獎了安重誨。可等到散朝後,李嗣源秘密派人追趕夏州使節,偷偷地把白鷹要了回來,過了兩天,帶著這隻白鷹到西郊打獵。李嗣源對隨從人員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彆讓安重誨知道啊!”

乍看這段記載,很有一種小學生偷上網吧的感覺。

5,王德妃

安重誨不僅勸諫李嗣源,也勸諫李嗣源最寵愛的王德妃。

王德妃追求奢靡,生活日漸腐化墮落,安重誨屢次規勸。某次,王德妃挪用公款,用國庫裡的綢緞做成地毯,安重誨苦口婆心地勸阻,還舉出“抽爹算計劉”的例子,希望她能引以為戒。

王德妃當初之所以能傍上李嗣源,就是走了安重誨的門路,所以安重誨也以月老紅娘的身份而自居,自以有恩於王德妃,故而在對待王德妃的態度和言語上,稍稍有些不夠尊重,偶爾會以恩人、長輩的姿態來勸諫。這令王德妃非常反感。

後來,王德妃在迫害安重誨的行動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