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南唐大瓜—— “畫堂門”事件(1 / 1)

【“畫堂門”疑雲】

不得不說,周宗同誌才是人生贏家,輔佐徐知誥建立南唐,成為開國元勳,在南唐國力最鼎盛的時候(李璟時期)平安落地,光榮退休,而他的兩個女兒則先後嫁給李煜。

周宗的小女兒同樣天姿國色,聰敏有才思,比姐姐周娥皇小14歲,周娥皇與李煜成婚那年,她還是個5歲的小女孩兒。

5歲的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因姐姐的關係,時常出入皇宮,深得鐘太後(李煜之母)喜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天真爛漫、清純可愛的小蘿莉,逐漸煥發出女人的青春靚麗,於是……還用說嘛,姐夫李煜更愛這個小姨子了。

史籍對於這段記載比較隱晦,所以就讓我們抽絲剝繭,詳細說說:

李煜疑似與小姨子偷情,那時候倒沒有狗仔隊偷拍,然而風流倜儻的李煜同誌不打自招,比起某陳某冠希、某李某宗瑞的低端操作來說,李煜有一種屬於他的獨特記錄方式——《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是以女性為視角來敘述偷會情郎的詩詞,比較好理解,大意是說在那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穿著絲襪、把鞋提在手中,以免發出聲響,躡手躡腳地來到畫堂南邊,撲進情郎的懷中,激動地渾身顫抖。你知道我出來一次多不容易嗎!好了,今晚我讓你徹底放飛自我,你想咋整就咋整吧!

這首詞也是李煜早期代表作之一,果然儘是男歡女愛,淫詞豔曲。

在周娥皇生病時,李煜一方麵小心地照顧周娥皇,一方麵更加小心地與小姨子約會。等周娥皇病情加重,眼看就要宣布醫治無效的時候,李煜索性就讓小姨子住進了宮裡。

某日,久臥病床的周娥皇想要下床活動一下筋骨,剛撩起帷幔,就看見了妹妹,不由大吃一驚,問道:“你怎麼來了?”

妹妹脫口而出,“我都來了好幾天了。”

跟這傻丫頭比起來,周娥皇可以算是老司機了,有啥不懂的?隨即倒頭而臥,憤怒地拉上帷幔,沒幾天就去世了,至死都把臉倔強地扭向內側。

於是《南唐書》等史籍均記載說李煜之所以在周娥皇的葬禮上表現得如此哀毀過製,就是為了掩人耳目,“故後主過哀以掩其跡”。

這裡有個小插曲——李煜的“哀毀過製”,是說李煜“哀苦骨立,杖而後起”,悲傷得茶飯不思,瘦骨嶙峋,要拄著拐杖才能勉強站立。實際上李煜並非真的站不住,“扶杖”是一種喪葬禮節,表示自己極為悲傷。

在我們北方,發喪出殯的時候,孝子孝孫們要按長幼尊卑等次序列隊站好,每人身邊還要有兩個表親或好友攙扶,意思是悲痛欲絕以至於無法走路,需要兩人一左一右地攙扶著才能走。

李煜的“杖而後起”就屬於這類喪葬禮儀中的一種。所以史官不忘在這裡添加腳注,說這是“譏之也”,是對李煜的嘲諷,為什麼是譏諷呢?因為“鐘太後在故也”,李煜的親媽還健在,“扶杖”通常是為父母發喪出殯的禮節。他好歹沒給周娥皇披麻戴孝,這不是咒他母親鐘太後嘛!這就是史官口中的“越製”。

巧合的是,鐘太後於次年(965)病逝。李煜也使用了同樣的“扶杖”禮,哄堂大孝了這屬於是。

回到剛才的話題,李煜越製葬周娥皇。

我們心中也許會有一個疑問,導致周娥皇病情急劇惡化以致離世的,到底是李仲宣的不幸夭折,還是小三鬥原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周娥皇病逝的三個細節,再加上李煜的兩首詩詞,細思極恐:

1,周娥皇深情告白,交代後事時的記載,“……越三日,沐浴妝澤,自內含玉,殂於瑤光殿之西室”。

2,幼子李仲宣夭折時的記載,“時昭惠後已疾甚,聞仲宣夭,悲哀更遽,數日而絕。”

3,撞破妹妹當小三時的記載,“後偶褰慢見之……後恚,至死麵不外向。”

周娥皇死前極為憤怒,麵壁而臥,至死麵不向外,再結合她死前三天還曾向李煜深情告白,我們可以給出合理推斷,那就是上述第3件事一定是發生在第1件事之後,而第2件事又是引發第1件事的誘因,於是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時間線,那就是“2、1、3”。

這個時間節點看似無關緊要,實際卻非常關鍵,因為這其中還夾雜著兩首詩詞,這是本案中一個極其容易被忽視的重要線索,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疑點:

據記載,因擔心李仲宣夭折消息會加重周娥皇的病情,所以李煜起初是對周娥皇隱瞞了這條噩耗。然而詩詞達人李煜卻在傷心之餘寫了一首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既然李煜千方百計地要對周娥皇隱瞞李仲宣夭折的消息,那麼周娥皇又是怎麼知道的呢?再看這段記載:

“吟詠數四,左右為之泣下”。

說的是李煜反複吟詠這首悼亡子詩,把身邊的宮娥太監都感動哭了。細品,仔細品,你說周娥皇是怎麼知道的?

李仲宣是10月夭折的,周娥皇是11月病逝的。看來李煜為了“保密”還真是煞費苦心。

第二個重要線索便是前文那首《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畫堂門”事件。

一個重要的疑點,就是周娥皇的病況,特彆是在李仲宣夭折期間,史籍上給出了前後矛盾的說法:

在馬令版《南唐書·昭惠國後傳》中,說周娥皇生病期間聽說李仲宣夭折,“哀嚎顛仆,遂至大漸”,喪子之痛加重了病情,但緊接著又記載說“後雖病,亟爽邁如”,意思是雖然病得嚴重,但神清氣爽,精神氣色還不錯,於是就有了向李煜深情告白,幾天後,才無意間撞破了這樁宮廷醜聞,於是一兩天的工夫就病逝了。

陸遊版的《南唐書》中,也記載說“後臥疾,已革,猶不亂”,同樣是說病情得到了有效控製,存在好轉的跡象,然後告白——撞破醜聞——含恨去世。

但是在陸遊版李仲宣的傳記中,則是“時昭惠已疾甚,聞仲宣夭……數日而絕”;馬令版的李仲宣傳記中同樣是“母昭惠先病,聞仲宣死,哀苦增劇,遂至於殂”。

《十國春秋》也一脈相承了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均在周娥皇的傳記中暗示是宮廷醜聞導致她立刻去世,而在李仲宣的傳記中則含混不清地說是李仲宣的夭折導致她病逝。

三個時間節點,兩首詩詞,一個疑點……一個驚人的“真相”呼之欲出,我們甚至可以再大膽一些,讓李煜完全黑化:

周娥皇生病期間,李煜跟小姨子勾搭在一起,隻盼著周娥皇能夠順利去世,好給小姨子騰位置,不料周娥皇病情出現好轉,為了幫她順利去世,李煜先“不小心”泄露李仲宣夭折的噩耗,而周娥皇卻頑強地經受住了這次打擊,於是李煜再讓周娥皇撞破宮廷醜聞,也許還讓“畫堂門”事件曝光,一係列核彈級彆的打擊終於擊垮了周娥皇的精神,使之快速去世。

一段美好的愛情佳話,真相卻是那麼殘酷。周娥皇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