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4117 字 1個月前

胡明義來之前就已經猜到這些人不會為了大同城的安危,老老實實捐出銀子,對於這些鄉紳的反對聲,他絲毫不意外。

跟這些鄉紳要銀子,等於從這些人身上挖肉,沒有那麼容易。

他知道。

上一次之所以能那麼順利的讓這些本地鄉紳出銀子,一是因為第一次官府找他們募捐,二是有代王府出麵。

即便如此,這些鄉紳所捐銀兩加起來也才一千兩出頭,最後還被代王府分走近半。

不是這些鄉紳沒有銀子,而是他們不願意把銀子拿出來用在守大同城上麵。

“守大同城是你們官府的責任,總不能把守城的事情交給我們這些百姓去做吧!”黃老爺附和著曾家老爺的話。

其他的鄉紳雖然沒有開口說話,但臉上流露出來的態度明顯和黃老爺與曾家老爺一樣。

胡明義看了看曾家老爺,又看了看那位黃老爺,道:“二位說的都有道理,可有一點不知在場的諸位想過沒有,萬一亂匪攻進大同城,幾位的家財是否還能保得住?”

“為了抵禦亂匪進入大同城,我們也是捐出了銀子,是出過力的,這一點胡先生你應該清楚。”黃老爺對胡明義說。

“就是,我們也是出過力氣的,總不能讓我們一家老小都去城頭上守城吧!”

“沒錯,我們捐了銀子憑什麼還找我們要銀子,官府的事情總不能全讓我們乾了吧!”

“銀子絕不能在捐了,各家也都不富裕,總不能官府一缺銀子就找咱們要吧!”

“對,不捐,誰知道咱們捐出去的銀子最後會落到誰的手裡。”

偏廳裡的幾個鄉紳紛紛開口拒絕為守大同城捐銀子支持。

胡明義眉頭一皺,衝著外麵喊道:“茶呢,怎麼這麼久還沒準備好。”

“來了,來了。”

隨著話音落下,曾家管家快步從外麵走了進來。

在他身後,跟著兩名婢女,每個人手中都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放了幾隻茶杯。

“先生您的茶。”管家從其中一個婢女手中托盤上拿下一隻蓋碗,放在胡明義手邊的桌子上。

隨後,又拿了一隻蓋碗,送到自家老爺跟前。

屋中剩下幾個鄉紳,皆是由兩名婢女把茶水端送到跟前。

胡明義端起手邊的蓋碗,拿起杯蓋,撥了撥杯中茶水,笑著對曾家老爺說道:“曾老爺,你家中的茶不錯。”

“胡先生過譽了,隻是些普通的粗茶,和巡撫大老爺喝的遠不能比。”曾家老爺自謙的說。

胡明義把茶水到嘴邊用鼻子聞了聞,隨即說道:“好茶,好茶,巡撫那裡可是比不得曾老爺,喝不起這麼好的茶,想必衝泡這一壺茶水所用的茶葉,需要不少銀兩吧!”

說著,他撩起眼皮看向曾家老爺。

“這就是普通茶葉衝泡出的茶水,遠沒有胡先生誇讚的這麼好。”曾家老爺堅決否認自家的茶葉珍貴。

胡明義慢慢放下手中的茶杯,看著曾家老爺說道:“如此好茶,在曾老爺的眼裡居然隻是普通,看來曾老爺平常喝的茶肯定更好。”

“不,不,不,曾某平時喝的茶就是這種,絕無更好的茶。”曾家老爺連連否認。

胡明義臉驟然一沉,道:“曾老爺用不著在我麵前哭窮,我奉巡撫之命來找幾位募捐,難道幾位一兩銀子不出就想打發掉我?還是說幾位連巡撫都不放在眼裡了?”

目光冷冷的在在座鄉紳身上一一掃過。

“巡撫大老爺上一次找我們這些人募捐,看在巡撫大老爺的麵子上,我們每家都拿出了一筆銀子,這才過去幾天,胡先生又來找我們要銀子,這不太合適吧!”曾家老爺目光直視胡明義,絲毫沒有退讓。

胡明義用手撚了撚下巴上的胡須,道:“這麼說曾老爺寧肯看著大同城失守,也不願意為守衛大同城做一份貢獻了。”

“胡說,我何時說過這種話。”曾家老爺臉色難看的說。

胡明義冷哼一聲,道:“你雖沒有直接說,但話中明裡暗裡卻帶著這個意思,我有理由懷疑你們曾家暗中勾結城外的亂匪。”

“放屁,我曾家老太爺是大明的臣子,家父是隆慶朝的舉人,曾某也是萬曆朝的秀才,可以說曾家一家屢受國恩,又豈會做出背叛大明勾結亂匪這樣肮臟的事情。”曾家老爺怒目圓睜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吃人一樣的目光等著胡明義。

胡明義輕蔑的說道:“曾家既然沒有勾結亂匪,那就證明給巡撫看,總不可能聽你曾老爺空口白牙的在這裡用嘴說吧!”

“你想怎麼證明?”曾家老爺盯著胡明義說。

胡明義輕輕一笑,道:“很簡單,隻要各位答應捐出一些銀子支持巡撫守城,自然就證明了幾位沒有勾結亂匪,否則,你們任何一個人都有勾結城外亂匪的嫌疑。”

“胡說八道!”

“對,胡說八道。”

“你這是汙人清白。”

在座的幾位鄉紳紛紛出言質問。

胡明義再次端起桌上的蓋碗,放在嘴邊吹了吹,同時嘴裡說道:“清不清白我說了不算,幾位說了才算數。”

“不就是想要銀子嗎?告訴你沒有。”黃家老爺怒氣哼哼的說。

“對,沒有,就是有也不給,我寧肯丟給街上的乞丐,也絕不讓你們這些官府的人貪了去。”

一個個鄉紳紛紛表明自己的態度。

胡明義啜飲一小口茶水,旋即說道:“機會留給幾位了,但幾位不願意珍惜這個機會我也沒辦法,我隻好回衙門如實稟報,到時候諸位會是一個什麼下場,那可就不好說了。”

說著,他放下手中的蓋碗,從座位上站起身。

“少在這裡拿李巡府威脅我們,你們這樣汙人清白,我們找禦史上本參奏他李巡府。”黃老爺大聲說道。

能在大同幾代傳家,他們這些人哪怕沒有當官,家族的人脈中也認識一些朝中官員。

曾家老太爺更是做過高官,曾經不少人受益,留下來的人脈雖然過去這麼多年斷了不少,可維持下來的仍有不少。推薦:reen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