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4129 字 1個月前

宣大的兵權從沒有過讓一個武人獨掌,這才大明也是很少有過的事情,甚至最近幾朝根本就沒有過這種事情。

能掌握兵權的從來都是文官,武將最多獨領一軍,但頭上也有要文官鉗製。

廖文廣作為正統文官出身,天然站在文官這一邊,而被招安後的劉恒將來也隻是一員武將,自然不希望有武將獨掌兵權的事情出現。

“出爾反爾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廖參議彆忘了我以前怎麼說也是大同東路的遊擊將軍,如今不也沒了官身。”劉恒笑吟吟的說。

提醒對方以前發生的事情。

廖文廣眉頭一蹙。

當年的事情始末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就算當時不知道,隨著劉恒在大同叛亂後,也早已弄清楚當年的事情。

作為一個文官,他不覺得當年朝廷的做法有什麼不對。

一個武將背上了謀逆的傳言,哪怕沒有確鑿證據直接證明謀反,可既然有了傳言,朝廷就算真的對其抄家也不為過,何況朝廷隻是讓劉恒去了職,並沒有追究罪名,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

更何況,當初的傳言並非虛構,放到今天來看,一切都是事實。

“我知道廖參議做不了主,不如回去和撫台商量,隻要你們同意不派武將來宣大,我便可以接受招安。”劉恒說道。

廖文廣眉頭深皺,道:“劉將軍這是要一個人獨掌宣大兩府的兵權,會不會太多了,若是隻有一府兵權,朝廷有可能會答應,畢竟總兵之位掌一地兵權很正常。”

“可以把大同和宣大歸在一處,隻留一個總兵坐鎮,而且我可以保證,宣大不會出現北麵的北虜入寇。”劉恒笑著說。

廖文廣麵露沉思。

想了一會兒,他道:“劉將軍的請求實在太大,在下需要回去和撫台商議,不過,在下很是好奇,劉將軍不要糧餉,莫非隻要商號賺銀子養活大軍?”

“自然不能。”劉恒輕輕一搖頭,旋即說道,“我可以做主不需朝廷撥發要糧餉,但宣大的稅賦必須由我來征收,用來充作糧餉用。”

“這不可能。”廖文廣當即反對。

劉恒語氣淡淡的說道:“朝廷不用出糧餉,我拿走大同的稅賦,這不成什麼問題吧,難不成駐守在宣大的兵馬就不是朝廷的兵馬了,又或者說朝廷根本沒打算招安,隻是想找借口卸掉我手中的兵權。”

“劉將軍多心了,朝廷真心實意想要招安,但也希望劉將軍能夠誠心一些。”廖文廣隻覺得心累。

好不容易劉恒改變了一絲態度,同意了朝廷委派官員來宣大上任,卻提出了一個同樣苛刻的條件。

朝廷從宣大收不到任何賦稅,宣大還能算是朝廷的嗎。

劉恒道:“這是我最後的退讓,若是朝廷同意,那我便接受朝廷的招安,若是不同意,朝廷儘管出動大軍來剿。”

“將軍,你應該知道,有些事情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廖文廣還想要勸說劉恒,希望劉恒能夠在降低一些要求。

劉恒一擺手,道:“這是最後的條件,若是不能答應,廖參議也不用來了,就算來,我也不會再見。”

“劉將軍一個人要掌控兩處邊地的兵權,又要拿獨占宣大兩地的賦稅,這樣的條件,朝廷真的無法同意。”廖文廣苦著一張臉。

“那就不要招安了。”

劉恒丟下一句話,起身離去。

廖文廣見狀,急忙想要追過去。

就在這時,趙宇圖用身子擋住了他,嘴裡對他說道:“廖參議還是請回吧,這次我家將軍鐵了心了,與其在這裡浪費時間,還不如好好勸勸你們那位撫台,說不定朝廷那邊就會答應了。”

說完這番話,他轉身離開。

屋中有一員戰兵走上前,對廖文廣說道:“廖參議,請吧!”

可一旦普通軍戶擰成了一股繩,絕不是幾個千戶和百戶能夠欺負的。

換做在大同。

大同的底層百姓和佃戶便是受欺壓的軍戶,而大同那些鄉紳大戶便是欺壓軍戶的千戶百戶。

可大同出了一個劉賊,用土地這根麻線把大同的底層百姓與逆匪擰成了一股繩,那些大同的鄉紳大戶再想要向以前那般欺辱百姓已經不可能。

此時,他全都想明白了。

劉賊在大同各村莊成立的農戶,就是把麻線擰成一根麻繩的工具,看似劉賊失去了本地鄉紳大戶的支持,實際上卻得到了更多百姓的擁護。

廖文廣攬須大道:“伯雅兄多慮了,就算劉賊有那些賤民的支持,又有何用,頂多看上去聲勢浩大而已,流寇裹挾亂民頂不得什麼用處。”

“不,這個劉賊是禍國的大賊,朝廷不僅不能招安,更要儘早鏟除。”孫傳庭語氣鄭重的說。

隻從自己推測出來的這些東西,他便發覺到劉賊為禍甚深。

廖文廣不以為然的說道:“伯雅兄高看他了,難不成他還比得上遼東的老奴,依我看,頂多是徐賊之流。”

“廖參議可想過那些得了土地的百姓會支持誰?是支持朝廷清剿了劉賊,奪走他們剛剛得到的土地,還是支持劉賊,保護自己的土地。”孫傳庭盯著廖文廣問。

廖文廣哈哈一笑,道:“伯雅兄原來是擔心這件事,放心,待解決了劉賊,百姓自然而然的會支持朝廷。”

“要是解決不了劉賊怎麼辦?”孫傳庭繼續問道。

廖文廣笑道:“無甚解決不了的,劉賊不過是個商賈之人出身,目光短淺不然也不會隻占據宣大兩府便無所動靜,待朝廷平息了奴賊之亂,便是鏟除此人之時。”

劉恒商賈的身份,滿朝皆知。

反而知道劉恒出身遼東的人卻很少,畢竟劉恒發跡的時候是在大同,朝中一些官員下意識認為他是大同人。

“奴賊如何解決?自神宗時,奴賊便叛亂,又經曆了泰昌天啟兩朝,如今朝廷不僅沒能解決奴賊之亂,反倒失去了遼東大半土地,隻剩下朝廷耗費了大量錢糧修築的關寧一線防線。”孫傳庭眉頭緊皺的說。

廖文廣笑著說道:“伯雅兄太過憂心了,先前孫督師在錦州大敗奴賊十萬大軍,這在朝中上下是人儘皆知的事情,可見敵我之勢已經改變,相信用不了幾年,朝廷便可以收複遼東失地。”

錦州大捷,著實讓很多官員看好大明在遼東的局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