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 彈劾(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4395 字 1個月前

陳永福能夠感覺到楊鶴的不甘心。

朝廷雖然還沒有明確下旨要治楊鶴平叛不利之罪,可斥責的旨意卻接連送來了兩道,留給楊鶴的時間已然不多。

“說吧,本官都能接受。”楊鶴語氣低沉了下來。

陳永福一抱拳,道:“城外的叛軍早就有了防範,咱們派出去的兵馬一靠近叛軍營地,便被營地內的叛軍發現,叛軍很快開始反擊,致使咱們的偷襲計劃功敗垂成。”

“出城的官兵裡麵有沒有逃回來的人?”楊鶴問道。

陳永福猶豫了一下,旋即搖頭說道:“城外黑燈瞎火難以看得太清楚,在末將從城牆上下來之前,並未見到有人逃回來。”

“罷了,罷了。”楊鶴搖頭歎息了一聲,道,“既然襲營都沒有成功,就算弄清楚了失敗的緣由,也改變不了結果。”

說完,他佝僂著腰,腳步蹣跚的回到了座位前慢慢坐了下來。

目光一直跟隨楊鶴的陳永福,第一次注意到楊鶴發梢上多了幾縷花白的頭發,整個人看上去明顯蒼老了起來。

有些於心不忍的陳永福忍不住安慰道:“督師放心,叛軍雖然一時得勢,但必不長久,肯定有辦法能解了開封府城之圍。”

“陳將軍有辦法打退叛軍?”楊鶴希冀的目光看向陳永福。

見狀,陳永福不敢與他對視,緩緩低下頭,道:“末將還沒有想到辦法,但末將相信早晚會有辦法的。”

“連你也想不到解圍的辦法,還能有誰有更好的辦法!”楊鶴歎息了一聲,整個人縮在了座椅上。

陳永福低著頭站在一旁。

“你說本官讓城中的兵馬出城與城外叛軍一搏,能不能借助城中兵力的優勢解了開封府城之圍。”楊鶴看向陳永福。

聽到這話的陳永福一愣,沒想到對方動了拚死一搏的心思,當即阻攔道:“督師萬萬不可行此險招。”

他一點也不想去和叛軍拚命。

“你不願意?”楊鶴眉頭皺了起來。

陳永福躬身說道:“非是末將不願意,而是城中守軍雖多,可真正能出城與叛軍為戰的士卒十不存一,剩餘的士卒多是拚湊出來,讓他們在後麵搖旗呐喊還行,一旦上了戰場正麵與敵交手,第一時間逃走的就會是這些人。”

“你的意思本官隻能死守在開封府城了!”楊鶴心中不滿。

陳永福低著頭沒有言語。

和出城與叛軍交戰比起來,他覺得死守開封府城沒有什麼不好。

楊鶴看到陳永福用沉默來反對的態度,無奈的揮了揮手,道:“罷了,罷了,本官就死守一回開封府城,堅守到朝廷援兵來的那一天。”

“督師英明。”陳永福嘴上稱讚了一句。

心中對楊鶴已經沒有了以往的敬重。

朝廷雖然還沒有撤換掉楊鶴這個總督,但陳永福知道,楊鶴留在河南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

而且楊鶴在河南已經沒有了翻身的本錢。

“行了,你也一夜未曾休息,回去好好休息,守城的事情少不了你這位總兵。”楊鶴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下了逐客令。

“末將告退。”

陳永福行了一禮,轉身離開了後衙。

嘩啦!

就在陳永福走出後衙的時候,身後傳來了瓷器砸落到地上的碎裂聲。

他身形隻是稍頓一下,頭也不回的大踏步離去。

朝堂上。

崇禎帝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上,目視下方群臣。

“臣,參奏河南總督楊鶴。”官員隊伍的尾端,一名禦史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臣也參奏河南總督楊鶴。”又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隨即接連又有都察院的禦史站出來彈劾楊鶴。

朝堂上不少官員偷偷看向站在六部尚書後麵的都察院左都禦史。

這麼多禦史同時站出來彈劾楊鶴,背後少不了有這位都察院總憲的默許。

“夠了,你們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朕早就聽夠了。”崇禎狠狠地瞪了殿下的眾禦史一眼,嘴裡說道,“朕要的是解決的辦法,哪位愛卿能夠告訴朕,河南的叛亂該如何平息。”

眾臣沒有人言語。

六部的幾位尚書一言不發,或低頭看自己的鞋尖,或看向它處。

“啟奏陛下,河南之所以陷入戰亂,一切皆是因為總督楊鶴平叛不利所致,所以臣肯定陛下下旨,捉拿總督楊鶴進京問罪。”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站了出來。

聞言,崇禎帝臉色陰沉似水。

誰都知道楊鶴是他這個皇帝一手提拔起來,安排到河南去平叛,也是他第一個親手提拔起來的總督。

一旦楊鶴被抓回京,代表著他這個皇帝識人不明,有損皇帝威嚴,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強行壓著朝中不滿的聲音,一次又一次的給楊鶴機會。

做了半年多皇帝的他心中明鏡一樣。

禦史們表麵是在彈劾楊鶴,實際上是在提醒他這個皇帝不要過多插手內閣事務,更不要越過內閣直接插手派往地方的大員任免。

因為楊鶴就是他不經過內閣,直接拍板任命下來的河南總督。

這是內閣和皇權之間的權力之爭。

以前他還不明白,可做了這麼久的皇帝,他清楚皇帝也不是想乾什麼就能乾什麼,一樣要受內閣和朝中大臣的牽製。

“首輔,你來說說河南的問題該怎麼解決?”崇禎帝不知道彈劾楊鶴的背後是哪位內閣閣臣出的手,但內閣有問題,他直接找首輔問罪。

首輔李國普揣著笏板站了出來,躬身說道:“臣以為河南總督楊鶴不宜繼續留在河南,請陛下另派合適人選去河南主持大局。”

“首輔覺得誰去河南主持大局合適?”崇禎決定在楊鶴的事情上退讓一步,不是他不想繼續支持楊鶴,實在是楊鶴在河南損兵折將毫無建功。

對李國普說完,他又看向朝中眾臣,道:“諸位愛卿有沒有主動願意去往河南主持大局的?”

朝堂上再次鴉雀無聲。

幾個之前還彈劾楊鶴的禦史也都站了回去。

他們可以彈劾楊鶴在河南毫無作為,可這不代表他們不知道連奪下幾省之地的叛軍的厲害。,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