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 利益團體(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4080 字 1個月前

zw443sx

“內帑,內帑,一用銀子就讓朕從內帑裡麵往外拿,朕全都解決了,那朕還要你們這些臣子做什麼。”

崇禎一臉惱怒,看著眼前這些嘴裡經常喊著自己是忠臣的大明臣子。

戶部尚書低著頭不言語。

“彆在朕的眼皮子底子裝死,回答朕!”崇禎卻沒有放過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見不說話不行了,抬頭說道:“朝廷每年收上來的賦稅有限,可最近兩年江南不是水患不絕,良田減產,差田絕收,而朝廷的開銷卻一日大過一日,臣是拆了東牆補西牆,補了西牆又要想辦法去從其它地方找補,上一次傅宗龍去山東,已經把戶部最後一點銀子帶走了,臣現在是一點銀子也拿不出了,就算陛下您在如何逼臣,臣也沒有辦法。”

“照你的意思,朕隻能把寧錦防線放棄,把大明在遼東的最後一點子民都交給奴賊了嗎?”崇禎惱火的道。

他受夠了天天被追著要錢糧和戶部哭窮的日子。

“臣不敢。”戶部尚書再次低頭。

“首輔,你說山海關所要的錢糧怎麼解決?”崇禎把目光投向了內閣首輔李標。

李標站了出來,嘴裡說道:“臣認為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要先解決山東問題,山東乃北直隸之鄰,山東有變威脅到京師的安穩,動搖社稷安危。”

“朕現在問的是高第所要錢糧問題,莫非首輔年紀大了,連朕的話都聽不清楚了嗎?”崇禎黑著一張臉。

同樣站在下方的次輔成基命在聽到這話,心中一動。

天子當著眾朝臣的麵說首輔年紀大了,心中猜測天子是不是有什麼其他想法。

李標說道:“遼東有山海關這樣的險鎮在,奴酋想要攻破山海關幾乎毫無可能,但從山東通往京師的這段路,並無山海關這樣的險要之處,一旦山東的虎賊蓄意北上,想要攔下虎賊比奴賊難上幾倍。”

這番話一出,崇禎沉默了下來。

他又如何不想解決虎字旗的問題,怎奈一次次失利,讓他失望到已經不願意再提起虎字旗。

騙自己隻要不提起虎字旗,大明似乎就沒有虎字旗這檔子事。

“臣以為虎賊之事不能耽擱,還請陛下明鑒。”兵部尚書也站了出來支持李標。

有了首輔和兵部尚書帶頭,在場大部分官員紛紛上前表明自己支持對付虎字旗的態度。

甚至還有幾個平時和李標不對付的官員,在虎字旗的事情和李標保持了一致。

“既然你們都想要先解決虎賊,誰願意去山東協助傅宗龍平叛?”崇禎目光看向眼前的朝臣。

而也就在他的話剛一說出口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不是和眾臣商議高第所要錢糧的事情,怎麼突然變成了要對付虎字旗了。

場麵瞬間安靜了下來。

朝中沒有一人再開口接崇禎的話。

對付虎字旗行,但讓他們去山東親臨一線對付虎字旗,沒有人願意去。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本賬,都清楚去山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差事辦好了不僅無功反而還要被彈劾,要是差事做不好,不僅要被彈劾,弄不好命都要丟在山東。

留在中樞,不僅不需要冒險,隻要隔三差五的彈劾一本,成了就功成名就,不成也能邀銘,博得一個一心為公的美名。

“怎麼沒人說話了?剛才不是說的挺熱鬨嗎?一個個都嚷嚷著要對付虎賊,朕一問誰願意去山東,怎麼一個個都成了啞巴!說呀!”最後兩個字幾乎是從崇禎的嘴裡吼了出來。

眼前這些朝臣令他越發的失望。

成基命突然站了會出來,身朝崇禎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寧錦防線以前對我大明來說確實有益,如今局勢卻和以前不同,山東的虎賊威脅已經超過奴賊,當務之急是如何鉗製住山東的虎賊,不使虎賊北上威脅到京師。”

“成閣老的意思是朝廷這麼多年花費大量錢糧精心維持的寧錦防線不要了?”李標語氣不好的看著成基命。

以前韓爌是首輔的時候,兩個人有著共同的敵人,自然合作大於敵對。

如今韓爌退出朝堂,他們一個首輔一個次輔,自然而成了對手。

成基命看向李標說道:“不是不要寧錦防線,而是暫時放棄,待解決了虎賊的問題,朝廷還可以重新奪回寧錦防線,乃至遼陽和沉陽都可以一起收複。”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眼睛亮了起來。

他最想要做的就是成為大明中興之君,而收複了那些被奴賊占據的大明疆域,誰還敢說他不是中興之君。

一直偷偷關注著崇禎的成基命,注意到崇禎臉上的表情,立刻明白自己搔到了崇禎的癢處。

“放棄了寧錦防線,那麼守在那裡的朝廷兵馬怎麼辦?”李標臉色不好的盯著成基命的眼睛問道。

成基命說道:“自然是抽調去山東平叛,若有可能,連同河南,陝西,山西,大同的叛亂一同平定,徹底鏟除虎賊。”

“陛下!”李標直接把目光投向龍椅上的崇禎,他道,“暫且不說寧錦防線要不要放棄,一旦安置不好遼東的那些驕兵悍將,會出大問題的。”

作為首輔,他深知寧錦防線不單純的是一條阻擋奴賊的防線,更是遼東那些將門的命。

一旦朝廷死守山海關,放棄寧錦防線,等於割了遼東將門的命,誰也不敢保證遼東的將門會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

“遼東的驕兵也好,悍將也罷,都是大明的兵將,他們還敢違抗皇命不成!”成基命反駁道。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緩緩開口道:“成愛卿說的不錯,首輔就不要太過危言聳聽了。”

他不相信遼東的將門會做出什麼太過出格的事情,頂多對朝廷的一些命令有些敷衍,但大事上還是不敢亂來的。

“陛下,遼東將門在遼東多年,早已習慣了遼東的局勢,貿然全部調去山東,恐難適應,還望陛下三思。”李標身朝崇禎躬下身子。

朝廷這些年在遼東戰事上花費了大量的錢糧,遼東將門早已因為這些錢糧結成了利益團體。

這些話他無法直說,隻希望崇禎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

zw443sx,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