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七百二十四章(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4068 字 19天前

“是,是,是,國公教訓的是,小侄受教了。”

安鄉伯從府爬起來,連連認錯。

“行了,坐下吧,這次坐穩一點,彆在掉下去。”

英國公張維賢懶得再去教訓,靖難的那些勳貴如今差不多都是安鄉伯這個樣,甚至多有不如,最起碼這個安鄉伯還有膽子去一了一趟被反賊占據的玉泉山。

安鄉伯小心翼翼的做回到了座位,這一次屁股多坐了一點。

“考慮好了嗎?再去一趟玉泉山。”英國公張維賢再次問道。

聞言的安鄉伯身子一顫,嘴裡遲疑地說道:“虎賊那邊連王爵都不願意接受,小侄就算再去也沒有什麼用處。”

打心底他對玉泉山那裡犯怵。

在他看來,反賊全都是反複無常之人,這一次能活著回來,誰知道下一次再去還能不能活著回來了。

“這一次你再去玉泉山不是代表朝廷,也不是對反賊的人詔安。”英國公張維賢目光盯在安鄉伯的臉。

聞言的安鄉伯麵露詫異,不解道:“既然不是去詔安,小侄去玉泉山做什麼?”

“為咱們這些勳貴尋求一條活路。”英國公張維賢一字一頓的說道。

聽到這話的安鄉伯臉色驟然大變。

他嘴裡結巴著道:“國,國公,您這是要!”

後麵的幾個字他沒有說出來,可臉露出來的驚恐已經透露出來了他的意思。

英國公張維賢知道他想的是什麼,當即搖了搖頭,道:“本爵堂堂大明勳貴,怎麼可能投靠虎賊這樣的反賊。”

聽到這話的安鄉伯鬆了一口氣。

要是連英國公這樣的國公都要投靠虎字旗,那大明真的沒救了,京師更是不用守了,要知道英國公一直都是勳貴之首,京營中的勳貴多數都聽從英國公的吩咐。

“這幾年我也了解過這個虎賊,他跟咱們不是一個路子,歸順了他們,咱們這些祖就積攢下的家業全都保不住,哪怕大頭巾都可以投靠過去,唯獨咱們這樣的勳貴不行。”英國公張維賢說道。

安鄉伯道:“國公您既然都知道這些,為何還要安排小侄去玉泉山?小侄就算去了玉泉山,那些虎賊的人也不可能因為小侄而放過咱們。”

勳貴的財富都是祖一代代積攢下來,他不認為虎字旗大軍拿下京師之後會放過他們這些勳貴手中的財富。

“你空著手去當然不行,可要是與虎賊的人交換利益,未必不能達成目的。”英國公張維賢說道。

聽到這話的安鄉伯越發不解了,他道:“國公您想暗處什麼利益可以使虎賊放過咱們這些勳貴人家?”

一時他實在想不出虎字旗的人有什麼理由放過他們這些與國同休的勳貴。

“京師。”英國公張維賢舉起一根手指,往天一指。

此言一出,安鄉伯整個人都呆愣住,後背當即浮起了一層冷汗。

心中第一個念頭就是,自己聽到了這麼大逆不道的話,會不會被英國公殺人滅口。

“國公您想要獻城?”安鄉伯朝英國公確認道。

英國公張維賢道:“眼下的情況,你覺得京師還能守得住嗎?就算是暫時守住了,可運河被堵,大沽口也丟了,山海關又始終沒有消息,恐怕也出了什麼事,這樣的形勢了,死守一個京師還有必要嗎?”

一連幾問,安鄉伯沉默不語。

京師的情況早已不容樂觀。

就算沒有這一次虎字旗大軍三路來犯,自山東丟了,京師就已經是人心惶惶,糧價一日高過一日,京師內各種亂像明顯增多,也就東城還好一點,外城那邊每天都要一車車的往外運屍體。

“用京師,換取咱們勳貴的一條活路,安鄉伯伱去過玉泉山,見過虎賊的人,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辦好了,你在勳貴中的威望會直逼定遠侯,將來的爵位未必不能在提一提。”英國公張維賢說道。

安鄉伯猶豫了一下,道:“這件事是國公您一個人的意思,還是其他人的意思?”

“你說呢?”英國公張維賢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安鄉伯愣了一下神,旋即麵露苦笑。

也對,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英國公自己算了算,要是沒有其他的勳貴同意,這件事情根本辦不成。

這時候才明白,若不是需要他去玉泉山,恐怕他到了京師失陷的那一天都不會知道英國公這些人已經有了獻出京師換取平安的想法。

“陛下知道嗎?”安鄉伯好奇的問道。

英國公張維賢眉頭皺了起來,他道:“這種事情怎好告知陛下,如今陛下還在等著各地的勤王軍來救京師。”

“那京師陷落,陛下怎麼辦?”安鄉伯問道。

英國公張維賢遲疑了一下,才道:“陛下貴為天子,自有天庇佑,想來一定會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安鄉伯明白了,這是要放棄天子。

想想也對,勳貴獻出京師,若是天子知道了,英國公這些人恐怕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定然會被清算掉。

彆人都能活,唯獨陛下需要與京師共存亡。

“京師一旦落入虎賊的手中,如何保證虎賊將來一定會信守約定,將來不會清算咱們?”安鄉伯問道。

連京師和天子都獻出去了,他想知道英國公這些人如何能確保他們這些人活命,畢竟再好的約定頂多能保證暫時的安全。

英國公張維賢說道:“京師這個地方自然不能再留了,咱們可以去南京生活,早在山東陷落後,那些大頭巾就有不少人逃去南直隸,咱們雖說是勳貴,但去了南京同樣還是大明的勳貴,正好把北方全都交給虎賊,讓他們去和遼東的奴賊互鬥,大明也能減輕負擔,將來未必沒有重新收複的一天。”

安鄉伯麵露沉思。

去往南京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當年大明留有兩京就是為了應對今天這樣的局麵,而且到了南京,他們這些靖難勳貴會抱團取暖,保證各家的爵位,就算暫時處於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隻要經營一兩代人,未必不能重新恢複原本的權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