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百七十五章 父勸子(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3944 字 1個月前

吳三桂低著頭沒有說話。

見狀,吳襄聲音緩了緩,說道:“就算你我父子不投靠萬歲爺,難道彆人不會投靠過去嗎?誰都看得出來,關寧軍完了,就算是回到了遼東,也不可能再有以前的地位,伯爺怕是自身難保了。”

“沒那麼嚴重吧!雖然損失了不少兵馬,可關寧軍的根基還在,還有這麼多的騎兵。”吳三桂說道。

吳襄一撇嘴,道:“以往關寧軍在大清特立獨行,得罪的人多了,你覺得大清那些人會輕易放過關寧軍嗎?尤其這一場大敗,需要有人承擔罪責,你覺得誰最合適?”

“鄭親王作為大軍主帥,肯定難逃其責。”吳三桂說著,遲疑了一下,才道,“伯爺怕是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聞言的吳襄嘴裡哼了一聲,道:“鄭親王是滿人,還是一旗旗主,又是萬歲爺最信任的人,就算治罪也不會太嚴重,反倒是伯爺,戰場上幾次抗命,回去後肯定會被按上抗命不遵致使大軍潰敗的罪名。”

“有關寧軍在,萬歲爺就算想治伯爺的罪,也不會真的去治罪吧,最多也就是責罵幾句,免掉頭上的官職,總不至於真的拉去砍頭。”吳三桂覺得皇太極不會殺祖大壽。

在他想來,就算皇太極真的動了殺機,也要顧忌關寧軍,因為殺祖大壽逼反了關寧軍,對大清沒有任何好處。

聽到這話的吳襄撇了撇嘴,伸手在床頭摸索了一會兒,最後從枕頭下麵掏出來一個煙鬥和一個荷包。

打開荷包撚了一點煙絲裝進煙鬥,又有大拇指把煙絲按平。

邊上的吳三桂掏出火折子為自己父親點燃煙鬥裡的煙絲。

吧嗒!

吳襄抽了一口氣,緩緩吐出,嘴裡說道:“你信不信,留在遼東的關寧軍這會兒已經落入萬歲爺的手中。”

“不可能吧!有小祖將軍在,不可能看著關寧軍落入彆人手裡。”吳三桂不相信自己父親所言之語。

吳襄吐了一口煙,說道:“信不信由你,為父其實也隻是猜測,等回去後自然就知曉了。”

皇太極到底會不會對留在遼東的關寧軍動手,他也不敢保證,但他知道,皇太極絕不可能一直任由關寧軍聽調不聽宣,收拾關寧軍是早晚的事情。

“孩兒還是覺得萬歲爺不會輕易對小祖將軍動手,真要是對留在遼東的關寧軍動手,對大清沒有任何好處,隻會讓關寧軍對大清離心離德。”吳三桂說道。

“這件事就不說了,回去的這一路上有足夠的時間給你去思考,不過為父還是希望你能夠想明白,不要做什麼愚忠之人,咱們吳家原本就是商賈之人。”吳襄拿起煙鬥在鞋底子上磕了磕。

磕掉裡麵剩餘的煙絲,然後鞋底把帶有火星的煙絲碾滅。

吳三桂點了點頭,旋即道:“孩兒琢磨了好一會兒,還是覺得八旗大營那邊發生的事情不對勁,父親您不能留在這裡了,孩兒安排一些人護著父親您今晚就離開。”

“為父不是和你說了,肯定是有八旗兵摸黑逃走,這種事情在敗軍中是常有的事情,你在軍中這麼多年,又不是不知道。”吳襄不以為然,覺得吳三桂小題大做。

吳三桂道:“孩兒從晚上開始就覺得心慌,老是感覺要出什麼事情,父親您身上有傷,還是早些離開,也能讓孩兒放心。”

“你呀,你呀,都已經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這樣吧,為父明日一早就走,今晚暫時留在營中多休息一晚。”吳襄說道。

吳三桂想了想,說道:“父親還是今晚就走,明日走的話又多耽誤一天,虎賊的追兵一直緊咬著不放,父親與大軍分開走,孩兒也能放心一些。”

八旗大營突然有人離開,讓他心生警惕。

就算真的再次與虎字旗的兵馬廝殺,他也有把握帶著人殺出去,可自己父親身上帶傷,一旦出現在戰場上,再想要像上一次那樣從戰場上逃回來的希望並不大。

“一定要走?”吳襄見吳三桂一心想要自己連夜離開,忍不住吧唧吧唧嘴。

吳三桂點點頭,道:“父親現在就收拾東西吧,孩兒去安排人準備馬匹和乾糧,再挑選幾個精乾的人護著父親您。”

“罷了,為父就不拖你的後退了。”吳襄不想讓自己兒子太為難,決定辛苦一點連夜離開。

吳三桂見自己父親同意,鬆了一口氣,旋即說道:“父親您先收拾著,孩兒出去安排。”

說著,他從帳篷裡走了出去。

駐紮在附近的兵馬都是他們吳家父子的人,很快一支二三十人的騎兵隊伍被挑選了出來。

被挑選的這幾十人都是關寧軍中最精銳的騎兵。

這裡麵不僅有漢人,也有不少蒙古人。

吳襄因為帶傷,所以與其他人共乘一匹馬,同時留一匹馬跟在一旁,用來半路上換乘。

“想想為父之前與你說的話,未來的路該怎麼走。”臨走前的吳襄對吳三桂叮囑了一句。

吳三桂點頭應承道:“父親放心,孩兒都記在了心裡,您路上注意安全,有可能的話儘量繞一段路,不要和大軍歸程走一個方向。”

“用不著你教我,為父心裡有數。”吳襄回了一句。

吳三桂又看向一旁護送父親一塊離開的人,他道:“路上保護好總兵,回到遼東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是。”

領頭的護衛應了一聲。

“出發吧!”吳三桂揮了揮手。

吳襄一行人很快離開了關寧軍的營地,朝著東麵騎行而去。

因為關寧軍的營地更靠東北方向一些,所以吳襄一行人的離開,並沒有引起八旗兵營地的注意。

甚至因為吳襄離開的時候已經過了三更天,關寧軍營地內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的離開。

第二日一早,不管是八旗營地還是關寧軍營地,摸著黑便開始生火做飯。

早早的吃飯完便開始拔營上路。

即使清軍提早就做了拔營上路的準備,附近的虎字旗騎兵營卻還是第一時間跟了上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