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回盛京(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4578 字 1個月前

作為從關寧軍最後離開的吳三桂,雖然躲過了被圍殲的命運,但也因為離開清軍的時間太晚,目睹了戰場上的整個過程。

因為隔得有些遠,讓他看的並不是太清楚,但也能分辨出清軍敗了。

至於衝進戰場救人的想法他並沒有。

身邊統共隻有二百來騎,麵對虎字旗過萬的大軍,他深知自己這點人就算是進入了戰場也是杯水車薪,與戰局無意。

“走,回去。”吳三桂對身邊的幾個人說了一聲,然後慢慢後退。

直到退到看不到戰場上的情況,才跑向一個土包後麵,牽上放在附近吃草的戰馬,騎馬和那二百來騎會合。

跟隨吳三桂一同離開關寧軍的那二百來騎,被吳三桂安排在一處偏僻的地方,距離龍騎兵師埋伏的地方足有二十多裡路。

回來的時候,營地中已經開始準備飯食。

“立刻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吳三桂一回來,立刻下達離開的命令。

營地距離戰場太近,他不敢保證虎字旗那邊會不會派出騎兵來附近搜索逃走的清軍將士。

一旦被虎字旗的騎兵搜到附近,他這支二百來人的騎兵隊伍根本隱瞞不住行跡。

為了穩妥一些,不會遇到虎字旗的兵馬,吳三桂帶著手下的人往北趕路,準備走遠一些在改變方向往東。

而先一步離開的多鐸和多爾袞等人,已經先一步來到了漠南那些中立的蒙古部落勢力範圍,就算吳襄也趕到了插漢河套的一個部落裡落腳。

人在盛京的皇太極並不知道草原上的清軍情況,但他每日都會看草原上的那張輿圖,心中推測著戰事的情況。

大清立國後的第一戰,不容有失。

而他盛京也沒有閒著,安排人拉攏留守在遼東的關寧軍將領,想要使這些關寧軍將領心向大清,而不是與祖大壽一乾關寧軍將領抱團與大清八旗軍抗衡。

作為皇帝,他手中有太多資本可以使用。

關寧軍將領也談不上對祖大壽有多忠誠,在皇太極許下一些好處後,很快便又關寧軍將領倒了過來。

一部分沒有立刻倒向皇太極的關寧軍將領,也開始兩頭下注。

被祖大壽留在遼東坐鎮的祖大弼,勇武有餘,但智謀不足,對於麾下的關寧軍將領私下與皇太極接觸的事情,絲毫沒有發覺。

“主子,鮑承先來了。”鼇拜進來通報。

皇太極抬頭往殿門外看了一眼,他道:“把人帶進來吧!”

鼇拜退了下去。

很快,漢人出身的鮑承先從外麵快步走了進來。

“臣,叩見萬歲爺。”鮑承先雙膝跪地向皇太極磕頭行禮。

“起喀!”皇太極抬頭看他一眼。

鮑承先從地上站了起來,恭敬的說道:“啟稟萬歲爺,臣見了祖大弼麾下的參將何巡道,此人同意加入漢軍旗。”

“做的不錯,如此一來,祖大弼麾下就沒剩下幾個人了。”皇太極輕輕點了點頭,旋即又道,“等此人加入了漢軍旗,就留在你的麾下,做一個三等總兵吧!”

“嗻。”鮑承先應道。

是否加入漢軍旗,成為關寧軍那些將領是不是要投靠大清的一個標誌。

皇太極受夠了關寧軍獨立在大清之外。

當初他收下關寧軍,一方麵是想要拿下錦州寧遠等地,同時大清也能多一支兵馬可用。

然而祖大壽和關寧軍遊離於大清軍政體製之外,令他十分不滿。

他收留關寧軍是為了對付虎字旗,而不是要在大清內部在分裂出一個單獨的漢人勢力。

熟讀三國的皇太極十分清楚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七八天過去,多爾袞帶著多鐸終於回到了盛京。

這一路上他們騎馬趕路,幾乎很少休息。

胯下的戰馬累壞了,就從附近的蒙古人手中換取一匹新馬繼續趕路。

回到盛京的時候,所有人都灰塵撲撲,馬背上的人也都七扭八歪,其中有幾個巴牙喇兵看上去隨時都有可能從馬背上掉落下來。

“快,我要見萬歲爺。”

多爾袞帶著多鐸沒有回自家住處,直接來到了大清在盛京的皇宮。

兩個人都是大清的旗主,地位尊貴。

守門的侍衛見到他們兩個後,立刻進到裡麵去送信。

一直心憂草原上情況的皇太極,在聽到多爾袞和多鐸回來了,立刻安排人把兩個人帶到他處理公務的大殿上。

“臣弟多爾袞叩見萬歲爺。”

“臣弟多鐸叩見萬歲爺。”

多爾袞和多鐸進入大殿,見到殿上的皇太極後,立即跪下來行禮。

皇太極打量了幾眼兩個人的模樣,一臉熱情的從桌子後麵繞了出來,走到多爾袞麵前伸手去攙扶,同時嘴裡說道:“兩位皇弟順利歸來,朕心甚慰,朕心甚慰。”

在外人麵前,皇太極做出了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萬歲爺,臣弟有罪,為等大軍凱旋便先一步隨多鐸逃了回來,請萬歲爺治罪。”說著,多爾袞一頭磕在了地上。

皇太極伸手抓著多爾袞的肩頭,裡麵說道:“老十四你這是做什麼,快和老十五站起來。”

多爾袞順勢站了起來,而多鐸也跟著一起站起身。

皇太極扭頭看向守在殿上的鼇拜,開口吩咐道:“鼇拜,去搬幾個座位過來,讓老十四和老十五坐。”

“嗻。”鼇拜應了一聲,然後讓人去準備。

後殿搬來了幾個秀墩子,給多爾袞和多鐸身後一人放一個,最後剩下的一個放在了皇太極的身邊。

皇太極順勢坐了下來,同時不忘招呼多爾袞和多鐸坐。

“給朕說說你們在草原的情況吧!朕這段日子一直擔心你們。”皇太極問向多爾袞。

這些日子他一直心憂清軍在草原上的情況,現在終於有了知道情況的人回來,忍不住問了起來。

“讓萬歲爺操心了。”多爾袞欠了欠身,旋即說道,“臣弟無能,回來的時候咱們清軍已經開始退兵。”

多爾袞開始訴說起清軍在草原上的情況,尤其是關於關寧軍的事情,著重在皇太極麵前提起。

從關寧軍行軍在半路上因為搶掠蒙古牧民,耽誤了行軍速度,又提到關寧軍拒絕出兵,致使清軍大敗,損失嚴重,不得不退兵。

總之從他的描述中,一切問題都出自關寧軍和祖大壽的身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