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百五十九章 利益(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3796 字 1個月前

PS:感謝書友純傻的打賞。

“我還當是什麼事呢!那個姓範的到處去官員的府邸上拜訪,這件事早就傳開了。”成國公不以為然的說。

大太監楊公公朝成國公笑著說道:“成國公說的沒錯,自打範文程來到南京,便開始到處去拜訪,咱們在座的府邸怕是也有被他拜訪過的。”

“聽說姓範的去過了錢閣老的府上!”成國公側身看著錢謙益說道。

聞言的錢謙益點點頭,道:“他確實來過我府上。”

“那正好,你跟我們大家說說,他姓範的去你府上做什麼!可千萬彆弄出什麼出賣大明利益的事情。”成國公語帶譏諷的說。

錢謙益臉色肉眼可見的陰沉了下來。

“行了,都安靜,先聽楊公公說。”魏國公沒興趣看兩個人大殿上爭吵,出言製止了兩人,把話頭重新繞回到楊國瑞的身上。

哼!

成國公哼了一聲,暫時放棄繼續針對錢謙益。

這時候大太監楊公公開口說道:“範文程這趟來大明,是為了大明與大清結盟,好一同對付虎賊,今天把大家都找過來,就是為了一起商量一下。”

“有什麼好商量的。”成國公率先開口說道,“姓範的是奴賊的人,這些年奴賊一直都是大明的敵人,其實上一次我就不同意與他們結盟,可有些人非要熱臉貼冷屁股,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怎麼?被擺了一道不夠,還想再丟一次人!”

大太監楊公公眉頭一皺,他道:“與大清結盟是為了救回太上皇,收複被虎賊侵占的幾省之地。”

“沒有他們,咱們大明就不能收複失地救回太上皇了嗎?”成國公反問了一句,不等人回答,他繼續說道,“宋朝的教訓難道還不夠嗎?彆在最後成了為她人做嫁衣。”

大太監楊國瑞撩起眼皮瞅了成國公一眼,他道:“既然成國公這麼有信心,認為靠大明自己就可以收複失土,那麼收複失土迎回太上皇的事情就交由成國公來做如何?”

“本國公又不是帶兵的武將,如何能收複的了失地!”成國公臉一黑,他一點也不想去捋虎須。

連比明軍更厲害的清軍都打不過虎字旗,以大明現有的大軍,他不認為有明軍是虎字旗的對手。

帶著明軍去對付虎字旗,在他看來和主動送死沒什麼兩樣。

“成國公似乎忘記自己武勳的身份了,如今大明正是需要武勳站出來的時候。”大太監楊國瑞半眯著眼睛看著成國公。

成國公語氣一噎。

武事本是他們這些武勳的事情,不知道從哪一代開始,武勳慢慢提不起刀了,更不要說親自上戰場上去殺敵。

“好了,成國公要不要領兵北伐以後再說,大家不是再談論要不要與大清結盟,咱們就這件事都說一說吧!”魏國公主動出言為成國公開解,不願看到成國公太過丟臉。

怎麼說他也是武勳出身,自家的情況和成國公也差不太多,子孫後輩都提不動刀,上不得戰場。

大太監楊國瑞給了魏國公麵子,沒有繼續追著成國公領兵的事情不放,而是說道:“虎賊已經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誰也保證不了他們不會揮師南下,所以在他們動手之前,咱家覺得應該主動出擊。”

“楊公公是支持與大清結盟?”魏國公問道。

大太監楊國瑞點了點頭,他道:“明軍明麵上的數量雖說不少,但底下到底是什麼情況,誰也說不清,但有一天相信大家都清楚,那便是明軍已經不是虎賊的對手,起碼在步卒上,不是虎賊的對手。”

“其實咱們可以練兵,當初在遼東的關寧軍不是挺好,咱們也可以訓練一支精銳之師,虎賊不是擅使火器嗎?咱們大明不缺少火器,完全可以對照著練出一支擅使火器的大軍。”一直沒有說話的定國公開口說道。

坐在他旁邊的魏國公驚訝的看著定國公,問道:“你怎麼突然想到要學虎賊練出一支火器大軍了?”

“虎賊的大軍因為使用火器,打敗過咱們的邊軍,如今又在草原和遼東多次大敗清軍,我覺得既然擅使火器的大軍如此厲害,那麼咱們也可以打造一支出來,火器咱們不缺,士卒也不缺,完全可以做到打造一支擅使火器的大軍。”定國公說道。

聽到這番解釋的魏國公眉頭挑了挑,他道:“成國公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朝廷雖然可以打造火器,但錢糧從哪裡出?丟失了北上幾省,朝廷的賦稅明顯降低了一大截,今年收上來的那點賦稅勉強養活朝中百官,哪還有多餘的錢糧用在打造新軍上麵,你這個辦法雖然好,卻不適合現在的大明。”

大太監楊國瑞和錢謙益在一旁一臉認同的點了點頭。

五位輔政大臣中,魏國公,鎮守太監,錢謙益,他們三個人的主要利益都來自江南,拿江南的賦稅練新軍,等於是拿他們幾家的利益去為朝廷練兵。

這讓他們如何肯乾。

“我就是隨口一說,既然幾位都覺得不合適,那就算了。”定國公心裡明白原因,既然都不願意練新軍,他也不想強求。

作為初來乍到的國公,對江南這些利益早已纏繞糾葛在一起的利益團體,他沒想過要和這些人對著乾。

練新軍對大明雖然是件好事,但他也不會為了大明把自家置身於彆人的敵對麵。

魏國公見成國公退縮,心中鬆了一口氣。

江南錢糧賦稅水這潭水實在太深,彆說定國公這麼一位從北都逃來的國公了,就連他們魏國公府也撼動不了這潭死水。

“魏國公,咱家和錢閣老都是支持與大清結盟,咱家認為想要北伐救回太上皇,需要有清軍的幫助,隻靠大明自己恐怕力有不逮,要是有了清軍從遼東出兵南下,與明軍南北夾擊,相信有很大機會收複大明的失地,迎回北都的太上皇。”大太監楊國瑞看著魏國公說道。

五位輔政大臣中三位都是大明國公。

而三位國公中以曆代生活在南京的魏國公為首,另外兩位國公幾乎事事都與魏國公站到一處。致使楊國瑞在輔政大臣中獨木難支。

而他抬舉錢謙益上台成為輔政大臣,也是有對抗以魏國公為首的輔政大臣之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