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創新大王(1 / 1)

千葉奈奈子自然找借口婉拒,畢竟周君還在被窩裡呢,捂得死死的,生怕妹妹闖進來看見了。

萬一妹妹硬要鑽進來,那真是……社死現場。

幸虧,千葉琉音挺聽姐姐的話,悶悶不樂地回去了,隻是很快,千葉琉音就聽見,姐姐的房間裡似乎有什麼奇怪的聲音,於是又去敲門。

千葉奈奈子:“……”

……

周喬回來,張夢靜的迎新團建就補上了。

鳶尾花診所再一次全體出動,挑了一家高檔餐廳,大家幾乎都帶了家屬。

蕾切爾帶了小孫女,樸秀珠帶了允兒,張夢靜帶上了媽媽,墨菲帶上了媽媽,絲黛芬妮帶上了媽媽,千葉奈奈子帶上了妹妹千葉琉音,阿麗爾帶了小表妹。

唯獨少了雙胞胎妹子。

周喬每每思及,不禁悵然。

值得一提的是,絲黛芬妮的媽媽,現在基本上恢複正常了,她年紀比較大,和蕾切爾等人反而談話較多。

而張夢靜則和允兒、千葉琉音等人能玩到一塊。

彆看允兒年齡小,還是小學生,但是,個頭比那兩個還高,長得是亭亭玉立。

不知道的人上前要聯係方式,她隻會出示她的兒童電話手表,把人家嚇一大跳。

當然,樸秀珠管得比較嚴,允兒也比較自律,從來不會將聯係方式給人。還是未成年呢。

出示兒童電話手表,隻是一種拒絕方式。

允兒以前還很活潑,跟周喬很親昵,比如會主動挽著周喬的手臂,貼得很近,望著周喬“歐巴歐巴”的叫,現在反而變得害羞了,會刻意跟周喬保持距離。

她不再和周喬沒大沒小,而是時不時偷瞟周喬,眸光中蘊含了以前所沒有的少女初開之情竇。

見到張夢靜成功入職鳶尾花診所,允兒心道,等我長大了,也要去學醫,我不當護士,我要像墨菲姨姨、絲黛芬妮姨姨一樣,讀名牌大學醫學院,嗯,至少博士畢業,到時候也來診所入職,天天纏著歐巴彙報工作。

“加油吧,樸允兒,哈佛大學醫學院等著你!”樸允兒小學還未畢業,目標大學和專業就已經選好了。

“歐巴他們水平這麼高,都說他們是北美頂流,我也要優秀一些,得更努力才行。”樸允兒以前對媽媽的嚴格要求還略有些怨氣,以及不情不願,但是現在,有了目標之後,就會主動要求學習,並參加一些補習班了。

中國、韓國、日本,許多補習班已經開到了北美市場,街上也有很多補習班的廣告。

張夢靜的媽媽很開心,因為她覺得鳶尾花診所挺重視她女兒的,入職之後還專門給女兒舉辦了如此隆重的迎新晚宴,實在是太破費了。

因為這一晚,光是吃吃喝喝就花了將近兩萬美金。

殊不知,但凡有新人來,周喬都會借著這個機會,犒勞犒勞大家。

也算是診所的福利吧。

樸允兒和千葉琉音經常參加鳶尾花診所這麼豪奢的聚會,日後有什麼男同學想請她們吃飯,兩人就有些不為所動,因為跟周喬一比,男同學們就實在太摳摳搜搜了。

可以說,舊金山的高檔餐廳,她們全部都去過了。

舊金山,沒有哪個餐廳是周喬消費不起的。他打算年底的時候,再搞一次大的,預算至少十萬美金的那種。

富養的女孩兒,不會那麼容易被人騙走。

許甜甜、房媛媛、楚軒、淩青青和其幾個同學,現在跟著塔莉婭她們去了洛杉磯發展,要不然,這次聚餐,周喬也打算將他們叫過來。

周喬琢磨著,什麼時候也去一趟洛杉磯,看看塔莉婭小寶貝,跟她還差二十()

多次才能到一百,得加把勁才行。

其實,塔莉婭想周喬也想得緊,要不是剛剛當了老板,工作繁忙,她都想飛到舊金山和周喬好好聚一聚。

經曆了迎新晚宴之後,張夢靜才算徹底融入了鳶尾花診所,工作更加起勁。她跟父母住在一起,每天就騎單車上下班,下雨天的話,就走走路。

反正,唐人街離診所並沒有多遠,走路最多二十分鐘。

診所下午五點下班,很多人傍晚會去海邊看落日,安全問題自然也不用擔心。現在的舊金山跟幾年之前相比,儼然兩個世界。

每當舊金山的市民們感慨現在治安好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起當年那位神奇女王。

以一己之力肅清了宵小。

可惜的是,人家已經回到了得州。

洛婭在舊金山還是有點人氣的,將來若是大選,雖然她是共和黨,但加州這邊未必沒有人給她投票。

其實,加州在以前,也曾經是共和黨的大票倉,裡根在加州乾了八年州長。

隻能說時移世易,時代變遷。

迫使加州改換大本營的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失業潮和產業大調整。

製造業凋零,二十多萬底層工人大遷徙,去彆的州謀生路,而計算機等新興行業興起,矽穀快速成長,吸引了全美許許多多的年輕白人精英加入,他們牢牢把持住了主導地位。

這個行業,門檻相當之高,拚的是教育和素質,不是普通移民能搶走飯碗的。

……

在加州,醫生的門檻也相當之高,名醫的門檻更高。

加州這麼多診所,能像鳶尾花診所一樣脫穎而出的,幾近於無。

鳶尾花診所,一直遙遙領先。

上次,給103歲老人開展手術成功,消息傳開之後,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喜歡往鳶尾花診所跑。

而事實上,以前鳶尾花診所處理的高齡老人,就一直不在少數。是有口皆碑的。

這一次,是再一次將鳶尾花診所推到了熱點。

裡麵也有一些運營的成分在,“小楊大夫”和“雪喬甄選”這兩個號,偶爾也會發布一些鳶尾花診所的視頻。

有位華人老伯,就是看了視頻,在兒子的陪伴下,慕名前來。

他腿不能走,坐在輪椅上,兒子推著他。

“周醫生,你在的話簡直太好了。”華人老伯姓趙,八十多歲,見到周喬,倍感親切。雖然都在國外,會說英文,但是,用母語中文交流更加方便。

對這些老一輩的來說,中文是刻在骨子裡的。

“您的病情是怎樣的?之前在其他醫院有就診嗎?”周喬問道。

“有的有的,”趙老伯說道。

然後,對方的兒子便連忙將一些檢查報告和病曆資料遞過來,包含一些ct、核磁共振等片子。

周喬就認真仔細翻閱,同時,詢問對方以前的一些診療經曆,病史。

對方的情況,確實很複雜。

大約七年前,趙老伯因為腰腿疼痛的問題,在加州大學醫療中心做過“腰椎後路減壓融合內固定”手術,術後症狀明顯緩解。

“本以為那次手術過後,會一勞永逸的,結果,沒想到今年又複發了。腿疼得無法走路,然後前不久,我兒子帶著我又去了加州大學醫療中心複診,但是接診的醫生說,我年紀大了,做手術不大好做,建議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了一周,效果不好。”趙老伯很不甘。

不做手術,那不就意味著今後一輩子坐輪椅?坐輪椅也就罷了,關鍵是還疼啊!

保守治療效果又不好,怎麼著,難道我八十多了,()

就合該等死嗎?趙老伯覺得加州大學醫療中心的醫生歧視他,不願意幫他做手術。

不過,這麼大年紀了,做手術確實風險很大。他也能理解。

理解歸理解,就是不甘心。

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人呢?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說,活得差不多就得了,75歲死也是可以接受的,活長了反而受累,但往往很多人真的到了那個歲數,又舍不得死了。

能多看這個世界幾年,是一種幸福。

人一旦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會泯滅在曆史長河之中。

普通人死後,下葬之後一個小時,親友們就開始笑著吃吃喝喝,過個三五年,基本上就不大會想起,再過一些年,等到二代、三代都相繼去世,估計就徹底沒人念叨了,可能連名字都沒人知曉。

等到四代五代過世之後,得,誰知道有你這麼個人啊。

趙老伯想多活幾年,晚年幸福一點,於是就想起來,加州還有一位中國名醫,年輕有為,治療骨傷也是杠杠的,唐人街那個舞獅的小夥子,都殘廢了還能搞好,重新躍上梅花樁舞獅呢,我也一定可以重新站起來行走的。

於是,趙老伯就強烈要求兒子帶著自己來到了鳶尾花診所。

周喬看著檢查報告,看到一個地方,不由一愣,抬頭看向趙老伯說道:“您這個病,不是之前的手術節段複發,而是另外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啊。”

這與剛才趙老伯描述的情況不相符。

“啊?另外一個地方?”趙老伯也詫異,但很快想起來,難怪人家加州大學醫療中心說疾病複發跟他們沒關係。

開始自己還以為他們推卸責任,原來真是自己誤解他們了。

不過,也怪他們,沒給自己說清楚。

周喬說道:“您這次的腿痛,是之前腰椎融合處的鄰近節段出現了問題,再次做手術的話,年紀大確實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那怎麼辦,真無法手術嗎?”趙老伯頗有些失望。要是周喬這裡都不行,他實在不知道該去哪裡了。

周喬琢磨片刻,就道:“也不是不行,我這兒有一個新術式,微創模式,不打釘子,不開大刀,應該照樣能解決您的腿疾,就是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嘗試?”

“願意,願意,一百個願意啊!”趙老伯頓時高興了,眉飛色舞,說道,“周醫生,我相信你!你儘管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

其兒子倒有些微微皺眉,因為新的術式,聽周醫生這口氣,似乎之前沒給其他人做過,也不知道效果好不好,這不是拿我父親當小白鼠嗎?

不過,見父親如此興致高昂,躍躍欲試,這位兒子思忖片刻,也就沒吭聲了。

因為,整個舊金山,估計也就周喬這兒願意給他父親做手術了,而鳶尾花診所的實力和口碑,在加州都是一頂一的,很多時候甚至都要超過加州大學醫療中心。

而且,周醫生說的啥?微創啊!

這麼嚴重的疾病,微創就能解決,那不是最最美好的解決方案嗎?

老父親年紀這麼大了,確實不適合再做大手術折騰了。

於是,周喬詳細給趙老伯和其兒子講解微創手術方案,彆的不說,至少聽起來相當不錯,講得也通俗易懂,趙老伯和其兒子很快就同意進行手術。

費用方麵,對方也能接受。

接下來,周喬就叫來金姬真,將趙老伯安排到社區醫院骨科病房,做術前準備工作。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周喬就帶著墨菲、千葉奈奈子、樸秀珠和金姬真一起,走進了手術室。

絲黛芬妮還有幾個心理谘詢的患者,暫時抽不出空,所以沒有來。()

周喬看了看在場的眾人,沒有艾琳娜和艾娃,還挺不適應的。

金姬真也會放歌,但是,挑選的歌都不符合周喬的“審美”,也不是不好聽,就是怎麼聽都沒那個味,聽起來耳朵沒有那麼舒服的感覺。

哪怕同樣的歌,放出來都不得勁。

周喬搖頭一笑,自己是矯情了。這哪裡是嫌歌不好聽,分明是思念艾琳娜和艾娃了。

不過,歌不“悅耳”,沒關係,並不影響到他做手術。

更何況,這隻是一個微創手術。

這個術式的難點在於創意,在於手術方案的設計,而不是具體的操作。

術中,周喬隻做了兩個小切口,全程在脊柱內鏡輔助下進行。

磨除患者增生壓迫神經的骨質,咬除增生壓迫神經的黃韌帶,使之前嚴重受壓的神經徹底鬆解開來……

手術僅用時間半個小時,兩個小小的傷口,一個0.3厘米,一個0.8厘米,均不足1厘米,相對這麼大的手術來說,不值一提。

而對方七年前的那次手術,切口足足有十厘米之長,到現在都能看到明顯的跟蜈蚣一樣的猙獰疤痕。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