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隻稱“無緣”(1 / 1)

第23章()

安國公府換了女兒和今科探花定親一事雖然低調,但消息仍已漸次傳開。

?本作者明春鳶提醒您最全的《被嫡姐換親之後》儘在[],域名[(()

兩家對此都持默許態度。

安國公與崔瑜被人相問,也都實話以答——將來真成婚時,總不能叫人錯認了誰是新娘。

至於理由,當然是崔玨與紀大姑娘八字不合,但兩家仍欲結秦晉之好,故以紀二姑娘相替。

自然,不免有人猜測其中另有內情。

但內中也實無多少可以推度之處:崔翰林少年探花、紀大姑娘亦是名門閨秀,論才貌、論名聲、論家世,兩人幾乎處處相當,真乃一對天作之合,就看崔翰林還願意換娶紀二姑娘,便知兩家應無齟齬;可若說是因私情才以妹替姊……無憑無據,怎敢亂說?

小崔翰林並非輕浮浪蕩之人,紀家兩位姑娘曾出入宮禁內幃,亦是先皇後親口讚過的大家之儀——

不到半月,連宮中都聽得了風聲。

今日雖並非崔玨在禦前的日子,紫微殿小朝會散,皇帝還是召了他來,問:“你與安國公府的婚事究竟如何?”

崔玨一禮,從容道:“是與紀大姑娘命格相克,成婚實不妥當。幸得安國公與夫人厚愛,又以二姑娘相許。”

“可惜了,”皇帝笑道,“朕本有一門好親事給你,因你早與安國公府議親,便沒提。聽你婚事有變,朕還以為這個媒竟能做成了,誰知還是沒緣分。”

崔玨忙笑道:“是臣無緣陛下厚愛。”

他話中並無自己“無福”“命薄”等字樣,隻稱“無緣”。

明確他的心意,皇帝並不勉強,勉勵兩句,便令他且去。

崔玨告退,沒有向藏著人影的十二扇金絲楠木龍紋山水屏風多看一眼。

腳步聲不疾不徐遠去,屏風後轉出一位盛年宮裝婦人。

她發梳飛仙髻、頭戴九鳳釵,眉目豔麗,笑容舒和,輕緩行至皇帝身邊。

皇帝與她四手交握,令她就坐在身旁,歎說:“是咱們善華沒緣分了。”

二公主戚善華,是皇帝與劉淑妃的第三個孩子,今歲十六,正當嫁齡。

失了一位優秀的女婿待選,劉淑妃卻未露遺憾。她婉聲笑道:“崔玨雖好,卻未必會是善華的好夫婿。他有陛下看重,將來必是平步青雲,必有離京赴重任為陛下效力之時。那時善華若隨他同去,難免路上吃苦,陛下與我心疼;若不去,便是夫妻分隔兩地,又豈不寂寞?所以依我看,他的親事不變也好,還省了陛下和我為他再花心思。”

皇帝一聽,轉歎為笑:“還是這樣:什麼話到你嘴裡都成了好事。”

劉淑妃笑嗔道:“我又沒說謊話!”

她又道:“善華究竟隻在姊妹裡行二,還是先選好大公主的駙馬吧,省得外麵又議論陛下偏心,說陛下心裡隻有和我的孩子了。”

皇帝冷笑:“朕未曾管過諸臣的家事,諸臣議論朕的後宮子女竟逐年放肆了!”

劉淑妃忙笑道:“誰叫陛下的

() 後宮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眾位大臣並非置喙陛下的後宮,隻是為國著想。”

皇帝歎道:“他們口口聲聲議論你,你倒還為他們說話!”

他起身道:“真心為國著想,便沒想過‘主少國疑’?先皇後之子才五歲,如何能立國本?”

劉淑妃便也起身,從背後抱住皇帝,笑道:“自是他們與妾身的心一樣:陛下正當年富力強之時,何有‘主少’之憂呢?”

皇帝握住她的手,歎道:“我總是屬意咱們的孩子。”

劉淑妃依偎著皇帝堅實的脊背:“他們都還年輕……還要陛下多加教導……”

兩人相擁歸座,皇帝又說起崔玨:“朕的確看他是可造之材,但他這親事選得著實不算高明。”

劉淑妃知曉皇帝的喜惡,卻笑道:“曆來都無用子便要用父的道理,何況隻是翁婿。我聽得安國公夫人曾在崔尚書夫人病中多有照拂,想來崔家結這門親,也有他們兄弟為報當日之恩的緣故。這般知恩圖報的好孩子,便有一二不妥,請陛下耐心指教,想來必能改正回來。”

皇帝便笑道:“看看你!他沒做成你女婿,你都護起來了!”

劉淑妃笑說:“妾身也是替陛下可惜人才呀。”

皇帝還有國事,又與淑妃笑談幾句,便起身來至案前。

淑妃伴在皇帝身邊磨墨,偶爾有一兩本奏折遞到她麵前同看。空閒下來,她在心內勾畫朝堂景象,細想還有誰能為她與皇兒的助力?似崔玨,人雖年輕位卑,背後親友故交之勢凝結卻不容小覷,且前途可期。

隻是,她有什麼好處恩典,能直接到崔玨麵前呢?

……

從紫微殿出宮,回翰林院的路上,崔玨被人滿麵急色地攔下。

雖去安國公府的次數不多,但看了兩眼,他便認出這幾個應是徐老夫人的人。

思及徐老夫人一貫的重嫡輕庶,以及十一日前,崔家重去安國公府下定時,徐老夫人竟沒露麵,他心內已有分較。

但恐果真有急事、大事,他仍耐性聽完了他們所說。

“老夫人請我前去敘話?”崔玨重複一遍,答道,“今日差事未完,煩請回複老夫人,我不能去了。”

言畢,他便要離去。

但紀家的幾個人怎麼敢就這樣無功而返?

見小崔大人走得利落,他們連忙又趕上去,幾乎想當場跪下。

——不把人請去,他們真受不住老太太的震怒啊!

大路上人往來不少,皆是在朝官員。

崔玨不願自己和紀二姑娘再成為旁人的談資,又見這幾人堅持,便先將人帶到僻靜處,細問:“今日並非休沐,也非節下,老夫人明知我要上衙,為何非要請我去敘話?當真無有要事?”

幾人冷汗津津。

為首一人還算有些急智,忙笑道:“是、是……老太太病中掛念著大人!前幾天大人與我們二姑娘大喜,老太太還不能起身,今日又想起些要緊的話,要當麵叮

囑大人為好,所以叫我們一定請去。”

崔玨自是不願去的。

但這幾人眼中驚慌恐懼,竟似有性命之憂。

且既已定親,紀二姑娘便是他未來的妻子。

略作沉吟,他命自家小廝:“替我去與胡大人告假,今日未完之事,明日定會補上。”

小廝忙去了。

安國公府的幾人便似奉救命的神仙一般,將崔玨奉至馬上。崔玨也恐遲則生變,一路快馬加鞭趕去。

到得安國公府門前,幾人又忙要請崔玨入內。哪知門邊還有人等著,見他來了,便忙笑道:“老太太請小崔大人先到園子裡坐坐——”

崔玨心內一哂,看了眼自家隨從。

一個小廝便向前一步,厲聲問這些安國公府的人:“不是說貴府的老夫人病中有話要當麵叮囑我們二爺?難道隻這一兩個時辰,老夫人已然病愈,可以在園中賞景了?還是你們撒謊!”

眾人麵麵相覷。

先開口那人忙要解釋,崔玨已淡聲道:“還是先帶我給老夫人請安。既已上門,還當拜見嶽母大人才是。”

“是、是二姑娘正在園子裡呢!”另一人忙笑道,“所以老太太才請大人先去。這……也是太太的意思。大人快請罷!”

紀二姑娘也在花園裡。

品味了這幾個字片刻,崔玨向旁伸手。

小廝會意,忙從腰間解下刀,奉到二爺手上。

“帶路吧。”

崔玨眉目未有稍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