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弗萊舍爾(1 / 1)

董鏘鏘留德記 Heiko 3569 字 1個月前

陸葦坐在市中心勞動中介的布告欄旁,由於來得太早,周末的勞動中介還沒有開門。

連找了幾天,不僅一份長工沒找到,連短工也沒撈到一個。能接受她登記的勞動中介幾乎眾口一詞:等工廠或商店放出新職位了會立刻聯係她。

她的心情非常失落,因為兩個德國小屁孩的愚蠢行為,導致她丟了一份輕鬆又自在的工作。她幽怨地看著市中心裡漸漸多起的德國人,委屈和不甘縈繞在她的心頭。

步行街裡的人越來越多,不時有中國學生經過中介的布告欄。他們有些人認識陸葦,熱情地和她打著招呼。她一邊回應一邊快步走到一個偏僻的角落。

她擔心如果被太多人看到,說不定餘薑海也會知道她找工的事。老奸巨猾的他肯定能猜到自己丟了工作,如果是那樣,說不定餘薑海會用銀行保潔的工作來威脅她,她可不想在和他的博弈中處於下風。

她從背包裡掏出帽子和墨鏡戴好,安靜地等著勞動中介開門。

漢斯等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頭戴白色鴨舌帽,身穿藍白格襯衣,襯衣下擺塞進卡其色超肥工裝褲的高大德國男子正闊步朝他們走來。他看起來五十歲左右,身材已經發福,走路時啤酒肚一顫一顫的很有喜感。

“他就是弗萊舍爾,”漢斯小聲說道,“一會兒我先介紹你們。如果他問你們怎麼收費,董鏘鏘你來報價。如果他不同意,我們再商量。”

不一會兒,弗萊舍爾就走到漢斯的麵前,他熱情地擁抱了漢斯,關切地問道:“聽說你考到狩獵證了,恭喜你啊。”

“謝謝。”漢斯客氣地回答道。

“老漢斯的身體怎麼樣了?”

“我爺爺他還是老樣子,經常一個人去打獵。”漢斯邊說邊把董鏘鏘和雷蘭亭介紹給弗萊舍爾。

“你就是漢斯之前說的那個給野豬喝伏特加的人嗎?”弗萊舍爾邊問邊上下打量起董鏘鏘。

沒等董鏘鏘回答,雷蘭亭馬上一拍董鏘鏘的肩膀,豪氣衝天地說道:“就是他。如假包換。”

“可他看起來和你差不多大啊。”弗萊舍爾疑惑地看了眼漢斯,目光中露出不相信的神色,“而且跟你一樣單薄。”

漢斯微笑著點點頭:“我第一眼看到他時也不太相信,但我發現他時,他確實是一個人拉著一頭野豬的。”

弗萊舍爾將信將疑地拍了拍董鏘鏘的肩膀:“你真是個幸運的年輕人。”

稍事寒暄後,幾人在弗萊舍爾的引領下,順著農田走上了一旁的山坡。

漢斯和弗萊舍爾走在前麵,兩人不時地小聲交談著什麼。董鏘鏘和雷蘭亭跟在他們後麵,邊走邊好奇地觀察著沿途的風景和遠處的建築物。

雷蘭亭邊走邊小聲跟董鏘鏘說道:“這片地我覺得少說也得有幾十畝,不知道連著的那一大片是不是也是他家的。如果都是的話,那這一大塊地的麵積可真不小啊。你看那邊,”雷蘭亭邊說邊用手指了指遠處山坡上的一排小樹,“那好像還有片樹林。”

董鏘鏘是一個自小在城市長大的人,對農田和莊稼都沒什麼概念。他隻覺得農田很大卻一個人都沒有,隻有幾台孤零零的拖拉機和收割機停在遠處的田埂上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上午的天氣很好,明亮的陽光照在農田上,綠油油的農作物看起來鬱鬱蔥蔥的,寬大肥厚的枝葉個個都顯得很飽滿。董鏘鏘認不出來地裡種的是什麼,好奇地問雷蘭亭,但雷蘭亭觀察了半天也認不出來。

聽到兩人的竊竊私語,走在前麵的弗萊舍爾忽然轉過身。弄明白了董鏘鏘和雷蘭亭的問題後,他朝著農田方向劃拉了一下手臂,朗聲道:“這裡種的都是krabi,麵上的都是葉子,根莖在土裡,就像土豆一樣。”

“弗萊舍爾先生,”董鏘鏘好奇道,“這些農田都是你家的嗎?”

“沒錯,我家的地都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但我猜他也不是第一代,”弗萊舍爾爽朗地說道,“但我們弗萊舍爾家族世代都是農民肯定是錯不了的。”

聽到這麼多的爺爺,雷蘭亭和董鏘鏘連忙心算這塊地到底是傳了幾代人。

“那他這是第幾代了?”雷蘭亭放棄心算,扭頭直接問董鏘鏘。

“他是第七代了。”董鏘鏘的邏輯和語言看起來更好一些。

“乖乖,世襲的德國農民,真牛掰。”雷蘭亭感歎道,“他就是個大地主啊。”

幾條牧羊犬從遠處奔了過來,跑到弗萊舍爾的腿邊,歡快地雀躍著。雷蘭亭羨慕地說:“看起來當個德國農民可真滋潤。”

幾人又走到一處小山坡上,弗萊舍爾指著附近的農田說道:“這片地也是我家的,種的東西都不一樣。除了種菜我還種很多水果,說起來草莓和櫻桃馬上就可以摘了。還有那邊,”他用手指著不遠處平地上的幾座有著淺橘色屋頂的廠房說道,“那邊就是我的養殖場,裡麵養雞,養鴨,養豬,還養了很多禽類。哦,對了,我還養了一匹馬,我是漢諾威賽馬協會的會員,今年8月份……”

“弗萊舍爾先生,你能先跟我們講講你的豬是怎麼回事嗎?”漢斯擔心弗萊舍爾又開始長篇大論說不相關的事,連忙把話題引導到豬這件事上來。

“這事說來話長,”弗萊舍爾撿起地上的一根粗樹枝,使勁朝遠方一扔,幾條狗立刻躥了出去。

他邊說邊朝廠房走去,眾人亦步亦趨地跟在他的身後。

“之前我的豬全都是在廠房裡飼養的。但是前幾年,一些專家提出了一項新理論,他們說把豬放在天然的環境中喂養,能讓豬的體格更強壯,越來越少甚至不生病,身心更健康,同時也能利用德國優良的自然環境讓豬的基因得到不斷的優化。我隻是個農民,不太懂這些。但我的鄰居盧克,當然他也是農民。聽了專家的建議後,他就把幾頭豬放在了他家地上的一片樹林裡養著。後來我看到他放養的那幾頭豬確實比他農舍裡的豬長得要更結實一些,於是也仿著他的做法,在我家後山坡外的那片樹林裡也放了幾頭。”

董鏘鏘和雷蘭亭全神貫注地聽著,生怕錯過一個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