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葉安的救星(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184 字 1個月前

夏竦自以為是去皇城司搬救兵的,但陳琳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葉安尋自己一定是在拉自己下水!

但出於好奇和對葉安的信任,他還是出現在了鴻臚寺的附近,隻不過堅決告訴夏竦自己不能進入鴻臚寺,畢竟他的身份很敏感。

作為皇城司的情報頭子,東京城中的各方勢力都會盯著他,看似風平浪靜的東京城中其實早已充斥著各種魑魅魍魎,平靜之下是雲波詭譎。

葉安理解陳琳的顧慮,並沒有說什麼,而是請夏竦代為招待使團,雖說夏竦的官職比葉安高,但此次談判卻是葉安做的主官,事情已被他鬨成這樣,夏竦便是萬般無奈也隻能照辦。

在走之前特意拉住葉安交代:“葉侯,遼人歲幣翻倍定是心中有了底氣,否則不會這般的嬌縱!”

看來夏竦是真的慌了,否則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恰恰相反葉安並不這麼看,在他看來韓崇安乃是虛張聲勢。

雖然不知遼朝眼下的局勢如何,但他對遼朝的曆史還是爛熟於胸的,此時的遼朝恰恰和大宋的局麵一般無二,甚至更為複雜。

一間僻靜的小腳店中,穿著極度大眾化的陳琳就坐在角落裡,是個人都會忽略他這個垂垂老矣的老頭,但誰又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皇城司都知?

而葉安這個少年人的出現便有些紮眼了,尤其是他一身的朱紅公服,嚇得店中小斯以為自己是花了眼,使勁的揉了揉之後才高聲唱諾道:“小貴人這是要在小店中吃些什麼?”

葉安擺了擺手,小斯便識趣的離開,他也知道這樣的官員是看不起這種小店的,於是便準備與掌櫃的嚼舌根,但卻被掌櫃一巴掌給打懵,指了指朱紅色的背影小聲道:“今日打烊!記住今日咱們家根本就沒開門!”

小斯明白過來趕緊去門口上板,這種小店誰會去在意?連個食客都沒有

“某家可是放下皇城司的事便來了,若是沒有要務可彆後悔。”

陳琳還是那樣的冰冷,如同影子一般的龜縮在角落裡,葉安卻毫不在意,坐在他的對麵道:“我需要知曉韓崇安是什麼人!”

“韓德讓的侄子,遼朝南院司徒!深得遼朝皇後蕭菩薩哥的信任,韓德讓乃是”

“遼朝曾經的攝政王,信任一說便是扯淡,不過是蕭燕燕利用的工具,利用他才能控製遼朝,震懾那些在暗中窺伺國鼎的宵小,畢竟當年是她在遼景宗手中救下的韓德讓!”

石頭般的陳琳忽然動了,挑著眉頭看向葉安道:“你居然知曉各中隱秘?”

葉安笑了笑,提了提腰帶道:“這是自然,在宮中的時候可是沒少了解遼朝的舊事,彆忘了侍讀學士可以進出崇文院。”

“嗯,韓德讓並無統兵之能,靠著的是他父親韓知古蔭恩授官得爵,也是遼景宗為了拉攏漢臣而使的手段,後其於我宋軍作戰,常敗陣而歸,景宗怒數以五罪:違眾深入,一也行伍不整,二也棄師鼠竄,三也偵候失機,四也捐棄旗鼓,五也!你覺得這樣的人能領兵打仗?”

葉安忽然打斷陳琳的話:“蕭燕燕真與韓德讓有私情?!”

“胡說八道!一個乃是遼朝皇後,母儀天下,一個是景宗托孤之臣,豈能有所私情?!外來的傳聞不可信,若是真的信了,才是最蠢的傻子!”

葉安尷尬的撓了撓頭,後世這樣的人可不少,許多曆史上的緋聞傳的神乎其神,甚至連一些文人史官都把這東西當作真的記錄在案,由不得後人不信啊!

但很快陳琳話鋒一轉:“雖未有私情,但總歸有人會去詆毀,當年蕭太後與韓德讓有舊,又共同輔政遼聖宗,自然會有緋聞傳出不足為奇。”

葉安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這麼說來韓家在遼朝極有勢力?”

“豈止是有權有勢?韓德讓為何沒有兒子?這位在遼朝叱吒風雲的攝政王會沒有女人?會沒有子嗣?是他自己生不出來還是有人不讓他生?嗯?”

我勒個去

看著陳琳頗有深意的眼神,葉安便知道事情或許非常陰暗可怖,權利與陰謀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有可能。

或許就是蕭燕燕故意製造緋聞,然後利用這緋聞讓韓德讓不能有子嗣,旁人甚至是後人會自己給她圓這個謊!

倒吸一口涼氣的葉安微微點頭道:“知道了,看來遼朝對漢臣的防備不弱於對其他的皇族或是部族啊!”

篤篤篤

陳琳指節輕叩桌麵,緩緩起身道:“遼朝韓氏發於玉田,其祖韓知古為薊州玉田人,被契丹人俘虜到遼國為奴,但到了韓德讓父親韓匡嗣時,由於能征慣戰,成為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善謀略,有識量,得重用。神冊初年,遙授彰武軍節度使、東南路處置使,信任益篤,總知漢兒司事,主持諸國禮儀,平定渤海,曆任推忠契運宣力功臣、彰武軍節度、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

這還隻是韓德讓父親的功勞,而韓德讓的事跡葉安便知道不少,總之一句話概括大功於國,權傾朝野!

由此可見韓家在遼朝的實不可小覷,同樣也會成為耶律隆緒所忌憚的對象,恰巧現在的遼聖宗耶律隆緒基本上病入膏肓了,皇太子耶律宗真年幼,甚至尚且比趙禎還要小幾歲,一切又回到了似曾相識的一幕。

不得已之下這個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的遼聖宗隻能把江山社稷以及年幼的皇子看護起來,並且再次啟用韓家作為國之柱石。

這是一個非常無奈且又是最為穩妥的辦法,為何遼朝的曆代皇帝總會啟用韓家作為輔政之人?

原因很簡單他們是漢臣,再厲害,功勞再大的漢臣也無法名正言順的坐上契丹的皇位啊!多少皇親國戚盯著那個位置,要坐也輪不到韓家這個漢臣人家來坐!

同時韓家在重壓之下唯有自保,要自保就必須要與遼朝的宗室們進行抗衡

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段實在高明,連葉安都不由得佩服耶律隆緒,這個契丹皇帝雖是外族,但對漢家的研究卻是全方位的,不光在文化修養上頗有建樹,且有學到了漢家王朝的製衡手段之精髓。

這就是不簡單的,也算是實實在在的落入了一個曆史的“陷阱”中。

外族就是這樣,越是學習漢家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就會不自覺的學習各種治國手段,但也會沉淪其中,使得自己越來越像漢家,但永遠也不可能變成漢家。

曆史證明就是從遼聖宗開始,遼朝走到了繁榮的頂點,也就是從遼聖宗開始,遼朝印證了那句“陽極而陰,盛極而衰”的魔咒。

不過眼下葉安卻抓住了重中之重,遼朝使團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鐵板一塊,韓崇安是韓德讓的侄子,韓家於宗室之間在權力爭奪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那就好辦了!

葉安向老陳琳拱了拱手,順便在腳店的櫃台上拍下一片銀葉子,這東西沒有官印可以隨便花銷,是秦慕慕特意在他袖口中放的。

座位上的老陳琳嘿嘿一笑,不禁喃喃自語道:“看來聖人還真是選對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