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爭與生意(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878 字 1個月前

無論環州的條件如何,百姓多寡,戰爭一旦開始,便是一場災難。

戰爭和尋常的天災不同,是人禍,也高於人禍,人禍隻是引發戰爭的條件,還是屬於可控範圍內的事情,可戰爭一旦開始,這場災難就會往不受控製的方向發展,除非一方戰勝了另一方。

隻不過勝利者也將會付出代價,無論這代價是在什麼方麵體現,都無法避免。

葉安所作的事情就是想著如何把這場戰爭所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尤其是對尋常百姓來說把傷害降低到最小。

戰爭對誰的影響最大?不是發動戰爭的人,亦不是被迫參加博弈的人,而是那些本就與這場戰爭沒有任何關係的尋常百姓。

農人在自己家的田地中耕種,收獲,突然有一天把他們這樣的生活給打亂了,讓他們失去耕作和收獲的機會,你看看這些尋常的老農會不會跳起來罵娘和始作俑者拚命!

所以在葉安眼中利用環州百姓的反戰情緒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不需要他們上戰場,隻需要讓他們把糧食藏起來,把人也藏起來就好。

所謂堅壁清野就是這樣簡單而有複雜的事情。

而此時頭籌規劃就變得非常重要,想要用誘敵深入的法子讓黨項人入局,那就必須要把環州的戰事變成一場消耗戰,且要有如火如荼的局麵出現。

黨項人又不是傻子,他們早已做好了隔岸觀火的打算,隻要環州動蕩得到了大宋的快速平息,隻要有大軍出現圍剿,黨項人必定按兵不動。

葉安沒有蠢到主動出擊去尋黨項人麻煩的地步,這無異於自尋死路。

但如何通過環州的動蕩把黨項人拖下水?這就是一個頗為複雜的問題了。

手中的輿圖來自宮中的崇文院,葉安不得不佩服宋人文臣製度上的完善,且不論這種製度的好壞,單單說地方州府能把當地的輿圖仔細描述並附圖畫下,便已經是非常不簡單的行為了。

何況這些輿圖上還附帶了大量的注解,其中不乏有民風民俗,地點的俗稱以及河流改道等等諸多細節。

而這份環州輿圖是去年才上繳朝廷的,可以說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時效性。

但可笑的是,隻有自己想到過去崇文院搜尋這份輿圖,至於範雍、曹儀包括陳琳都沒有往這方麵想,在他們看來這隻是地方官員該做的事,為的是方便史官記錄,並且方便朝廷編篡地方誌。

沒錯,在大宋一部分的地方州府誌書居然是朝廷編篡的,唯一的問題便在於地方州府甚至連編篡地方誌的能力都不及。

陳琳站在葉安的身後,雖然他很想讓葉安回答他的問題,但看到葉安不斷用筆在輿圖上勾勒出線條和圖形,他便暫時把心中的問題給壓了下去。

對輿圖進行規劃,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但卻也是最不精準的辦法,筆下的一條線可能就是一條河流,一個圓圈可能就是一座村莊。

葉安隻能粗略的進行規劃,並鄉並村隻是第一步而已,後麵的麻煩還躲著呢!想要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幾十年,甚至是幾代人的家族離開,可比戰爭本身還要麻煩。

“前線軍報可有傳來?要看便上前好生看看,何須如此?”

葉安扭頭看向了身後的陳琳,順便把身子讓了讓,好讓他看的更清楚些。

“此距環州太遠,軍報需要五日才能快馬抵達,若是過了河南府,隻需三日便到!”

歪著腦袋想了想,葉安長歎一聲:“還是太慢了些,不過好歹也能掌握環州態勢,那便從最近的一份軍報開始!”

“這還慢?!自景德二年三月,先帝詔西北兩路急腳鋪軍士,除遞送真定總管司及雄州文書外,它處不得承受以來,這已經是郵驛之最甚矣!”

陳琳一邊說一邊從懷中掏出了木匣,裡麵有一疊厚厚的令葉安懷疑人生的紙張,瞧見他的不解,陳琳翻了個白眼道:“莫要驚訝,此乃軍中紙甲所用紙筋,刀劈不斷,水泡不爛。”

葉安對鼎鼎大名的紙甲早有耳聞,隻是這東西多用在南方,且是水兵常用的,未曾想已經出現在西北的戰場上。

“可惜不比鐵甲耐用,所需維護也是頗多啊!”

陳琳瞪大眼睛的看著葉安:“你小子也知曉這弊端?”隨即狐疑的看向手中的紙甲掛裹這東西尋常不易見,環州之兵因所需用度較多,朝廷才從南方調用紙甲而來的。

葉安笑了笑:“其一,從環州抵京師不走京兆府所需應在三日之內,才可不耽誤軍情,其二,即便如此也有所不及,戰場態勢瞬息萬變,誰也不知盞茶功夫便會有什麼事情發生。所以才有軍情如火之說。”

陳琳嗤笑道:“三日功夫便能從環州抵達京師?你莫不是在癡人說夢!若是被鋪兵聽見,一定覺得你這開國侯癔症了!”

葉安並不在意,而是認真的說道:“我知道夜裡不能快馬奔馳,但這是為何?因為道路不好,恐有折損之危,但你該知曉信陵坊的路麵…………”

“你這小子,不會想把咱大宋的路麵都變成那水和泥路吧?!”

水和泥路?!

葉安哭笑不得道:“為何叫水和泥路?怎麼就不叫水泥路呢?”

“廢話!本就是水和泥的路,有何錯處!”

葉安搖了搖頭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與陳琳爭執,但卻認真道:“你想沒想過,若是京畿之地皆是這種路麵會如何?彆的不說,單單是運力便會暴增數倍,且能晝夜行車,若是能直通邊州…………”

“那需要多少錢?!”

陳琳兩眼發光的開口,他又不是傻子,這樣的路麵一旦大規模出現在大宋的土地上,所帶來的好處無可估量,但成本也是要考慮的,畢竟國朝的國帑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葉安仿佛看到了咬鉤的魚,露出“奸商”的笑容道:“這個嘛……不好說,但也不一定會都要朝廷掏錢啊!各地州府,鄉紳氏族皆可鋪設,成本算不得多高嘛!”

“那還不是要向你葉侯買所需之水泥!彆以為某家不知,你那水泥有些特彆,尋常石灰根本作出不來!”

葉安笑了笑便不再說話,沒錯,他掌握了上遊資源,而且形成了技術壟斷,隻要朝廷想推廣水泥路,那就必須從他那裡進貨。水泥廠也會專門的擴建出來…………

長歌當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