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軍之法(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74 字 1個月前

一將無用累死三軍,這是對將帥管理作用的最好解釋,曹儀講了主將在戰場上的作用,但卻沒有講該如何做到他說的那些。

但葉安自己卻是明白的,這就是軍隊的管理學,如何管理好這成千上萬的軍隊乃是將帥所必須做到的事情。

不過相較於這個時代,後世的軍隊管理更加科學嚴謹,但葉安還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冷兵器時代交通的限製,通訊的落後,所有的一切都是擺在主將麵前的難題。

況且漢家的戰爭往往動輒便是數萬人,甚至是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人,龐大的後勤部隊,臃腫的管理製度,在這些困難麵前,那些叱吒風雲的名將不得不說個個都是管理學人才。

把曹儀說的那些都在小本子記錄下,同時對照後世的管理方式,葉安發現其實古人依舊是靠以人治人的辦法在管理軍隊。

但相較於後世細分的戰鬥單元來說,這個時代對基層的建設相當不足,倒是宋人對武器裝備的研發和普及相當不錯。

漢家人還是太過斯文了些,雖然宋代的武器裝備已經到達了這個時代的巔峰,但依舊沒有打破傳統的思想,把研發更為高效的殺人機器作為戰場上取勝的手段。

於是葉安想著的是如何管理好眼下這三千人的隊伍,好在距離慶州不遠,周國佐在源源不斷的向大軍提供糧草,這貨算是開竅了,終於知道他和這場戰爭也脫不開乾係,唯有葉安等人的大勝,他才能將功補過獲得更進一步的機會。

葉安不是愣頭青,他需要的是在這場戰爭中積累經驗,眼下的曹儀已經展現出將門之後所應該具備的“素質”了。

三千人的軍隊被他指揮的滴水不漏,連晚上巡哨也是他親自規劃下來的,何況還有探馬斥候不斷的向外延伸,往返向他彙報軍情。

現在的大軍就在馬嶺山下,四周的地形早已儘在掌握,有著大量慶州士兵的好處便是主場作戰的優勢,關於地形氣候甚至是水紋等情況全部被曹儀掌握。

入夜的軍營靜悄悄的,隻有勞累一天的將士們發出的鼾聲,葉安靠在木樁上,前麵是暖和的火坑,身上蓋著毯子,陳琳猶如黑夜中的蝙蝠一般居然在樹上歇息,這讓葉安很是佩服。

曹儀去了自己的大帳,但葉安依舊堅持在外,戰爭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在遇到敵人襲營的時能更快的反應比什麼都強。

至於在野外睡覺……這對葉安來說實在是不能再習慣不過的一件小事了。

隻不過到了晨曦初現的時候,也沒有發生什麼,曹儀從大帳中出來看著葉安已經開始抓著樹枝上下活動,頓時感歎道:“少年人的精力便是這般充沛啊!隻不過你一大早同這樹枝較什麼勁嘞!”

葉安笑了笑:“此乃我家傳的煉體之法,名曰引體向上,要不要試試?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

曹儀撇了撇嘴便一個縱身抓住樹枝,輕鬆的做了記下便覺得吃力,連續十個以上這貨便已經有些出汗了。

“此法鍛煉的便是人的臂力,怎麼已經感覺臂膀酸痛了?若是能開強弓之人,怕是多少也可五十左右吧?”

陳琳自己也試過,尋常人確實做不了多少,即便是自己上下三十次也覺得胳膊酸痛,好奇的看向葉安道:“這便是你家的煉體之法?若是能做到五十以上可開強攻?”

葉安輕輕點頭:“隻不過眼下彆想著在軍中推廣了,初次鍛煉後,手臂酸痛,不可持久,若是遇敵交戰,恐損戰力!”

“你小子還有練兵的法門?!”

曹儀鬆手跳了下來,看向葉安的眼神閃閃發光,練兵一直是將門中的不傳之學,相對於在戰場上把軍隊指揮好,尋常把手底下的士兵訓練的強悍才是真正的大學問。

“練兵的法門倒是很多,這些可都是長生的家學嘞!隻需依照上善之法操練軍卒,可使其默契倍增,壯胸中慷慨,近袍澤之情,增勇武之心,達家國之意,所得之兵皆為虎豹,有萬夫莫敵之勇!”

無論是曹儀還是陳琳都是聽的心潮澎湃,但很快兩人便反應過來,不屑的看向葉安笑了笑:“胡沁,天下間的雄兵皆為百戰而出,真要有你說的法子還了得?!戰場上的事情你不懂,曆大戰而存軍功者才可為百戰兵矣!”

這一點葉安並不反對,點了點頭便接過鐵牛遞過來的汗巾擦拭身上的汗水:“這是自然,練兵最要緊的便是實戰,若無實戰尋常練的再好也是無用。”

“嘿!小子,我大宋邊州穩固,哪有那麼多的實戰之機?眼下環州以至,怎麼你打算現在開始練兵,是不是晚了點?”

“你看我像是傻子嗎?邊州戰事可曾少過?雖不如環州這般的影響甚大,但卻也是不少吧?再說我大宋境內匪盜猖獗之地亦不在少數…………”

“時辰不早,起灶,吃飽喝足了好行軍!”

曹儀和陳琳兩人都不願和葉安再繼續糾纏下去,對於他們來說葉安的練兵之法太過誇張,彆的不說單單是讓軍中將士做到令行禁止都是極難的事情,百十來號人當然簡單,可若是成千上萬呢?

他們依舊信奉血與火、刀與劍中用人命堆積出來的精銳,若是真如同葉安說的那般簡單便能練兵,陳琳情願把腦袋擰下來!

隻不過唯有葉安自己清楚,對軍隊基層的建設,科學化的管理方式,訓練方法,真的能打造出一支鐵軍來。

成功的經驗前無古人,但後有來者,也自己就曾經是屬於其中的一員,當然知道軍隊該如何訓練,隻是想要改變這個時代的軍隊,還是有些小小的難度。

葉安非常看好隴西的軍隊,雖然不守軍紀,但不得不說吃苦耐勞,驍勇善戰的性格在這些西北漢子身上完美的體現。

在陳琳的授意下,葉安招了十個親兵,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子,用陳琳的話說便是“穩妥的良家子”。

雖然不是武將,但因為葉安的身份特殊,好歹也是體量安撫副使,擁有調兵之權的存在,自然要有些親兵充門麵的。

原本曹儀還打算讓葉安挑選些伶俐的仆從,但葉安拒絕了,一來是沒有必要,而來這些老實的親兵實在太過能乾。

算是上得了戰場下得了柴房………………

長歌當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