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普惠商號的秘密(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294 字 1個月前

範仲淹與吳遵路二人算是大宋為數不多的實用主義代表,葉安可以放心的在他們麵前推廣自己的格物之學,眼下看來效果還不錯,最少老範和老吳二人非但沒有表示反對,還在積極的遊說葉安將格物融入到儒學中進行推廣。

這可要比葉安之前想的好上太多,畢竟大宋文臣裡麵的保守派可不少,進取之心不多,保守觀念到是強烈的嚇人。

來自東京城的格物學者並不多,但他們的事跡卻有著足夠的傳播效果,對於古人來說,這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手段不能說是高明,隻能說是神乎其技!

最關鍵的是,這些東西中有很多都能運用到生產生活之中,無論是滑輪還是杠杆,亦或是基礎化學,無不能起到促進作用。

而最先發現這一點的便是範仲淹,不得不說他的觀察敏銳,同樣在現場看到這些格物知識的吳遵路並無任何發現,對於他來說格物或許有用,但比不上儒學對人心的教化……

範仲淹略帶深意的看向葉安後緩緩道:“你這格物之學還真是有事半功倍之用啊!有了這滑輪吊索,修建城牆便如同平地起高樓一般簡單呐!”

葉安衝著範仲淹豎起大拇指道:“範公高見,格物學的價值不在彆處,就在一個實用上!您也知曉,我普惠商號乃是大宋頂頂賺錢的買賣,但您知曉為何嗎?”

範仲淹吸了一口氣道:“莫不正是因這格物之學?”

葉安笑著點了點頭:“然也,東京城中的普惠百貨範公亦或是嫂夫人多少去過幾回吧?如何?”

範仲淹老臉一紅,在他看來被葉安發現自己逛這種門店,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但隨即便也釋然道:“這還用老夫說,東京城中誰不知曉普惠百貨物美價廉的道理,上到珠寶玉器,下至箱籠盆屜無所不包,無所不有,老夫同你離京之前還聽聞,普惠百貨居然開始賣夜光杯了!”

看了一眼邊上震驚的吳遵路,葉安乾咳一聲道:“範公,您覺得小子的普惠商號是如何在東京城中一家獨大的?”

“自然是物美價廉,童叟無欺嘍!”老範被葉安揭了老底也不避諱,但還是頗為不滿的開口,在吳遵路看來,這麼說多半是為了應付葉安。

誰知葉安卻微微擺手,正色的看向範仲淹道:“範公此言差矣,普惠商號能有今日的確時靠的物美價廉童叟無欺不假,可範公可知為何我普惠商號能做到這點,而彆的商號卻不能?”

範仲淹哈哈大笑道:“哦?這麼說來你小子願意將普惠商號的發家本錢給說出來?老夫倒是要聽聽,說不得致仕之後便也能開個商號賺點花銷嘞!”

邊上的吳遵路也是一副好奇模樣,但葉安苦笑著搖了搖頭:“範公,小子我又不蠢,既然能告訴二位,自然是我能做到而旁人做不到嘍!”

端起茶水細細品茗,葉安故意買了個關子,見兩人終於露出佯怒之色,這才緩緩開口道:“無他,唯量產萬巨爾!”

“嘿,這算是什麼高妙之處?”

吳遵路在邊上笑道:“眾所周知,一壇酒是釀,一缸酒也是釀,花同樣的時間不如多釀造一些,反而節省時間和人力,可你普惠商號能做到的,旁人家的商號難道就做不得?”

葉安驚訝的看向吳遵路,沒想到他一個做官的文人也知曉商業運行中的規律,這就是後世的成本控製,甚至專門衍生出了專門的學科“成本管理學”。

瞧見葉安的表情範仲淹便知道吳遵路算是說對了,但如果真是這麼簡單,那普惠商號也不可能在東京城中一家獨大,甚至在其他四京也多有分號。

“你便莫要賣關子了,有話快說,最終還不是要拐帶到你那格物學上?!”

眼見範仲淹不耐煩,葉安便也不再墨跡道:“其實吳知州說得對,普惠商號之所以物美價廉就是因為大量生產,且不光大量生產還有製作工藝的不同,就比如普惠商號的低端瓷器已經達到一窯十之八九甚至十成,何況我普惠商號的瓷窯以品質不同劃分上中下三品,下品窯一次便能燒製數百餘件瓷器,有花色,有釉麵,隻是不好看罷了,為的就是批量燒製,將人工降到最低,價格自然也比彆人家的便宜,至於中品,上品瓷器,同樣也是這般道理,隻不過用料更為講究,製作時間與周起更長,燒製的更加精細,但價格卻是不同,二位可以在東京城掃聽一下,誰家成親,辦席麵不買一套普惠商號的中品,甚至是上品瓷器?!這些東西可都是成套買的,碗碟甚至是筷子都是一套,成套買還有折扣,可比分開單買要劃算的多嘞!至於上品瓷器東京城買的並不多,反倒是往西域,黨項,遼朝出的最多,外族人沒那本事,情願花高價購買咱們的瓷器。”

吳遵路好奇道:“那他們為何不買下品瓷器,畢竟隻是生活所用,也不用隻買上品吧!”

葉安笑道:“那他們倒是能買得到下品瓷器啊!隻有上品瓷器買,二位覺得他們還有的選嗎?”

“既然沒得選,為何要賣上品?”吳遵路有些狡黠的看向葉安。

反倒是葉安驚訝道:“隻有上品才能賣出那般的高價啊!又不是普惠商號一家往外賣瓷器,還有彆的商號,價錢不同的情況下,咱們若不能拿出品質極好的瓷器,如何能站得住腳?”

吳遵路老臉一紅道:“既然如此,外族為何不買便宜的瓷器,反而要從你手中買貴的?”

範仲淹以手扶額,之前吳遵路倒是挺聰明,現在怎生就變得愚笨起來:“長生不是說了,他買的是上品瓷器,普惠商號的商品瓷器那不是一般的好,西北多是以物易物,換取的也多是牛羊之物,這東西在黨項,契丹人手中並不太過值錢,但對於咱們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財物啊!每年普惠商號從西北帶回來的馬匹便不在少數,朝廷沒少采買以備軍用!”

吳遵路微微點頭,這下他算是明白了,但範仲淹從葉安剛開始說的第一段話時便已經明白了,什麼樣的瓷窯能一次出瓷數百?燒壞的還隻是十之一二,好的反倒是十之八九,這也太過駭人聽聞了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