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輿情如火(1 / 1)

東京城中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遼朝和西夏,年關之前葉安便帶著鐵牛和一眾親兵赴任真定府,沒辦法,朝廷的旨意他必須前往,除了在路上大罵遼人不地道,他也沒有辦法。

原本趙禎的旨意並不是立刻執行的,並且雖然下旨卻沒有讓自己立刻赴任,打算讓收到消息的遼人知難而退罷了,誰知遼人居然真的大軍南下,於幽州集結數萬兵馬。

這架勢還真像是同西夏一道東西夾擊大宋,也讓大宋朝堂上下驚恐萬分,這幫人嘴炮是真的厲害,但慫也是真的慫。

文人領兵其實就是個笑話,葉安算是文臣嗎?十個人有九個不會同意這個說法。

大宋的文臣從根上來說便是厭戰的,他們隻擅長做自己領域內的事,永遠隻有一個主題“致君堯舜”,可堯舜也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對軍和運籌帷幄將軍!

在大宋文臣的眼中,仿佛一個國家隻有內亂而不會有外敵,隻有內治而無外禦,其厭戰,厭兵以影響整個社會,使得大宋上下都瞧不起士兵和武人。

就連曹家那種將門都在想方設法的擺脫身上烙印,為此不惜成為大宋的外戚,以供天家更好的驅使。

而如此朝廷在遇外敵入侵後卻又緊張萬分,要麼依靠政治手段來博弈,要麼便靠金錢許以好處換取和平,可這樣的和平根本維持不了多久。

葉安知道,趙禎是真的擔心遼朝和黨項的聯手,派自己去真定府是他真的慫了,看看大宋的皇帝,自真宗開始便奉行逃跑主義,一會想著遷都,一會想著南遷,這就是內心深處的怯戰,連天家都是如此,何況朝臣?

這是整個時代的悲哀,葉安能夠理解,因為對於士大夫來說,隻要朝堂還在,他們就還是統治階級,他們所需要的隻是保證這個王朝還苟延殘喘就好。

臨行前沒有一人相送,隻有妻妾帶著孩子站在永泰門下目送他離去,這一幕讓多少東京城的百姓為之淒涼?!

不要小看百姓的力量,也不要小看社會輿論,範仲淹那種遙不可及的文臣高官沒人相送都有百姓感歎,何況是葉安這種東京城家喻戶曉的存在?

永泰門前,秦慕慕牽著葉靈與葉麟,萱兒牽著葉眉,抱著懷中牙牙學語的孩童,幾道單薄的身影成為唯一的送彆之景。

便是東京城的百姓都知道葉安此行的目的是為朝廷戍邊禦敵的,大將軍出征尚有賜宴,朝臣相送,而葉安出任真定府居然一人,一車,十來個親兵相隨,甚至連弓衣箭袋都不曾配備,一身黑衣狀若死士。

最後一輛馬車跟在隊伍的後麵,馬車上蒙著黑布,誰也不知是什麼,倒是有做白事生意的掌櫃瞧見,顫抖嚎哭:“那車上裝著的是壽枋啊!葉侯這是以死明誌,國朝何其涼薄?!”

圍觀百姓皆驚,聞之落淚比比皆是,葉侯出任真定府禦北寇,竟然連棺材都帶了,這是何等氣魄與決心?….一時間百姓簞食壺漿,出城相送,跟隨的隊伍也不知走了多遠,悲戚嚎哭之聲傳遍東京城。

百姓是最為感性的一群人,輿論隻要稍稍引導,他們就能立刻站在“正義”的一方,東京城的報紙立刻撰文,將這場送彆讚為東京百姓的義舉,同樣也在文中若有若無的提及葉安的偉大……

很多時候英雄都是創造出來的,葉安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但東京城的百姓需要一個英雄,於是他便成了英雄。

許多人將自己見到的東西進行一點點誇張後傳遞給了下一個人,而另一個人也是如此再次傳遞下去,再加之有報紙佐證,很快原本還算正常的一件事便會格外離奇。

比如現在葉安出城那日的景象就變成了紅光溢天,冬雷陣陣,有虎嘯龍吟之聲出自東方,城中雞犬不鳴等等……

關鍵是在百姓樸素的思想中,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事實,大量百姓跟隨車隊相送數十裡,這是何等的民心所向?

無論是相貌還是作為,無論是名聲還是傳聞,都足以讓葉安成為百姓心中的英雄,成為大宋的一代戰神,於是“葉郎”的名頭便再次被人傳頌。

東京皇宮中,小內侍手握拂塵仔細的清理茶盤上的灰塵,嘴中念念有詞:“東京有葉郎,運籌如張良;北遼寇來犯,如犬甚淒惶!”

“你叫什麼名字?”

小內侍嚇了一跳,被突如其來的詢問嚇了一跳,待轉頭便瞧見一臉和藹可親的官家,頓時哆嗦道:“奴婢名叫邵儀,灑掃院小黃門……”

趙禎微微點頭道:“嗯,朕知曉了。”隨即轉頭看向跟在身後的陳彤道:“瞧見沒有,葉安的大名以傳遍東京城,如今編排他的段子以變成了讚揚他的童謠,連朕宮中的內侍黃門皆如此,可見東京城中的百姓家又是何等模樣!”

陳彤低聲道:“官家,葉侯乃是您的臣子,此去真定府乃是外禦遼朝,對他的誇讚自然是對您的誇讚啊!”

趙禎笑了笑,意味深長道:“這麼說來也並沒有錯處,葉安這次出外禦敵,也並未奏請朕允其家眷同去,倒是安心為國了。”

這時候的趙禎是徹底放下心來,他之前就在想該如何拒絕葉安帶著家眷離京的請求,誰知他並未有此打算和要求,反倒是毫不猶豫的上路了。

隻不過相對於趙禎的放鬆,有些人卻是怒不可遏,在一眾文臣眼中,葉安的行為算得上是“啪啪”打他們的臉。

同樣都是文資,他們這些文臣就如同廢物一般,民心所向來一向是正義的,所以在朝堂文官們看來,百姓們誇讚葉安這種另類的文官,就等於在打他們的臉。

雖說不是所有文臣都有這般想法,可多多少少心中都有些不舒服,宋祁上奏曰:“葉安赴任,百姓趨之若鶩,皆讚其偉岸風貌,卻不知此有悖文人之態,不知朝廷之重,豈不落二府威信?”

這話說出了大多數文臣的心理,他葉安是厲害不假,可用兵打仗還是靠的中樞兩府的支持與抉擇,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不能讓葉安一個人將大宋文臣的風頭都搶去,否則大宋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對於這種文臣厭惡的行為趙禎是暗自欣喜的,文臣武將越是不待見葉安,那便越好,排擠他才能使得他老老實實的依靠皇恩。

但民間的輿論之聲越來越大,這些輿論在一開始滿朝文武與趙禎這位官家都是聽不見的,當他們聽見的時候其實已經到了沸反盈天之態……

.

我欲乘風歸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