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宋無頭狼(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894 字 1個月前

劉平叛宋之事在葉安回到東京城的兩個月後才被徹底調查清楚,這段時間東京城關於劉平的一切傳的沸沸揚揚,輿論已經開始往正義的一方傾斜。

在許多人看來劉平就沒有理由叛宋,若是貪生怕死豈能率兵馳援延州?

而眼下朝廷的邸報也給了劉平公道,前往河中府的文彥博、龐籍在詳細調查後,又從延州百姓以及逃回的兵卒那裡得到了詳細的人證物證。

於是真相大白,劉平所率領的鎮西軍與彰武軍正與西夏軍隊激戰,同行殿後的宋將黃德和帶頭逃跑,致使劉平等人全軍覆沒。

黃德和等人潰逃後沿途大肆掠奪當地居民,長達十餘天時間,老百姓深受其害。黃德和逃回延州後,延州知州範雍不準他入城,命令他回鄜州聽候發落。黃德和恐懼萬分,於是便惡人先告狀,誣告範雍陷害他。同時誣告劉平等人投降西夏。

因此朝廷便派兵包圍了劉平一家,將逮捕劉平等人家屬。但好在朝中有忠義之臣,賈昌朝、富弼等人力勸官家,認為劉平是國家忠良,隻是由於奸臣不去救援才被捕的。於是官家下令貶延州鈐轄盧守懃和延州通判計用章二人官職,並將他們流放到嶺南。

文彥博與龐籍調查的結果雖說沒有傳到民間,可在朝堂上卻是非常詳細的,葉安同樣也有一份來自甘涼的特殊密文,裡麵的消息與他們二人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之後文彥博上疏趙禎並行文中書,認為黃德和臨陣脫逃,依照法律應該斬首,劉平等人為國儘忠,應予以獎賞。

據說兩府相公在看到文書後皆是出奇的憤怒,大宋相比西夏戰力本就不及,以防禦為主的策略最怕的便是有人拖後腿,之前千算萬算卻遺留下黃德和這個廢物。

為了平息民憤,也為給百姓一個交代,趙禎下旨,依律腰斬黃德和,貶盧守懃為湖北都監、李康伯為均州都監,計用章除去仕籍,刺配雷州本城。同時,追封劉平、石元孫等人,並賜給其親屬恩蔭和大量財物。

尤其是劉平,不光放出其全家妻小,更是賜第信陵坊,以示恩榮。

秦慕慕看著劉家人淒淒慘慘的搬進不遠處的府宅,便看向葉安道:“劉季孫在咱們家住了這些天倒是同靈兒玩的不錯,我可幾次瞧見你不滿的模樣了,怎麼怕自家閨女被人拐跑了?”

葉安瞪大眼睛道:“那是咱家的親閨女……再說靈兒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拐跑的,也不看看你家這閨女的厲害,隻有她把人拐回來,哪有被人拐跑的道理?!”

這話倒是在理,靈兒在教育上和這個時代的孩子完全不同,秦慕慕回頭看去便瞧見她將劉季孫送的白玉隨手掛在葉眉的脖子上,還一個勁的誇好看。

恐怕這丫頭也看出來,葉眉才是真的仰慕劉季孫那般敢於為父鳴冤的少年郎。….倒是葉靈常說他蠢,說他劉季孫就不該來尋父親,而是在半個月後的天聖節上親自去往禦街衝駕,告禦狀就該尋皇帝,怎麼能尋她爹這個侯爺呢?!

這番話一出,秦慕慕便覺得自己養的丫頭隨她爹,小小年紀便能將事考慮周全,最關鍵的是她知曉葉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並不大,甚至會適得其反。

果然,官家將要劉平一家的親眷安置在了信陵坊,這不就是在給自家上眼藥嗎?

葉安想要離開東京城,想要去往西北,而劉平誓死報國,這便是鮮明的對比,也是在敲打他們夫妻二人。

劉家人送來了拜帖,並且還有一部分朝廷賞賜的禮物表示感謝,拜帖和感謝葉安收下了,但卻讓鐵牛帶著親兵將禮物儘數送回。

這本就是朝廷撫恤英雄之物,他怎麼可能收下。

作為劉家嫡長子的劉宜孫帶著他弟弟劉季孫前來拜會,施以大禮拜謝葉安雪中送炭的援助之恩,葉安與秦慕慕心安理得的接受。

本來這件事就不再他們的管轄之內,隻是出於道義相助而已,雖說不求回報,但劉宜孫是懂禮的,該有的禮節一樣不少。

不過劉家兄弟的來訪也讓葉安看清一些事實,隻有絕對的權利才能查清真相,也隻有絕對的權利才能不受皇權的威脅。

事實還未查清之時,趙禎便派兵包圍了劉家,並且將劉家上下全部下獄等待處置……

信陵坊恢複了往日的熱鬨,劉家的到來並未給這裡帶來多少變化,倒是葉安打算將店鋪儘數賣給他家。

沒錯,信陵坊的步行街已經成為東京城的一景,所有的店鋪都是最為暢銷的所在,來的人多,賺的也多,之前第一批街坊已經搬走,現在都是跟隨葉安的親兵在經營,如今打算撤走了,這些店鋪自然也就沒有必要。

隻留下些供親兵居住便好,所以賣掉倒是一筆不小的進賬。

劉家剛剛得了賞賜,自然是有錢的,葉安也沒有開出高價,隻是用一般的價格賣掉,誰也說不出個不是來,倒是有人羨慕劉家,得了天大的便宜,也有人誇讚雲中郡侯府,說葉安急公好義,送了一場富貴給劉家。

對於外人來說侯府虧了,但對於葉安來說這是一場雙贏的買賣,侯府得了好處,甩掉包袱,而劉家同樣也得了好處。

劉家兄弟二人並不打算再入軍伍了,大哥劉宜孫得了三班院後行,大理評事,而劉宜孫得了朝奉郎的恩蔭。

得知消息後,葉安看著兩兄弟滿意的表情後便微微搖頭,大宋的將門又消失了一個,沒人比他更了解出入過戰場的人有多麼的寶貴,尤其是劉宜孫這樣跟隨過父親上過戰場並與士兵一起出生入死過的將門子弟,這些人才是大宋將門的寶貴財富。

可轉眼之間他便從將門之後變為文資,就算趙禎賜予他家極大的富貴又有何用?

大宋的文臣缺他一個嗎?當然不缺,可軍事人才的流失卻無法隨意填補,這就是大宋的朝堂,活生生的將一個將門世家變成了文資,理所當然的解除了這家的兵權。

至於出現的空位,自然有那些尋常武將去填補,這些人不是將門,沒有榮譽感和家中傳承,但他們更容易被控製。

在葉安看來這就等同於不斷屠殺狼群的頭狼,最後再選一頭豬來做頭領。仟仟尛哾

大宋的將領一代不如一代,即便如彗星般橫空出世的猛將,良將,也會被大宋這個體製所消耗,狄青,嶽飛不無死於這種體製之下。

但如果說老趙家沒有發現這點葉安是不信的,好歹也是一國之君,該有的智慧能少?

不過心中對黃袍加身的恐懼要遠大於外敵入侵,以至於“寧贈友邦,不予家奴,舉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

我欲乘風歸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