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大宋的危機(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803 字 1個月前

當葉安率領大軍班師回朝時,丁小乙率軍拿下了黑水城,這意味著在出兵之前所有的戰略目標都已達成,可以說這場戰爭是河西的一場大勝。

戰爭到現在已經算是基本結束,劉渙的迅捷軍已經拿下了蘭州全境,並且下令大軍駐守蘭州以防大宋反撲。

大政府中經驗豐富的官員已經開始向蘭州進發了,早在葉安用兵之前就已準備好的安排,在蘭州被大軍拿下後,消息就傳回了涼州府,一群由基層官員和物資組成的隊伍便向蘭州進發,他們肩負著治理和發展蘭州的重任。

同樣,一匹快馬正在以疾馳的速度飛奔向東京城,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斡旋即將展開,這是一場看不見的戰爭,也是一條隱秘的戰線。

葉安在班師回涼州府的時候,劉渙卻在不斷的派出人手駐防蘭州東麵的堡寨,曹儀雖說從定遠城撤走,可他卻在不斷的襲擊新城方向的東丁寨,前山寨,這麼做的目的很明顯他要勾引迅捷軍主力千萬。

縱使迅捷軍裝備精良,也疲於應付他的襲擊,因為劉渙知道曹儀這麼做就是在施以疲敵之計。

人數是迅捷軍的硬傷,蘭州與會州的交界之地在會寧關,那裡也是雙方爆發衝突最頻繁的所在。

為此劉渙與範子淵商議,一人駐防蘭州城,負責維持蘭州諸多城池堡寨以及村鎮的穩定和發展,另一人直接前往會寧關坐鎮!

這便是兩人能想出最好的辦法,顯然這時候劉渙鎮守會寧關,範子淵坐鎮蘭州城乃是最穩妥的,但恰恰相反。

“老範啊!我想來想去還是你最適合駐守會寧關。”

“嗯?!你這貨少見的與我想到一塊去了!你是咋想通的?”

劉渙長歎一聲道:“這不廢話嗎?你坐鎮會寧關,與他曹儀之間必然是能說得上話,最少能談的,他要的無非是一些軍功,或是一些交換而已,為的是大宋朝堂上那些事,我老劉玩不來那些東西,也不願妥協什麼,若我坐鎮會寧關,必與他曹儀打的昏天黑地,這也是你不希望看到的是不是?”

範子淵微微點頭,隨即拍了拍劉渙的肩膀道:“是啊!此戰咱們湟州的男兒死傷不少,烈士牌我這有一大堆,已不知該如何向湟州父老交代,就算再多一塊,我都是受不住的。”

與劉渙不同,範子淵乃是純粹的文官,最多隻是保障迅捷軍的後勤而已,為了加強軍隊的思想建設,他沒少與士兵打成一片……

“你是文職,與我這種率兵征戰的大老粗不一樣,心思難免細膩些,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咱們乃是攻城作戰,僅有這點損傷已經是萬幸之事,你便莫要傷感了。”

見範子淵露出真情實感,劉渙也知道他現在的壓力有多大,其實在戰爭開始後他便有些承受不住了。

不過範子淵並沒有崩潰太久,長出一口濁氣後道:“能少死人就少死人,咱們的戰略目標已經達成,曹儀最多是裝裝樣子而已,蘭州易主他也明白該有多難奪回,僅僅一個會寧關便不是他能拿下的,我這次去會一麵尋他談,一麵加強會寧關的城防,隻要把會寧關打造成銅牆鐵壁,他曹儀便不敢輕易攻取。”

“是嘞!咱們能嚇退他最好,曹儀馳援蘭州不利,此次朝堂之上必有人彈劾,看他這位徑原路安撫使還能坐多久!”

兩人說罷便哈哈大笑,其實他們都知道,現在曹儀最大的敵人不是迅捷軍,亦不是河西,而是大宋的朝堂。

戰爭是雙方最後的底線,一旦開始了戰爭就算是徹底撕破臉,就像是大宋與河西,以前是在桌麵下博弈,現在便要在桌麵上明火執仗的動手,河西上下都清楚,從今往後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日子了。

在這方麵,軍隊與政府的思想建設是最全麵的,尋常百姓稍微差一點,但也幾乎都支持,這就是提前做好輿論準備,心理建設的重要性。

河西人想要獨立,這一點是肯定的,就眼下看,河西每年都要向大宋繳納不菲的稅收,並且這些稅收還和他們完全沒關係,要麼進了皇帝的左藏庫,要麼便用在了東京城的方方麵麵。

河西也需要發展,需要花錢建更多的學校,建更多的醫院,修建更長,更寬的公路,修建更多的房舍等等,百姓怎麼能沒有怨言?

總的來說河西的發展太快,需要的跟著修建的配套設施又太多,就算商貿發達,可財政方麵依舊捉襟見肘。

這次對外的反侵略戰爭就已經花了極大的費用,報紙上都已經刊登出來了,尋常百姓都知道戰爭有多花錢。

而這錢又是不得不花的,本來開銷就大,還要向朝廷繳納一部分,時間長了怨氣也就大了,最後逐漸壓製不住。

大宋與河西矛盾的爆發看似是在所謂的正統,大義,自立等諸多政治問題上,可實際卻在經濟上。

沒有哪個國家能單算政治賬而不算經濟賬的,尤其是大宋這種商業繁榮,農業不斷進步發展但國內矛盾不斷爆發的國家便更是如此。

商業繁榮是好事,可豪商巨賈以及大量的壟斷行產業都掌握在豪門權貴的手中,那對這個國家來說就並非好事了。

隨著葉安給大宋帶來的工業進步,商業發展,壟斷也開始不斷產生,這種壟斷不是市場競爭下出現的機製,相反而是權利所帶來的壟斷,是一種惡性的經濟形勢。

至於農業,更是受到了極大衝擊,大宋並不抑製土地兼並,這樣一來那些豪門權貴之家在商業上的壟斷所帶來的巨大財富被他們再次投入到了土地之中。

大宋的土地兼並被大大加強,甚至其規模和程度已超越了葉安所熟悉的曆史。

一州之地往往土地被地方豪族所占據,瓜分,大量的農人從原先的自耕農變為雇農,也就是佃戶。

地主階級開始迅速膨脹,最直接的受害者其實還不是這些農人,畢竟他們隻需繳納佃租就好,有時甚至要比向朝廷繳納的稅收更低。

最終誰承受了所有?

自然是大宋朝廷,朝廷最直接的損失便是稅收!一個國家的支出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大宋這種強敵環伺的王朝便更是如此。

而隻要拿下河西,就能依靠河西多年的積攢的產業填補大宋的虧空,甚至能用河西的交鈔填補東京交鈔的入不敷出,緩解一係列大宋的矛盾。

可惜,誰也沒想到葉安居然會先發製人,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拿下蘭州全境。

而從河西去往東京城的快馬也到了東京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