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黨項部族的歸附(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416 字 1個月前

河西攻伐黨項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天下,無論是大宋還是遼朝皆為之驚詫,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想到過河西會在拿下蘭州的第二年春便對黨項發動進攻!

這簡直是一場不可思議的事,沒人相信河西有這個能力,也沒人相信葉安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在剛剛奪取宋人的蘭州後又對黨項發動全麵的進攻!

要知道宋遼夏三國曾聯合起來一起攻伐過河西,就不怕三方聯手再次進攻?!

隻不過這一次確實不敢了,大宋丟失蘭州後便少了一塊能直接出兵河西的要地,而蘭州卻成為了河西的門戶,一道宋人難以逾越的屏障。

河西對黨項的全麵進攻就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開始了,相較於黨項後勤上的捉襟見肘,西烈軍與懷遠軍卻是裝備精良,盔甲全部由箱車運送,就連馬車都在車廂壁上配備了加熱的鐵板,鐵板在不斷的散發熱量,所以就算是在大雪紛飛的日子也能行軍。

被烤的熱熱的毯子蓋在了戰馬身上,順便還有烤好的地瓜和土豆作為乾糧,一下便解決了溫飽的問題,當然葉安的馬車也是毫不例外的。

士兵們的保暖幾乎不成問題,寒冷的冬季對於缺衣少食的黨項人來說幾乎是一場災難,何況還有河西的進攻,這更是雪上加霜,活命都成了一種奢望。

與宋軍恐懼黨項人一樣,黨項人對河西兵甲的恐懼也是到達他談之色變的地步,更何況葉安還在黨項有著“魔將”的威名,一些黨項部族軍聽聞是葉安率軍而來,早早便派人向西烈軍與懷遠軍商議投誠之事。

就連葉安都沒想到自己的威名居然能夠令敵人“望風而降”,不過當看到那些衣著簡陋的黨項部族軍後,他便知道這些人為何會如此迅速的投降了。

李元昊幾乎將四周歸附黨項的部族,山界部族壓榨一空,甚至可以說這麼多年來黨項是在發展,而他們卻一直沒有得到公平對待。

壓榨的憤怒不是一時爆發的,而是長久以來不斷積攢後突然迸發,很強大也很驚人,最少西烈軍與懷遠軍一路上進攻到靜州城外時,那些部族投靠了不下五萬多人,並且願意充當河西的先鋒,條件隻有一個,讓他們成為河西人,受到公平對待。

對於這個請求,葉安欣然應允,並且還親自接待了那些部族的首領,給予他們最鄭重的盟約,殺馬盟誓,而這一隆重的舉措也贏得了這些部族首領的信任,他們並不知道河西的政策重點在於融合,無論是黨項人,回鶻人,還是契丹人甚至是黑汗人,隻要到了河西就會變成河西人。

河西人獨特的謀生方式,獨特的文化,獨特的製度都在給他們一個全新的認知,隻要他們產生認同感就會不斷的融入其中,甚至連自己都感覺不到被同化有什麼不好。

最根本的原因在何處?不是漢家文化的強大,也不是河西有錢,而是他們的日子真真正正的開始變好了,隻要是個人都願意在河西生活,並且願意融入其中。

那些部族也不是不和外界接觸,尤其是那些首領,對於西北之地的消息不可謂不靈通,在李元昊不斷壓榨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尋找退路,而強大的河西顯然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葉安甚至不要求他們率領部族離開他們世代生活的土地,隻要求一點,以後部族的事物必須同河西一樣,還必須接受河西的先生和郎中,以及官員。

當然,那些部族頭領依舊可以保留一定的權利和財富,唯一的條件就是尊重河西的統治,並且一步步的向完全遵從河西過度。

這個提議幾乎沒有部族頭領會拒絕,並且在他們看來這還是葉安的仁慈決定,沒有必要去反對,也沒人會反對。

就這樣,近五萬的黨項部族歸附河西,其中有一大半的原因還是在葉安的身上,作為河西的聖人,他現在出現在戰場上的意義更多的是“吉祥物”,雖然沒有上前線,但依舊是要參與到這次東征之中的。

當大軍包圍靜州時,他的車駕也到了鳴沙城,一時間河西各軍鬥誌昂揚,而他也大筆一揮去信河西大政府,要求河西的所有紡織廠加緊趕製棉毛衣物,不光是為了供給前線的西烈軍與懷遠軍,更是要給這些歸附的部族進行換裝。

沒辦法,相比穿著棉質內衣,套著毛衣和厚棉衣的河西兵卒,這些黨項部族簡直可以說是不著片縷,不等他們熬過這個冬天,怕是就會死傷大半。

這些人可是河西收攏外族最好的招牌,不光要讓他們活下去,還要活得像個人,如此才能使得更多的部族前來投靠,不光有禦寒的衣物,還有糧食和兵器,上好的緊貼打造出來的兵器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神兵利器,每一個部族軍都覺得有了這些東西他們在戰場上就不會戰死……

而那些部族頭領在看到這些物資全部被分給他們的部族後,集體在葉安的帳篷外割破手指用鮮血在腦袋上抹下印記宣誓永遠效忠!

對於他們來說,殺馬盟誓隻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葉安給了他們出了超乎他們想象的好處,這些棉毛織物和糧食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而盔甲武器則是給了他們最大的新任。

有些之前還打算觀望河西與黨項之戰戰爭的部族首領選擇了徹底倒向河西,效忠河西,因為在他們看來就算李元昊贏了也不可能善待他們,相反若河西贏了他們的好日子這才剛剛開始。

有了這些黨項部族的加入,不光是對河西優勢的提升,更是對李元昊的一種打擊,葉安忽然便覺得圍困興慶府的策略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黨項自身的矛盾在這場戰爭中被無限放大起來。

隻需要根基耐性的等待,就會有更多的部族甚至是黨項人前來歸降,此消彼長之下,李元昊撐不了多久就要進行決戰,這完全符合他的預期。

葉安的帥帳之中,不光有參謀司的人,還有一位極其了解黨項的人,那就是張元……

此次攻伐黨項葉安特意把張元帶上了,自從他被俘之後,隻口不提西夏之事,甚至不願與葉安進行交流,但這一次河西用兵黨項,對於葉安的邀請他卻沒有反對。

葉安當然知道他心中想的什麼,也知道他的糾結,畢竟是黨項的臣子,是李元昊的臣子,就算能忘記舊主之情,對於這個他一展抱負的地方也是充滿感情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