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1 / 1)

江樓月 清淮曉色 4428 字 1個月前

突。”

柳蘭揚微怔,旋即問:“怎麼回事,二位前輩還好嗎?”

景昀瞥了慕容灼一眼,王後殿下在這種時候格外聰明,立刻將和天端文氏的衝突一五一十說了出來,並不掩飾對文氏的不滿。

柳蘭揚聽著聽著,神情似有明悟,而他身邊,娃娃臉的陳禮已經哼了一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這不滿顯然不是針對景昀和慕容灼,那麼就隻有一個結論了。

柳蘭揚看了他一眼,眼帶責備,旋即又轉頭道:“二位前輩不要介懷,那兩位想必是天端文氏家主的妻子鄭夫人,和鄭夫人所出長女文大小姐文鳶。”

景昀道:“哦?難道這二位和文妙姑娘同出一房?”

柳蘭揚歎了口氣,搖搖頭,苦笑道:“文師妹確實出身文家,但和本家關係卻不親近,文師妹六歲那年,就已經離開了文家拜入道殿。”

“不是不親近。”陳禮插口糾正,“文師妹遇上他們家,簡直倒了大黴。”

第52章 52 謁金門(六)

◎人生自古少行樂,試為春風一解顏。◎

瓢潑大雨中, 文妙跟著侍女走入朝陽館。

天端文氏煊赫二百餘年,氣派排場在魏國無出其右。文老夫人身為文氏老家主,她的住所更是華麗非常, 與皇宮中太後的慈寧宮相比, 甚至猶有過之。

文妙還很小的時候,曾經跟在一眾孫輩的後麵去給文老夫人磕頭,儘管從始至終都沒敢抬頭, 那富麗堂皇的氣派卻仍然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但這幾年,文老夫人已經挪出了她華麗的庭院,移居到東府去住。那裡除了地方更開闊,論起裝潢舒適都遠遠不及,但文老夫人卻堅持要住在那裡,甚至還給它改了個名字, 叫做朝陽館。她在朝陽館中深居簡出, 不見外人, 就連她的長子、天端文氏家主要求見母親,都十分艱難。

漸漸便有流言傳出來,說老夫人壽元已儘,修為卻卡在元嬰上境無法寸進,即將隕落了。

這個傳言文妙也隱約聽過, 此次她接到文家傳書催她急歸,心中第一個猜測就是文老夫人要不行了。

儘管身為文老夫人的孫女, 文妙和文家並沒有多少感情。她恐懼憎恨這座華美的宅邸, 如果不是任務需要, 文妙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回來。

文妙跟著侍女走進大廳中。

廳內都是文老夫人的子孫, 許多人聞聲回頭, 看到文妙時神色各異。

文老夫人生有三子二女, 兒孫眾多,並不全都在天端城。但這次來的人很齊,顯然是全都從外麵趕回來了。

左首第一個席位上,文家主轉過眼來,瞥了一眼文妙,神情略顯複雜:“回來了,路上可還辛苦?”

麵對父親的關懷,文妙一聲不吭。

她垂著頭坐到離自己最近的一張空席位上,眼睛注視著地磚上雕刻的那朵牡丹花,仿佛這朵花脫離了光亮的地磚,在她麵前開起來了。

廳中為之一靜,氣氛有些尷尬。文家主麵色沉下去,但最終還是沒有發作。

人群中冒出個聲音來,打破了這尷尬的氣氛,是個嬉皮笑臉的年輕人:“大哥,母親怎麼還不叫咱們進去?”

文老夫人除了明媒正娶的正室夫君之外,還有六位侍從起居的偏房。生了三子二女,這個年輕人是文老夫人最小的兒子,也最不著調。文家主看見他就心生厭煩,淡淡道:“噤聲。”

這是絲毫不肯給弟弟麵子了,很難說沒有遷怒的緣故。

年輕人有些難堪,他父親是文老夫人寵愛過的最後一位偏房,多少有點香火情在,從小嬌生慣養,半點委屈也不肯受,聞聲強笑了一下,道:“大嫂和大侄女怎麼還沒來,怕不是被雨困在路上了吧。大哥還是派人去迎一迎,省得母親叫咱們進去時,卻不見大嫂和侄女。”

好巧不巧,他話音剛落,廳外便傳來文老夫人親信的聲音。

“老夫人到——”

文妙一愣,低垂的頭下意識抬起來,睜大了眼睛。

.

雨漸漸小了。

玉膾樓二層的竹屏風裡,談話到了尾聲。

五人圍坐在一張桌旁,事實上真正在交談的卻隻有景昀和柳蘭揚。慕容灼作乖巧弟子狀坐在一旁,岑陵偶爾插上兩句話。

這場談話並沒有什麼意趣,話中的機鋒倒是不少。不過相應的,機鋒外包裹著友好的交流,柳蘭揚很熱心地為景昀介紹了魏國如今的局勢和關係,景昀則回答了柳蘭揚幾個問題。

談話行至尾聲,景昀終於審慎地說出了其中一部分打算:“我想進定山陵去看看。”

柳蘭揚沒有表現出驚愕——既然景昀自稱拂微真人的弟子看,又來到了齊州,她想去定山陵根本就是在情理之中。因此他很認真地給出了答案:“定山陵現在隻剩斷壁殘垣,墓室地宮都已經損毀,周邊由禁衛軍輪番戍守,您如果想進去的話……”

他沉思片刻,給出了一個景昀意料之外的答案:“可以花錢。”

景昀問:“花錢?”

柳蘭揚說:“定山陵中有寶物的流言並不是個秘密,一直都有很多人試圖潛入,隻要給戍守的禁衛軍統領塞一筆錢,他就有辦法帶人進去。”

景昀太陽%e7%a9%b4突突直跳:“道殿不管嗎?”

柳蘭揚苦笑道:“定山陵燒毀之初,承鈞道尊曾經派長老前去查看,但梁末帝生怕毀不掉定山陵,燒成白地後又命人掘地三尺挖掘法寶,未能挖出,便二次毀壞了陵墓,如今定山陵隻剩下殘垣斷壁了,且按理來說歸魏朝所有。”

他這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定山陵現在什麼都沒有了;第二,定山陵也並不歸道殿管轄。

道殿雖然淩駕於諸州帝王之上,但畢竟不能直接插手俗世皇權。何況定山陵同道殿的關係並不大,若那是拂微真人的陵墓,道殿自然要不惜代價維護,但那隻是齊朝曆代君主的陵墓,道門曆來奉行‘一入山門,紅塵皆斷’,強行插手便顯得不妥了。

“屍骨也沒了麼?”景昀難得地問出了一句廢話。

柳蘭揚歎息道:“什麼都沒了。”

話音落下許久,景昀才道:“我明白了。”

柳蘭揚問:“前輩這些年在瀛洲隱居,從未回來看過麼?”

景昀當初找上玄真觀時,曾經自稱自己數百年來一直在瀛洲閉死關。

瀛洲孤懸海外,相對來說最不好查證。

景昀淡淡道:“我若早幾百年回來,定山陵便不至於是這個模樣了。”

她的語氣非常平靜,似乎隻是在淡淡陳述,但柳蘭揚不知怎的,反從中聽出了一種無言的哀慟。他心頭一顫,隻聽景昀接著道:“你聽說過齊國大名鼎鼎的鏡湖行宮嗎?”

鏡湖行宮,這是第三個和江雪溪關係匪淺的地方。

皇宮、定山陵、鏡湖行宮。

齊國皇宮飽經戰亂,早已重修多次,雖還在原址上,但格局未必是景昀熟悉的模樣了。

定山陵不必多說,景昀都不敢想象師兄神魂修複後,若知道了定山陵的慘狀,會是什麼心情。

那鏡湖行宮呢?這個相對而言最易為人遺忘的所在,卻是江雪溪離開齊國前短短五年裡,最為深重的夢魘發源之處。

柳蘭揚一愣,不易察覺地朝岑陵投去詢問的目光。

岑陵不負厚望,沉%e5%90%9f半晌道:“我記得齊厲帝父祖三代大興土木,曾經建成過著名的‘齊都四景’——逐星流火、踏雪尋芳、鴻雁不渡、鏡湖泛舟,《齊書》中曾經說,厲帝於鏡湖畔修築行宮,攜十六位妃嬪嬉遊湖上。”

她話到此處,便停了下來。

時隔千年,又有千年前那場禍及九州的大動亂在,就連道殿都有許多記述散佚,更遑論齊國舊事。岑陵隻知道史冊上有這麼一段記載,可卻不知道那見鬼的鏡湖到底在哪裡。這麼多動亂下來,現在的皇城都被燒了三五次,那行宮再沒聽說過,指不定早已經毀了。

柳蘭揚見岑陵停住口,會意地轉頭道:“前輩說的鏡湖行宮,是這一座嗎?”

景昀說:“是。”

柳蘭揚遺憾道:“岑師妹不知,想來是史冊上並無更多記載,叫前輩失望了。”

他這話令彆人聽了,會非常不以為然——岑陵不知,難道沒有可能是她見識淺薄?怎麼能直接歸因於史冊上沒有更多記載。

但柳蘭揚說來十分自然,景昀也並沒有提出異議。↓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窗外雨漸漸停了。

景昀道:“無妨,多謝了。”

柳蘭揚道:“晚輩鬥膽問一句,鏡湖行宮……”

景昀靜靜看他一眼,忽而道:“對了,你方才在樓下說的那出話本,叫什麼名字?”

柳蘭揚一怔,旋即臉色通紅。

他到底年輕,麵皮還薄。雖說沉得住氣,但此刻也不由得麵色泛紅,起身咳了聲,道:“前輩莫怪,是晚輩莽撞了,實在沒有對玄真道尊與拂微真人二位祖師不敬之心。”

一邊,陳禮開始左顧右盼,目光飄忽。岑陵突然低頭,緊盯著地麵,似乎想用目光把二樓的地板鑿穿。

景昀饒有興趣地問:“所以叫什麼名字?”

柳蘭揚眼看這個問題避不過去了,硬著頭皮道:“《一解顏》。”

“人生自古少行樂,試為春風一解顏?”景昀沉%e5%90%9f道,“是個好名字,不過,現在的話本裡,玄真道尊居然是這幅模樣嗎?”

柳蘭揚通紅的臉色漸漸恢複正常,俊秀的臉上逐漸浮現出四大皆空的肅穆神色:“前輩恕罪,晚輩……”

饒是柳蘭揚應變極快,但這一刻他被羞恥心所裹挾,難得的出現了思維滯澀,岑陵看得著急,在一邊大無畏地張開口,便要替他接話。

景昀慢吞吞地道:“我不喜歡這個話本。”

岑陵頓時閉了嘴,開始裝死。

——誰會喜歡編排自己師父和師叔的話本啊!如果這位雲前輩的身份的確不是作假的話。

“第一。”景昀豎起一根手指,“我師……我師尊從來沒有喜歡過上清宗容嬅仙子;第二,容嬅和師叔確實很對付,但究其根本,和我師尊沒有半點關係。”

柳蘭揚:“是是是,晚輩明白……嗯?”

第53章 53 謁金門(七)

◎......◎

今夜雨後, 無星無月。

慕容灼百無聊賴地站在一個焦黑的樹樁上,注視著景昀的背影。

從背麵看,景昀的背影纖弱柔和, 雲羅兩端垂落在腦後的黑發間, 隨著夜風輕輕飄動。她負手而立,意態閒雅,如果不看眼前覆著的那條雲羅, 就好像正立在山坡上眺望前方的定山。

景昀的識海裡,一團又一團淡金色的微光亮起,它們散亂零落地分布開來,像是一幅被打上標記的地圖。

她放出神識,晃了一圈,隨著神識遠遁, 更多微光閃爍著亮了起來。

慕容灼反複上下樹樁第十八次時, 景昀終於收回了神識。

“沒有。”她言簡意賅地道。

定山陵山門外, 有一道無形的陣法,將整座定山陵裹在其中。一旦有生人越過陣法邊緣,就會立刻觸動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