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1 / 1)

王府廚娘 元月月半 4300 字 2個月前

實則心慈手軟。不過也是跟先皇比。真懦弱他這個帝位坐不穩。太子像其母長得和善。可他打小跟著先帝,手段強硬,皇帝的顧慮擔憂於他不過庸人自擾。

知子莫若父。

皇帝聞言毫不意外,“可是——”

“父皇,您若是執意如此,那往後宮裡得天天雞飛狗跳。即使不叫四弟入宮,宮牆雖高也擋不住他。”太子很餓,心底多了幾分不耐,“父皇倒不妨推到四弟身上。”頓了頓,“兒臣這就叫曹公公放出消息,四弟大鬨禦書房。”

皇帝不明所以。

太子殿下:“父皇叫他娶安國公的長孫女,四弟不同意,險些跟父皇打起來。”

皇帝不禁撫掌:“好,好,這個法子好。你這就吩咐下去。”

太子無奈地起身告退。

皇帝不擅長硬的,可他擅長軟的。翌日清晨下了早朝,皇帝把安國公的長子,現如今的戶部侍郎叫去禦書房。甫一進去,皇帝就唉聲歎氣大罵寧王,然後一臉無奈地對其道,這婚事就算了,否則那個混賬東西敢打去安國公府。

坊間關於寧王的事傳的飛快,一日便可傳遍京城每一個角落。昨兒晚上戶部侍郎還跟他爹安國公商議,是不是問問陛下那傳言是真是假,是不是誇大其詞,胳膊還能扭過大腿去嗎。

如今皇帝主動承認,這個兒子他是真沒法子。戶部侍郎的心一下墜入穀底,麵上不顯,蓋因心底已有所準備。

出了皇宮,戶部侍郎也沒去戶部,而是直接家去。

宮中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太子的眼睛,太子又吩咐宮人盯著,以致於他前腳出門,後腳太子就收到消息,戶部侍郎像哭了一樣。安國公乃謀臣,雖說桃李遍天下,可他手上沒有一兵一卒,太子並不懼他,自然也不怕得罪安國公一脈。縱然天下的筆杆子替他鳴不平,太子也有法子收拾他們,還叫他們有苦難言。

不過能不得罪,還是不得罪的好。

太子沉%e5%90%9f片刻差人前往寧王府把此事告訴寧王。

寧王如今在刑部當差,小太監前往寧王府必經過刑部,索性先去刑部。寧王剛到刑部,得知他父皇明確拒接了安國公的長子戶部侍郎,滿意地露出笑意。

小公公被他的笑晃了晃神,不禁感慨難怪安國公認定皇家這個混不吝的主兒,不提其他,隻是以後生的孩子也是人中龍鳳啊。

隨後小太監傳達太子爺的吩咐,彆隻顧高興,早做準備的好。

寧王微微頷首表示知道就叫小太監回去複命。而他一走,寧王繼續審核來自全國各地的刑事大案。

午時一刻,寧王和往常一樣回府用飯。

孫薔薇的蟹釀橙終於好了,連同紅燒獅子頭一塊送過去。

寧王故意逗她:“還擔心本王不喜掀桌子不成?”

孫薔薇以為旁人都不知道,見靈溪等人都在,壓下脾氣,似笑非笑地說:“民女是擔心王爺不知道該怎麼吃。看不清這橙子被切開過。”說話間打開橙子頂端用橙子本身挖出的小蓋。

寧王確實沒注意到,不由得眼中一亮,她的心思可真巧。隻憑這時不時的驚喜,他也不能放孫薔薇出去。

“快拿來本王嘗嘗。”蟹釀橙於寧王過於寡淡,孫薔薇才加了獅子頭。她故意沒聽懂把獅子頭遞過去。

寧王瞪眼,故意的吧。

孫薔薇:“民女記得王爺說過,酸甜口隻有小孩子家家喜歡。難不成民女記錯了?”

寧王確定孫薔薇故意氣她:“下去!”

孫薔薇從善如流地退下。寧王見她這樣聽話,險些一口氣沒上來氣暈過去。

靈溪好奇地問:“爺這幾日得罪過孫姐姐?”

寧王扭頭瞪他一眼,靈溪不敢瞎打聽,麻溜的把蟹釀橙遞過去。

孫薔薇此次用的是甜橙,甜味對她來說剛剛好,於寧王有些重。好在還有淡淡的酸,酸甜口的橙汁混入蟹肉之中,鮮香酸甜中帶有蟹肉的甜,味道不衝,反而令人食欲大開。可也如孫薔薇所料,不是寧王喜歡的菜。

寧王吃到橙子味兒卻不見果肉,隻是這一點就知道這菜很費工夫。若是以往寧王嘗一口就算了。今時今日一想這是孫薔薇親手做的,寧王把整個橙子裡的肉都吃不了。

靈溪震驚。

寧王喝點水漱漱口,神色淡淡地開始用紅燒獅子頭等其他的菜和主食。

靈溪咽口口水,給夷白等人使個眼色,你們伺候著,我去去就來。然後躡手躡腳退到門外,轉身朝東院跑去,告訴孫薔薇寧王的反常。

孫薔薇笑著道了謝,然後才問:“你是怕王爺跟我秋後算賬?”

靈溪使勁點頭,往日小王爺過來,孫薔薇做的糖醋裡脊糖醋排骨等物,寧王為了故意氣小王爺也隻是用三兩塊。豬肉可比蟹肉味兒重且香。偏生蟹釀橙他全吃了。不是寧王病了,就是又憋著什麼壞。

孫薔薇愈發高興,沒有廚子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菜被診視。寧王不喜歡還吃光,可就不是衝“蟹釀橙”本身,而是因為她孫薔薇。

隻此一點,孫薔薇就覺得寧王這人可以處。

見靈溪依然很擔心,孫薔薇胡謅道:“王爺這麼反常是想著送給太子嘗嘗。”

“是這樣啊。”寧王是隨太子長大的,哥倆口味相近,“薔薇姐姐,那你記得把方子寫下來。”

孫薔薇:“已經寫下來了。不過不用給王爺送去,過幾日小王爺和東宮的幾個小主子就來了。”

上次小王爺臨走前說過下次休沐再來,靈溪不疑有他。

孫薔薇不止做一個,怕火候過了蒸爛了。先前統共做三個,色香味俱全的那個呈給寧王,餘下的這兩個孫薔薇打算分給小廚房諸人嘗嘗。

靈溪這樣好心,孫薔薇就把橙子裡的肉倒人碗中,叫他嘗兩口再走。靈溪喜歡酸甜口,沒吃過隻是好奇,吃了挪不動腳。

錢姑姑笑著打趣:“兩口還不夠?吃完了我們吃什麼?”

靈溪依依不舍地放下勺子:“姐姐,趕明兒我去買幾個橙子和螃蟹,咱們自個做?”

孫薔薇:“你也不怕吃多了傷了脾胃。倒不如我教你,學會了來年想吃也可以自己做。”

“這樣的菜你也教我?”靈溪不敢信,不該自個留著嗎。

孫薔薇見狀心說又不是我研發出來的。再說了,以後寧王也不許她拋頭露麵,留著也無用,“交給你你還能出去給人當廚子不成?不是用來牟利,你比我做得好我也不羨慕嫉妒。”

靈溪不由得看小廚房其他人。

管事大廚子道:“還不快謝謝你薔薇姐姐。有個這個手藝,以後要是出了府,甭管你去哪兒都餓不著你。”

靈溪深深鞠一躬。

小廚房其他人也想學這道菜。翌日大夥兒湊錢買了一筐橙子和十斤螃蟹,上午和下午閒的時候都練這道菜。

螃蟹鮮美,吃多了傷身,小廚房一眾就分給旁人。寧王府上至趙福趙總管,下至粗使婆子都分到兩勺,以致於無人不稱讚孫薔薇仁義不藏私。

就在寧王府上上下下和和睦睦之時,關於孫薔薇的奏章如雪花般飛入禦書房。不過一日,皇帝案頭上就堆了厚厚一摞,足足有兩個橙子疊起來那麼厚。

第48章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難不成你叫本王昭告天下強取豪奪?◎

皇帝看著那些奏章頭疼,索性也不翻閱,叫人宣來太子。

太子沒少幫皇帝批閱奏章,禦書房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他一過來皇帝就令小太監把奏章移過去。太子不明所以地翻開,頓時氣笑了。

奏章內容很不一樣,有人奏稟民女孫薔薇當街辱罵聖上,有人參奏寧王護其家奴孫薔薇等等。太子若是沒叫人查過孫薔薇還就信了。

可惜太子查過,皇帝也查過,深知孫薔薇隻乾過那一件出格的。打韓國公的奴才不算,那是他們先無禮。太子和皇帝也知孫薔薇自打進了寧王府深居簡出,隻結識了忠義侯府的段三姑娘一人。除了刑部諸人,即便是寧王的舅父舅母也不知道寧王府有個孫薔薇。這些禦史又是從何得知。

太子笑看著他皇帝老子:“安國公指使的?”

皇帝頭也不抬:“除了他朝中誰敢惹那個閻王。”

“四弟的事交給四弟?”太子此言一出,皇帝嚇得猛地抬頭,疾呼:“不可!”

太子其實也不敢交給寧王。甭說皇家,即使民間,不曾交換庚帖,隻是父輩閒聊過幾句,安國公的孫女也不是唯一人選,那娶誰不娶誰就是男方家自個的事。

這個道理寧王不可能不懂。

倘或父母強按頭,那是另一個說法。如今他皇帝老子已經向安國公的長子言明,寧王的終身大事由他去吧。安國公還來這一出,意圖叫孫薔薇去死。這事若是叫寧王知道,非打去安國公府不可。

太子問:“據說安國公的長孫女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中饋之事太子妃也比不過,可謂八麵玲瓏。即使不嫁四弟,也可以嫁去旁的公侯之家。為何偏偏盯上四弟那個不成器的。”

“還不是因為你?”皇帝沒好氣地瞥他一眼。

太子糊塗了,不禁為自個辯解:“兒臣從未允諾過安國公什麼。”

皇帝放下朱筆:“京城是有很多德才兼備的世家子弟。可誰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遠的不說,你那些叔父,連朕也不敢為他們作保。”

太子低下頭去避開皇帝的打量。皇帝輕歎一聲,也沒逼太子發誓,日後不動他那些叔父。太子了解自個的兄弟,皇帝也了解,沒他娘一個安分的。

兄弟雖親,兒子更親。兄弟固然重要,江山社稷更重要。

皇帝:“可你的弟弟們卻能安穩一生。朝中有什麼空缺你也會想到用自己人。老四若是娶了安國公府的大姑娘,少說可保安國公一脈三代榮華。這是多大的誘惑?彆說老四在刑部乾的似模似樣,他像老二那個德行的,安國公也認了。”

“那就留中不發。”太子道。

皇帝也是這個意思:“朕擔心安國公不甘心,把孫薔薇那日在街上說的那番話編成話本傳遍京師。”

“他不敢。”安國公是謀臣,即使因功得意忘形,腦子還在,“兒臣很好奇,父皇若是給段三姑娘和四弟賜婚,他又該如何?”

皇帝微微搖頭:“那姑娘是個跳脫的,像極了以前的太子妃,安國公知道朕不可能再要一個這樣的兒媳婦。”

太子其實也猜到一點,可真聽他皇帝老子說出來,心裡又有些不適。他的太子妃多好啊。給他生了兩個嫡子嫡女,從不拈酸吃醋,管家也是一把好手。隻是不善琴棋書畫,也不善女紅,牡丹能被她繡成大王八。可又不是青樓女子需靠琴棋書畫保全自個,宮裡也不缺繡娘。

皇帝見太子不以為然,也不想跟他因此吵起來,實在很沒必要,“安國公也知道老四不喜歡段三姑娘。”

“安國公不知道四弟也不喜歡他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