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405 字 2個月前

雪雁、紫鵑一左一右跟著黛玉進門來了。

“父親。”黛玉上前一步,眼淚已然在浸透了眼眶。

“玉兒。”林如海則表現得克製了許多,他在那裡站得穩穩的,麵上神情緊緊繃住了,自是不好在賈府中,露出過分激烈的神色來。

黛玉疾步上前,先拜見了林如海,又朝賈母、賈赦、賈政見了禮,這才轉過身來,欲與林如海說話。

誰知曉,這一轉身,卻見林如海身後不遠處,還站了個熟悉的身影。

黛玉愣在了那處。

林如海隻當她不記得和珅了,還笑道:“這便不記得了?該叫世叔才是。”

黛玉動了動唇,舌尖又打了個含糊:“世叔。”

明明該是“哥哥”。

“你們父女想必有些話要說,姑爺便一道去碧紗櫥說話吧。”

林如海點頭謝過了賈母。

於是一行人便又出了賈母的院兒。

賈赦懶得再跟上去,便歸了自己的院兒。

賈政正想將和珅也叫走。

“我同如海兄還有幾句話要說。”和珅道。

賈政點頭,“那我便一並過去吧。你們說話,我在外頭吃茶。”

若是林如海一人,放他單獨去倒也無妨。但有和珅一並跟著,賈政便不好冷落了和珅,總歸榮國府裡頭得有個人接待和珅才像樣。

林如海同黛玉走在前頭,低低地說著話。

和珅便是同賈政不遠不近地走在了後頭,與黛玉拉開了些距離,如此避嫌。

不過也正是因為拉開了些距離,黛玉的身影落在和珅眼底,反倒更能將她的小女兒姿態,瞧個明白了。

和珅心中暗道,正該是這樣。

有父親嬌寵,吃穿不愁,又正當最美好的年紀。

黛玉正應該是這副模樣的。

《紅樓夢》中卻生生消磨了她的少女模樣,使她年紀尚輕,便困在了愁緒之中。

光是想一想,和珅便覺痛惜。

不多時,進了碧紗櫥的門。

黛玉與林如海說話去了。

和珅便同賈政坐在外頭吃茶。

丫鬟們打起簾子來,遠遠的,瞧見幾個身影近了。

一個丫鬟小聲道:“怕是來尋姑娘玩兒的。”

話音落下,就見幾個身影近了。

正是迎春和惜春來了。

近來,她們最愛往黛玉這裡來。

一則探春忙著跟王夫人、王熙鳳學管家,二則寶釵又不大好,閉門不出呢,去瞧了一日,總不能日日都去瞧,平白擾了人休息。

隻是待到了門外,二人才瞥見裡頭坐著人呢。

見了賈政,兩個都怕得很,忙喚了聲:“伯父。”“叔父。”

一轉頭,又見了和珅,更是微微慌亂了,麵上都見了紅,道:“便不打攪了。”

說罷,她們匆匆先離去了。

待出了碧紗櫥,方才拍著%e8%83%b8口,道:“伯父是要將林姐姐說給那個和侍郎麼?”

迎春搖搖頭:“誰曉得呢,輩分像是不大妥當的。何況此事應當林姑父做主的吧。”

“也是,榮國府就算出麵說親,也該是嬸娘去。”

賈政瞧著那兩姊妹的身影遠了,便扭頭笑著與和珅說起了近來鑄造銀錢總廠的事。

賈政眼界著實窄了些,也並不大適合官場,儘管他拚了命地想要做個好官,做個正直的官兒。但卻實在才乾不足。

因而總聽和珅隨意說上幾句,賈政便也覺受益匪淺,就此開了眼界。

也正因著這個緣故,賈政才常常覺得,自己離不開和珅這等知交好友。

也不知過去多久,茶都換了兩壺。

林如海終於出來了,眼底還見了些血絲,想是在裡頭與黛玉哭過一回了。

林如海:“倒是叫你們久等了。”

賈政起身道:“罷,你們二人說事,過會兒若是說完了話,便差個人說來說一聲。今日我同妹婿,還有致齋兄,合該一同飲兩杯酒才是。”

林如海點頭:“那便勞煩了。”

賈政在這點上倒是會眼色,他很快便離去了,留給了他們私底下說話的空間。

林如海在和珅對麵落了座,道:“著實謝過致齋兄這等細心的照料了。”

和珅擺擺手,道:“說起黛玉,我便有一事要同如海兄說。”

“何事?”

“黛玉來京裡時,身邊帶的要麼是年紀大了的老嬤嬤,要麼便是年紀正小不大通事的小丫頭。身邊連個妥帖的人都沒有。如今房中最得力的,竟是老太太賜下的丫鬟。”

林如海還未能明白和珅為何說起這事來,他道:“如此也是好事,老太太待玉兒是好的。”

和珅險些氣笑了。

林如海在此事上也實在太過愚鈍了。

“這正經的千金小姐,身邊如何隻能有一個得力的人?該多幾個能使喚的人手才是。否則哪有奴才來護主子,豈不反倒得主子費了心地去護奴才?”

林如海尷尬一笑,道:“榮國府裡,哪會有欺了玉兒的人?”

“榮國府這麼一大家子人,縱使老太太疼愛黛玉,但下頭人如何便不好說了。姑蘇林家上下,便也真如這般和睦嗎?”

此話一聽,林如海便沉默了。

他許久不曾回過本家,但卻知曉本家齟齬事兒不少。

正如和珅所說,那麼一大家子人,人多了,心思便多了雜了,誰曉得底下是個什麼樣子?

不管榮國府待玉兒如何,他都應當多考慮一些,防患未然。

“致齋兄說的是,待回了蘇州,我便立即讓姑蘇那頭送兩個得力的嬤嬤進京來。便說是黛玉從前使慣了的。”

和珅淡淡道:“榮國府裡姑娘多,媳婦也多。不是誰都能照料得到的。再說王夫人有一獨子,名寶玉……”

林如海忙道:“此子,我從前是聽過的。說是個相當靈秀的人物。”

和珅也不客氣,冷笑一聲道:“不過仗著一副好皮囊,落草時又得了個通靈寶玉,這才從平輩裡頭脫穎而出,誰見了都說了一聲好。可這脾氣性子究竟如何,如海兄不知曉,外頭的人更不知曉。”

“這話從何說起?”

和珅也不給榮國府扯個遮羞布,隻揀了寶玉病了,喊著要見黛玉的事來說。

林如海當即臉上一白,知曉自然其中利害。

“若說他是個好的,興許旁人聽了,還要誇他一句癡情。可他是個什麼人物?早早便通了人事,身邊丫鬟小廝都是叫他拉上床去過的。見了幾個好看的姑娘,便都一口姐姐妹妹的喚著。今日要心疼這個丫頭挨了掛落,明日要心疼那個姐姐受了風寒……”

林如海麵色刹那成了鐵青色:“按理說他父親也是正直的人物,怎麼生出來這麼個……這麼個孽胎!”

林如海並不擅罵人,如此一句,已經是他心中怒極的反應了。

“我原本不好講這些話,但實在不忍如海兄受了蒙蔽,若日後,誰起了心思,將黛玉配了寶玉。黛玉要吃多少苦,如今便可預見到。”

林如海麵色晦暗,幾乎說不出話來。

顯然是怒極了。

此時,他們卻不知曉,那雪雁瞧瞧摸在了門外,隔著一道窗戶聽呢。

聽到這處時,便想著——

待會兒定要回去複述給姑娘聽。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第三十章

和珅頓了下, 話鋒又一轉:“我此番話, 隻是希望如海兄多上心些, 莫要再將那賈寶玉當作黛玉未來的良配。”

“自然不會。”林如海道:“我本也沒想過要將玉兒嫁入榮國府。當初老太太說是總夢見了玉兒,心中思念得很,想要將玉兒接進府, 以告慰喪女之痛。”

林如海歎了口氣:“我本也事務繁忙, 府中無人教養玉兒。玉兒與族中姊妹兄弟又並不親近。便想著, 送她進京倒也是樁好事。老太太總該是疼她的。”

“如海兄倒也不必過分憂慮。”和珅端起茶盞,淺抿一口, 遮去了麵上神色,話語中不帶半點邀功:“寶玉已叫我教訓過了,存周兄他再三同我保證, 若寶玉再冒犯了黛玉, 必不會讓寶玉討了好去。”

林如海麵上卻並不輕鬆,他皺著眉道:“從前我便聽聞, 賈府上下何等寵溺這個銜玉而生的小公子,隻怕就算他想要管教,便也有心無力……”

和珅依舊口%e5%90%bb淡淡:“那又何妨?若是存周兄無法管教了他, 那便我代之。我倒是不怕累的。”

林如海麵上感動:“隻是這樣怕會得罪了他。”

和珅搖頭:“我如今哪裡會懼怕得罪了誰呢?”

林如海想到和珅如今的地位, 也不由點頭道:“倒是這個理。”

誰能想到當年因緣結識的少年, 一朝便得躍龍門,成了今上的得力臣子。

“能得遇致齋兄,實乃人生一幸事。”林如海情真意切地道。

當年和珅施藥,雖然並未救下賈敏性命, 但卻多叫她少了許多痛苦,又延長了兩年的性命,對於林家上下,已是天大的恩情。

後他又出手調理黛玉的身體,如今黛玉的身子比起幼年已然康健了許多。

和珅垂下眼眸,依舊口%e5%90%bb淡淡地道:“到底在黛玉幼年時曾經結過一段緣分,又有如海兄的囑托,自然手是小心照料,必不會讓她出了事。”

林如海笑了笑,道:“聽致齋兄這樣一說,我便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嗯?”

“既那寶玉這樣荒唐,不如我便接了黛玉回姑蘇。”

“如海兄莫要覺得我冒昧,我隻問姑蘇林家本家如何?”

林如海略遲疑:“我在揚州做官,到底與本家差了些距離,我回本家的時候極少,倒也不大清楚。隻是本家也沒什麼得力的下人,更沒做得了主的當家太太……”

和珅摩挲了一圈兒茶盞的邊緣。

“若是如此,倒是未必非要回姑蘇去。”

黛玉若在榮國府,到底還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真有事,他動起手來,倒也方便。

可姑蘇實在十萬八千裡外。

莫說他伸不過去手,林如海也伸不去手啊。

何況,倒不是他看低了林如海,而是他覺得林如海多少缺了些魄力,他為人風雅正直,人品是端方的。但於手段上,卻實在欠缺了不止一點半點。

若真有人欺了黛玉,怕是還不如他處理起來痛快。

“那便按致齋兄所說吧。”林如海點頭道,“有致齋兄照料,我也是放心的。待過上一些時候,給玉兒說了親。再等她嫁了人,我便也可放心了。將來也有顏麵去麵對亡妻了。”

聽林如海說起此事,和珅便更堅定了,不能讓黛玉回姑蘇。

和珅道:“京中才俊輩出,倒也更好挑個優秀的出來。”

隻是瞧他口中說得分外鎮定,但待到說完,和珅卻又覺得仿佛哽了個什麼在喉嚨處。

他不由得深思起。

這世上當真有配得上黛玉的人物嗎?

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