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451 字 2個月前

派富貴,一時間更堅定了要為這位和侍郎效力的念頭。

吳買辦道:“倒不是什麼大事兒,還是樁喜事兒。但您說凡是與林姑娘有關的,都一概報來。小人也不敢耽擱,這便就來了。”

“嗯,該賞。”

一旁的小廝忙遞了二十個銅板與他。

小廝:“先說,你說了,若確實是件大事兒,我們主子自然還有重賞。”

吳買辦忙殷勤地笑了笑,這才緩緩道來:“今日我聽丫鬟婆子們說,繕國公誥命來見二太太了,與大太太、二太太說了好一會兒話,說是提到了林姑娘。我便花了一吊錢,從一個婆子那裡,打聽來了個消息。”

聽他這樣一說,和珅還略有些驚訝。

這人倒是個聰明的,舍得花一吊錢去打聽消息,倒是豁得出去。

要知曉,這一吊錢並不少了,榮國府這樣大的家族裡頭,一吊錢便是頭等丫鬟的月銀。三春拚命攢,一月也未見得能攢下幾吊錢來。

和珅衝那小廝點了下下巴,小廝這才又取了一吊錢,給了那吳買辦。

吳買辦雙眼一亮,忙道:“那婆子說,繕國公誥命是來替人說親的。”

和珅麵色微冷:“給林姑娘說親?”

“正是。說是前些日子,林姑娘去了臨安伯府的壽宴,叫那臨安伯府的嫡長子瞧上了。於是便請了繕國公誥命,趕著林姑爺也在京中的時候,上咱們府裡來了。”

那吳買辦笑道:“這可不正是樁喜事麼?臨安伯府特地請了繕國公誥命,可見對林姑娘重視著呢,想要結個好親。”

他自顧自地說完,卻並未得到半點應答。

吳買辦不由抬起頭來,隻見這位和侍郎麵上,半點喜色也不見。這也便罷了,和侍郎眼眸黑沉,瞧著讓人沒由來的心慌。

吳買辦打了個哆嗦,忙仔細回憶起,自己可說了什麼不得當的話。

但思來想去,卻琢磨不透。

半晌,他才聽見這位貴人開了口。

“今日之事確是樁大事。再賞他三吊錢。”

小廝忙又取出三吊錢與他。

吳買辦呼吸都微微急促了,他小心將那些錢揣好,道:“您放心,若還得了消息,我必然過來與您說。”

說到這裡,吳買辦頓了下,又道:“還有樁事兒,倒不是與林姑娘有乾係,而是與您府上二爺有乾係。”

“與和琳有關?”和珅分了點目光給他:“且說來聽聽。”

“我聽說二太太想與您結親,便想著府裡頭的姑娘們,說一個給二爺。”

這倒是和珅全然不曾想到的。

他並不打算給和琳娶什麼高門嫡女。

他們家裡頭,父母早亡,上頭沒有供奉的長輩,他父親的繼室與姬妾,也都早因得罪了他而被遣散了。

就他與和琳相依為命,何苦再委屈和琳娶了自己不喜歡的妻子呢?

隻要和琳喜歡,誰都是成的。

但若是和琳不喜歡,饒是出身再好的貴女,他也不會妥協。

“我都知曉了,你回去吧。”

“哎。”吳買辦應了聲,忙由小廝領著出去了。

待他一走,和珅便沉了臉色,將劉全叫過來:“去臨安伯府打聽打聽,臨安伯長子究竟為何起的心思?臨安伯府上下竟也同意?他妹妹沒有鬨事?”

作者有話要說:  探春是不可能的……很早賈母就說過了,這樣不是結親是結仇。除非王夫人喪心病狂到送人去作妾,但那就沒意思了,作妾不是正經的姻親,王夫人不會做這種事。

她是真希望黛玉嫁人,隻要不是寶玉就好。

第三十三章

劉全打探歸來, 細細同和珅說了個中緣由。

半晌過後, 和珅麵上略見青黑:“我瞧上去便那樣像是一心疼愛黛玉的長輩?”

劉全先是一搖頭, 而後卻又是一點頭。

和珅斜睨著他:“你這是何意?”

劉全忙陪了個笑,道:“主子平日的表現,確實如此……但我知曉主子心中並非這樣想。”

和珅微微啞然。

他的確從未將自己當作勞什子世叔, 隻不過是從一早就存了要牢牢護住黛玉的心思。

和珅暫且收了心思, 沉聲道:“臨安伯府倒是會打算盤。”

他為乾隆辦事, 手腕強硬,京中凡有爵位在身而無實權在手的, 都要畏懼他三分。

臨安伯府便賣了個聰明。

想著前些日子府裡頭唯一的姑娘,不知何故將和珅得罪狠了,偏此時他們府裡頭的長子又對林家姑娘起了心思。他們知曉, 林姑娘的父親乃是揚州巡鹽禦史, 母親乃是榮國府,更知曉, 這和侍郎因與林禦史早年相交的緣故,待林家姑娘分外疼寵,倒真親如叔叔一般。

這家世挑不出錯處, 兒子又喜歡。

巧了, 若是與林家結了親, 也可討好和侍郎一二。

臨安伯太太便做了主,厚著臉皮請了繕國公誥命來說親,以示重視。想來叫和侍郎知曉了,也會覺得他們做事妥帖。

……妥帖?

妥帖個屁。

和珅麵色更沉。

這頭劉全小心打量著和珅的神色, 斟酌道:“主子是如何想的?”

“如何想的……”和珅低低複述一遍,平穩的口氣陡然一變,“自是不會讓他得逞。”

劉全驚道:“雖說臨安伯府是有些算計,但那臨安伯長子在京中的名聲素來很好。與林姑娘結親,倒也不差。而且,若是林姑娘自己喜歡呢。主子若是橫插一杠子,恐反引來林禦史不快。”

和珅目光冷淡地看著他。

劉全又道:“而且有主子在,這樣的人家反倒會待林姑娘萬分小心,一點得罪也不敢有。在這樣的人家,最合適不過了。”

“合適什麼?”和珅冷嗤道:“臨安伯長子便是個性情懦弱的,隻瞧他一麵,我就知曉他將來是個沒大本事的。”

劉全無奈地搖頭道:“這便是主子不曉得女兒心思了。”

“於女子而言,夫君如何出色那都隻是添頭。待她是否體貼疼惜,擔得起為人夫君的責任。這才是頭等的大事。”

和珅噎了噎。

但……

但那也不成。

黛玉是什麼樣的人物?

哪裡能配個尋常的夫君?

“主子又並非林姑娘的父親,林姑娘的父親興許也覺得臨安伯公子合適呢?”

“那林如海便不止是性情天真,還眼瞎耳盲了。”

劉全:“…………”

“那主子覺得誰人能配得上林姑娘呢?”

和珅還真將京中的青年才俊打腦子裡過了一遍。

“主子?”

“……沒有。”和珅麵色略有些難看,“連我都比不上。”

劉全一臉哭相:“主子,您本也不是誰都能比的呀。”

和珅沉默了。

劉全又道:“林禦史可是兩日後便要回揚州了?”

“嗯,地方官若無旁的事,本也不可在京中逗留。何況他放心不下揚州事務,自是要早早趕回去的。”

話說到這裡,和珅猛地頓住了:“……那臨安伯府要趕在林如海回揚州之前,便向他提親?”

劉全想了想,道:“倒是極有可能的。”

和珅皺了下眉:“備了轎子,去榮國府。”

劉全往外頭瞥了一眼:“主子,已經是酉時三刻了。”

此時再往榮國府去,恐怕會將榮國府上下嚇一通,以為又出了什麼事。

和珅想想便作罷了。

左右那臨安伯府也不至於急到,趕在今日便去榮國府提親了。

“那便明日再說。”和珅道。

劉全點點頭,退了出去,將書房的門合上了。

和珅麵前的桌案上還擺著數件公文。

近來還有樁大案,其中官員貪汙甚巨,乾隆鐵了心地要辦。卻又遲遲沒選定去辦案之人。

案子牽連甚廣,和珅與旁人並無牽扯,自然成了最佳人選。隻是京中事務一時離不開他,乾隆這才未下決心。

但等到事態緊急時,他必然被派出去。

他便會有一段時日不在京中。

那時,莫說臨安伯府。

萬一再來個平原侯府,錦鄉伯府……也是有可能的。黛玉有千般好,隻是榮國府裡頭的人,個個蒙了眼,並不曾瞧出來罷了。

外頭的人又並非瞎子聾子,自然能分辨黛玉的好。

屆時求娶之人,隻怕更多。

臨安伯公子方隻在祖母壽宴見過一麵,便就此念念不忘。~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那其他人呢?

自也是大有可能與之相同的。

和珅越想越覺不快。

連帶看桌上那一堆公文,也覺得有些礙眼起來。

他隨手翻來弄去。

突地又想起來什麼,便拉開抽屜,從裡頭取出了幾本書來。

那書看著都與書脊的厚度不符。

微微一翻開,便能瞥見裡頭藏著的信。

那是之前黛玉寫給他的信。

但是已經許久不曾再來信了。

和珅更覺得不痛快了。

若真叫哪家公子得了逞,怕是他日後更彆想見黛玉與他寫一封信了。

和珅揉了揉眉心,隻覺得眼前這樁事兒,比十件八件的公務還要讓人頭疼。

此時丫鬟掌了燈,敲了兩下門:“公子可還用宵夜?”

平日和珅公務要忙到很晚,府中都知曉他的習慣,於是會問過之後,便備下宵夜。

“照往日吧。”

丫鬟應了。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丫鬟便送來了一碗酒心湯圓,配著一碟子香脆的杏仁酥。

酒心湯圓熱氣騰騰,還氤氳著酒香。

那杏仁酥也散發著香氣。

但和珅突地沒了胃口。

明明腹中空空,卻又覺得眼前的食物顏色黯淡,半點也引不起他的興致。

和珅將宵夜推到一邊去。

忍不住又取出了從前的書信,一一展開,挨個瞧了個遍。

連很早以前的也未漏下。

這一瞧就有些忘了時辰。

丫鬟仆從們倒也不起疑,畢竟和珅忙起來的時候,十足的工作狂。

今日不必上朝,也沒什麼人來打攪。

和珅也不知曉自己在哪裡坐了多久。

直到腹中難耐地饑鳴一聲,他才抬起頭來。

外頭天竟已經亮了。

和珅走過去打開書房門,外頭丫鬟小廝正候著呢。

“將宵夜撤了,讓廚房做份早飯送來。”

丫鬟應了聲,去吩咐廚房的便吩咐廚房去了,進門收拾宵夜的便收拾宵夜來了。

此時小廝在和珅跟前躬了躬身道:“主子,昨日那個吳買今日一早便來了。”

難道是起了什麼變故?

和珅麵色一變:“怎麼不早請他進來?”

“我瞧主子正忙,便叫他在廳中等著了。”

“將人傳過來。”

“哎。”小廝立刻轉身去請人了。

吳買辦過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