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418 字 2個月前

何事?瞧你滿麵春風。”

“來求皇上賜婚。”

“這樣快便說好了?”

“嗯。林家姑娘點了頭, 自是一切都好說。”

乾隆頓了下, 又問他:“你當真想好了?今日從我這兒求了賜婚,你來日便沒有反悔的時候了。”

“再無更改。”和珅拜道。

乾隆笑道:“罷, 便如了你的意。”

乾隆提起筆,叫人去做了準備,道:“你取了生辰八字來, 朕親自為你們寫婚書, 如何?”

“那自是最好的。”和珅不客氣地道。

“如此一來,那派給她的嬤嬤, 倒更要好好挑選了。”乾隆頓了下:“林如海也且讓他在京中多留幾日吧,總該等你們合了生辰八字,提禮上了門, 又換了婚書……”

“多謝皇上。”

“行了, 你隻管回去等。明日還要上朝。”

和珅應聲退下。

林如海現下配合了, 便令人將黛玉的生辰八字送了去,和珅拿到手,便送到了宮中。

乾隆對心愛的臣子也著實上心,他召來欽天監去合了二人的八字, 之後便將結果分彆送往了兩府,同時還用雁為贄禮。

這一下,便瞞不住了。

欽天監的人親送往榮國府,還是賈赦、賈政同林如海三人去接的。

乾隆對此事上了心,那欽天監自然也不該怠慢。

於是欽天監那邊便給了“天作之合”的結果。

林如海攤開掌心看上一眼,便心中大定。

隻是此事他沒有同黛玉說。

但這晚卻瞞不過賈母了。賈母聽過,心中難免氣悶。連媒人都還不曾上門,她好歹也是黛玉的外祖母,卻對此事半點不聞,那頭林如海都已經應下來了。

賈母將林如海叫到了跟前。

“侍郎府始終不見媒人來,終歸是讓魚兒沒了臉麵。這樣怠慢,著實不該。”

林如海心中對賈母也存了兩分怨懟,她若真疼玉兒,便不該蓄意想著將玉兒配給寶玉。如今倒是有了祖母的架勢,但恐怕更多是因為自己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心裡頭不快罷了。

林如海淡淡道:“我本也不大滿意此事,但和珅也同我說,此事隻管交給他,必定會讓我滿意,我便也就撒手不管了。”

賈母以為林如海當真不滿,便道:“此事本也不大合適,往日玉兒都是喚他一聲‘世叔’,終歸他是個長輩,傳出去怕是不好聽。”

當然,誰都知曉,這點微末細節,若真存了心要娶,存了心要嫁,那便不算得什麼了。

林如海瞧出了賈母的心思,原本想說此事有皇上賜婚,又有欽天監合出來的“天作之合”,又哪裡會有旁人敢說閒話?

但話到了嘴邊,他突然不想說了。

待賜婚那日,賈母自然會曉得,自然也就會死了心。

而此時,有丫鬟進門來,道:“林姑爺,二老爺請您過去呢。”

賈母不好拂了兒子的臉麵,便將話都咽了回去,道:“去吧。”

林如海自是歡喜地去了。

他與賈母多坐上一會兒,都覺得心裡疼惜女兒。

待回了賈政院兒裡,林如海才一跨進門,便見王夫人也在,除她外,還有個打扮華貴的婦人在。

與上次臨安伯府前來說親不同。上次臨安伯府請的是繕國公誥命,雖說已是了不得了,但終究是漢臣家裡的誥命。

而今日來的,卻是鈕鈷祿氏的婦人。

鈕鈷祿氏乃是滿族八大姓之一。孝聖憲皇後便是出自鈕鈷祿氏。

在京中,自然還是滿臣比漢臣地位高出許多。

這前來說親的媒人出自鈕鈷祿氏,自然也會叫旁人高看許多。

林如海心中更覺和珅安排周到。

早先兩邊都已經通過氣了,如今媒人自然隻是走個過場。

婦人取了個匣子出來,在林如海跟前打開,笑道:“這便是和侍郎備下的禮了。”

隻見那匣子裡頭,放著一隻梳子,純金鑄就,模樣精巧,放於燭火下,還可見熠熠生輝。

梳子寓意“白頭偕老”。

而女方多會回以帕子、香囊等物。

林如海歎了口氣,叫來身邊長隨去傳話:“去問姑娘拿香囊來。”

長隨忙去了。

昨日黛玉便縫了個香囊出來。

她並不十分善女紅,不過倒也看得過眼。

黛玉不知父親叫她準備此物是為何,便隨意繡了個些花紋在上頭。

待長隨來取,黛玉便不由多問了一句:“這是要作什麼?”

長隨笑道:“姑娘還不知道嗎?今日媒人上門了。”

黛玉驟然反應過來。

三書六禮。

這該是納彩了。

黛玉哭笑不得,這才驚覺自己繡的香囊有些過於敷衍了。

早知如此,她便該上心一些。

那長隨並不知曉她想的什麼,忙將那香囊收好,還衝黛玉笑道:“今日欽天監來了,說是和侍郎同姑娘乃是天作之合。那作贄禮的大雁,說是前些年,皇上親獵了養在禦花園裡的呢。”

紫鵑、雪雁,連同其餘一乾丫鬟婆子也都已經呆住了。

前者是為和珅出手之貴重而驚歎歡喜。

後者此時才知曉林姑娘要說親了,而且還是欽天監來合的八字,當即驚歎連連,看著黛玉的目光,都變得又敬畏了幾分。

黛玉自然也感受到了這份看重,她壓著臉上的熱度,打發那長隨走了。

待長隨一走,她才忍不住同紫鵑道:“早知曉,我便用心些了。”

雪雁笑道:“這有什麼妨礙?隻要是姑娘送去的。和侍郎都喜歡得很呢。”

黛玉橫了她一眼,隨後打開了桌上的匣子。

匣子裡的金梳子漂亮得很,叫丫鬟看得呆住了。

雪雁道:“和侍郎待姑娘,果然是一直都好的。”

黛玉將那梳子拿了起來,微微感慨。

白頭偕老嗎?

交換信物,那婦人便告辭了。

這一夜,也不知曉有多少人會難以安眠。

隻不過,有些是歡喜而難以入眠,有些卻是愁得睡不著覺。

第二日,林如海便接了消息,讓他在京中再多等兩日。

林如海知曉,這定是和珅的功勞。皇上的麵子不是給他的,而是給和珅的。

林如海麵上不顯,嘴上不說,但心底卻是分外受用的。

和珅將事事都考量周到了,倒也顯得看重黛玉,日後不會叫黛玉吃了苦。

再在榮國府多留幾日,林如海便也不覺煩惱,反而輕鬆許多了。

隻這日賈母起不來床,便養著了。

林如海去探望了一眼,卻也裝作什麼都不知曉一般,半句多的話也沒說。

他也沒心思去操心彆的了。

他隻求玉兒好好的,他才可放心回去,就這樣過完餘生了。

第四十二章

納彩, 問名, 納吉。

不過一轉眼便了結的事。

黛玉原以為自己會睡不著,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她從未有過這樣安眠的時候,頭沾了枕頭便很快入睡了,連半個夢都不曾做。

晨間醒來, 紫鵑、雪雁服侍著她起身。丫鬟春纖捧了套衣裳進來, 放在黛玉的跟前。

黛玉掃了一眼。

見是淺黃褙子配了條白色長裙, 款式並不是從前她常穿的。▼思▼兔▼在▼線▼閱▼讀▼

春纖道:“這是二太太前些日子吩咐下去,說給姑娘新做的衣裳, 前幾日取回來了,正巧能穿了。”

黛玉點點頭,將那新衣裳穿上了身。

“姑娘真美。”春纖由衷地稱讚道。

彆的丫鬟婆子也跟著誇了起來, 生怕落後了半句。

黛玉將他們的盛讚聲聽在耳中, 心中也隱約明白,他們之所以這樣的態度, 更多的原因是被昨日那一出驚到了。

黛玉隻是淡淡一笑,也不與他們計較此事。

這院兒裡頭,也有她從姑蘇帶來的, 總有幾個是真心的, 她又何必為了那麼幾個不真心的而氣著自己呢?

不過他們倒也沒說錯。

這身衣裳穿上身的確格外好看。

淺黃將她襯得年紀更小了些, 整個人從頭到腳都透著水嫩氣息。

雖說她避過了賈母一日,但總不能一直避著,作為晚輩總是要去定省的。

黛玉洗漱完畢,用了早飯, 便往賈母的院兒裡去了。

賈母這兩日心氣不順,便直接體現在了麵上。

黛玉進門的時候,賈母坐在榻上,神色懨懨,瞧著比平日都要蒼老上兩分。黛玉雖然瞧出了賈母的心思,但到底眼前的老太太是她的外祖母。

她初到榮國府的時候,外祖母也曾摟著她“心肝兒心肝兒”的喊,也曾每日將她叫到身邊說話,二人都會一同憶起賈敏……

黛玉心底軟了些,走上前道:“外祖母可是沒有睡好?”

賈母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腕,道:“玉兒,外祖母是為你的事憂心。”

黛玉抿了下唇:“外祖母隻管每日享福就好,何必憂心那些小事。”

“怎麼是小事?玉兒,你同外祖母說,你當真便甘心嫁給那和侍郎嗎?”

“外祖母這是何意?”

“他是今上跟前的貴人,你同你父親,可是不好得罪了他,這才應下了這樁親事?你若並非真心喜歡他,外祖母來為你想法子。外祖母舍不得玉兒離了榮國府。玉兒是外祖母的心頭肉啊……”賈母摟著黛玉,低低哭出了聲。

黛玉卻僵在了那裡,一時間說不出話。

外祖母若是不同她說這番話,她還會覺得心軟,隻當外祖母是瞧不見寶玉身上的惡處。

但說了這番話……

見黛玉半晌不出聲,賈母便有些失望了。

看來不管她做什麼,黛玉同寶玉都沒有緣分了。

賈母歎了口氣,道:“罷了,是外祖母想得多了,隻要玉兒覺得好,外祖母便是心下歡喜的。”

聽了這話,黛玉也實在高興不起來。

她不是會憋著性子,委屈了自己的人,待同賈母說過幾句話後,黛玉便也沒了往日的貼心,早早地離開了賈母院兒裡。

待她的身影消失後,賈母才問身邊的嬤嬤:“玉兒這是記恨我了?”

嬤嬤笑道:“哪裡會呢,她是您的親外孫女呢。”

“隻怕寶玉又要傷心了……”說完,賈母又是一怔,“說來這兩日怎麼不見寶玉?”

那嬤嬤搖頭道:“興許是近來二老爺對他管束嚴了些,正在讀書呢吧。”

賈母點了下頭,想著晚飯時將寶玉叫過來陪著用,這才覺得%e8%83%b8中舒暢多了。

“可惜了,可惜了……”賈母歎息一聲,“錯過了一個玉兒,不知上哪兒再找那麼好的姑娘了。”

嬤嬤道:“寶姑娘不也年紀合適嗎?”

賈母搖了搖頭:“不好,她不好。”

寶釵過分穩重,又不喜打扮,賈母素來喜歡模樣好、打扮妍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