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1 / 1)

飛上枝頭 故箏 4325 字 2個月前

問,他便也不敢瞞了。隻是安王受寵眾人皆知,如今將安王一拽下水,那還有什麼公道可討回來的?

中年男子咬咬牙,想起那人交代的事,隻得繼續往下道:“皇上,並非近陽衛刻意為難蕭家,而是蕭府上剛死了一位姨娘,府上便急急發喪安葬了……在這樣的時候,京中百姓、諸位大臣皇親,乃至是皇上的安危,都不得有半點冒險。臣等自然懷疑這蕭家恐怕已染上疫病……為皇上辦事,臣等素來是不怕事的,隻是安王府上的侍衛們未免太過驕橫,連皇上派去的人也敢毆打……”

旁邊又一人出列,拱手拜道:“皇上,方大人所言有理。如今當務之急,便該是先將蕭家上下搜查一番,將凡是與那姨娘有過來往之人,都扣押帶往城外疫病營。萬不能縱容這蕭家,依仗安王殿下,肆意傳染開疫病,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你說蕭家死了一個姨娘?”宣正帝擰了擰眉。

“是。”

宣正帝沉%e5%90%9f半晌,道:“派遣兩名太醫前往,確認蕭家是否真染上了疫病。”

一旁的太監忙應了聲,隨後便轉身離開了,似是去太醫院傳話去了。

方大人對這個結果自然不滿意得很。

但宣正帝積威甚重,他不敢隨意辯駁,於是隻好躬身道:“那便等太醫瞧過,臣等再上蕭家。”

宣正帝卻沒再就此事往下說。

他轉而問起染病的百姓如何安置,城中其他情況,藥材可充足……

第二日。

一道消息傳進了丁家。

丁芷揉了手中的條子,用燭火點了焚成灰,而後便順手丟進了茶杯之中。

丁夫人見她動作,急得不行,忙問:“如何?我聽聞那日近陽衛上門,竟是叫安王留下的侍衛打了出來,半點便宜都沒占著。這樣下去,豈不是前頭的鋪墊都要作廢?”

“來了個壞消息。”丁芷口中雖是如此說,但麵上卻是不改,她道:“有太醫研製出了幾味藥,隻消再花上幾日功夫,他們便能研製出正確的藥方來。可一旦等到疫情有所緩解,便錯失最好的機會了。”

“正是!正是這個道理!”丁夫人連連點頭,手也不自覺地掐緊了帕子。

“須得逼一逼才是,好叫太妃知曉,如今項家靠不上,要投誠便得頭一個往上擠才行。”

丁夫人聞言,先是點頭,而後不由露出輕蔑的神色,道:“項家著實不會教女兒,教出來的,個個都是蠢貨。”

……

這日上午,蕭七桐方才用了早飯,便又聽見一陣喧鬨聲近了。

想也知曉,又是那近陽衛來了!

今日應當是換了一撥人,這一波人瞧著比之前的還要凶神惡煞些,站在安王府侍衛的跟前,倒也擺出不輸陣的架勢。

領頭者衝著院內拜了拜,倒是禮數十足,隨後才道:“五姑娘,我等乃是奉皇命前來!倒也不敢委屈了姑娘,先請兩位太醫為府中人瞧一瞧,屆時再行搜查,也算師出無名了。還望姑娘也不要為難我們這些兵卒。”

蕭七桐慢條斯理地用帕子擦了擦嘴,叫樂桃扶著往前走了兩步。

這些士兵身後果然跟著兩名太醫,太醫身邊還跟了兩三搗藥拎箱子的小童。應當是從太醫院出來的沒錯了。

但就算是太醫院出來的,蕭七桐也並非就全然信任對方了。

說起來……除了江舜,她似乎還真沒什麼可靠信任之人。

那領頭者說完便要帶著太醫往裡走,但侍衛們始終沒有挪動步子,他們依舊固執地將人攔在了院門外。

領頭者臉色微微變了:“這是何意?難道我們說得還不夠清楚嗎?”

“能不能進,得聽五姑娘的。”侍衛們倒是姿態冷凝,不見半點軟化的意思。

那領頭者便隻好看向了蕭七桐,企圖以凶惡的目光嚇住蕭七桐,畢竟在他看來,蕭七桐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他卻是忘了,幾月前京城裡還在流傳蕭五姑娘手段狠辣的故事呢……

蕭七桐對上他的目光,就連臉色都不帶變一下的,隻淡淡道:“不勞費心,先前皇後娘娘、皇貴妃娘娘都特地請了禦醫來為我瞧病。”

言下之意,帶過來的這兩個太醫,她還真看不上。

領頭者見她油鹽不進,又不想再和安王府侍衛起衝突,於是當即眼珠一轉,招呼上那兩個大夫道:“既如此,那我等先搜尋蕭家彆處吧。”

說罷,他還真帶著人走了。

顧金皺了皺眉,到底沒有去攔,畢竟他們的任務是守著蕭五姑娘。他們這些人說少不少,卻說多也不多。若是他們有人分了身出去,剩下的被鑽了空子如何是好?

蕭家如何他們是管不著的,但主子的心尖尖一定得護好了!

那領頭者腦子倒也活泛,見蕭七桐這邊攻不下來,便使了個眼色,讓兩名太醫去瞧其他人,前後左右不過一炷香的時間,那兩個太醫便回來了,還高聲道:“大人!這府上已有數人染了疫病!還是快快隔離開為好!”

於是那領頭者問:“這麼多人,要安置在疫病營中都麻煩得很,如何隔離開?”

太醫便道: “大人們速速出府,將蕭府上下嚴加把守,不容任何人出入。若情況惡化……”

“若情況惡化……”領頭者從善如流地接了口,還歎了口氣道:“那便隻有將蕭家燒了!一焚燒,自然便不會染給旁人了……這般所為,也實在是逼不得已,這蕭家賴不得旁人!”

“正是!”

陳若秀雖然沒見過世麵,見了近陽衛便怕得很,但她到底也沒瑟縮到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地步。

她安排了眼線在府中時刻盯著近陽衛和那兩個太醫,這段對話很快便傳進了陳若秀的耳朵裡。陳若秀嚇壞了,這是她從來沒碰上過的事兒。

陳若秀知道,這個時候隻有蕭七桐有指望了。

她趕緊讓婆子去傳話給了蕭七桐。

蕭七桐聽完那婆子的傳話,也覺得訝異。

不僅她覺得訝異,安王府的侍衛們更覺得震驚。

“他們算什麼東西?沒有皇上的聖旨沒有皇上的手諭,便敢圍了大臣的府邸,謀害未來的安王妃?還想一把火燒死?”好幾個侍衛都覺得這近陽衛腦子壞了。

這邊敢燒蕭家,等主子回來,近陽衛還不得被挫骨揚灰?

……

近陽衛的這般大動作,很快引來了旁人的注意。

於是“蕭府上染病之人眾多,恐要點火燒了這個府邸”的消息,便以極隱秘的方式傳開了。

自然的,也就傳進了寧小侯爺的耳朵裡。

第103章 誰先護他

寧小侯爺聽見消息的時候,腦子裡當時一嗡, 整個人立在原地幾乎成了根木杆子。

他並未被拘在軍營, 蓋因剛聽聞了風聲, 擔憂母親和妹妹的安危,當即便回到了臨陽侯府中。如今臨陽侯府好歹也算鐵板一塊,什麼病都彆想傳染進去。

但今天他坐不住了。

“哥哥作什麼去?”鴻欣郡主正巧瞅見他火急火燎的樣子, 趕緊喊住了他。

鴻欣郡主也知曉京中疫病的事, 她對外頭怕得很, 當然也不希望哥哥出門去。

寧小侯爺咬了咬牙,還是出聲和妹妹說了:“蕭家出事了。”

“蕭家出事了?”鴻欣郡主饒是平日裡再乖巧, 這會兒也禁不住猛地跳了起來, 她臉色微微發白, 問:“難道, 難道是七桐姐姐?她素來體弱……難道……”

寧小侯爺搖頭:“我也不知,我隻知如今外頭在傳,說蕭家上下染病之人不少。疫情這樣厲害, 近陽衛將蕭家上下把守住, 隻等放一把火燒個乾淨。”

寧小侯爺說得咬牙切齒,鴻欣郡主聽得花容失色。

“七桐姐姐乃是將來的安王妃, 他們,他們怎敢?難道沒請太醫來瞧, 便胡亂定了病嗎?”!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聽到“安王妃”三字時, 寧小侯爺麵上有些黯然, 但這並不是重點。他回護之心被激了起來, 這會兒恨不得帶兵去把近陽衛都給宰了!

他咬著牙道:“太醫去了又如何?為何偏圍蕭家要燒不圍彆的家去燒?背後恐怕有想要算計七、蕭五姑娘的人……到時候太醫自然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鴻欣郡主哪裡接觸過這些東西?一時間臉色更白了。

“那,那怎麼辦?”鴻欣郡主緊張極了,“我,我派人去請嬌靈出手……她那幾個總是厲害的!如今安王不在京中,七桐姐姐若是叫人害了怎麼辦……”

“不必!”寧小侯爺站起來,大刀闊斧,倒也有幾分當年老王爺的氣勢了。

他道:“我帶人去救!”

“站住。”老王妃的聲音慢悠悠地傳了過來。

寧小侯爺渾身一僵,卻不得不轉過身去:“母親。”

“你欲帶誰去救?手底下的士兵?因私廢公?實在愚蠢!生怕彆人家找不著咱們的把柄嗎?”老王妃冷聲道。

寧小侯爺眉頭打結,麵露焦灼之色:“可這樣的時候,安王不在京中,皇貴妃終究身在深宮,若我不去,蕭五姑娘焉能有命?”

老王妃也忍不住歎了口氣:“按理說,是咱們家虧欠了她,她若落難,該救。可……不能這樣救啊!且不說旁的,光靠著你與蕭五姑娘有過婚約這點,將來安王回京,便可能成為旁人在他跟前構陷蕭五姑娘的憑據啊!”

從前解了婚約。

現如今又巴巴往上趕。

可不會有人誇臨陽侯府義氣。

嫉妒蕭五的人多了去了,指不準有多少人拿這個來抹黑蕭五呢。

“還是讓你妹妹遞信給單家姑娘,單家姑娘與她也交好,必然不會袖手旁觀。”老王妃道。

寧小侯爺垂下頭,隻能將所有的話都咽了回去。

“好生守著你妹妹,彆讓她害怕。”說罷,老王妃也不再多言,由嬤嬤扶著走了。

隻是這頭鴻欣郡主卻眼圈兒一紅,道:“我馬上寫信。”

寧小侯爺頓了頓,道:“我從前無情無義,可今後斷不能再做無情無義之人。妹妹你能請常家人前往固然好,可……可若是近陽衛一口咬定乃是皇上吩咐,常家人也未必敢動。總歸,我是得去的。攔也要先攔在她前頭,能擋住幾個算幾個。若真讓這些賊人放了火,傷了她,我該真要欠她一輩子了。”

鴻欣郡主也隻好點了點頭。

她與蕭七桐關係好,心中擔憂蕭七桐,又擔心哥哥。

寧小侯爺遂再不作停頓,拿著鴻欣郡主寫下的信,帶了長隨就這麼出門去了。

近來因京中疫病發作,已少見出城進城的人。

但這會兒城門口卻見一行輕騎行來,他們行得極快,帶得塵土飛揚。

城門守衛見狀,眉頭一擰,正待發作,卻見這行人近了再瞧,那為首者一身白衫,半點塵土也不沾染,端的謫仙風姿。

守衛們嚇了一跳。

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