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1 / 1)

又道。

楊幺兒又眨了眨眼:“唔。”

她想,他說了那樣一長串一長串的話,總得應上他一聲的。

“你這鄉野丫頭,恐怕不知曉一座宅子價值幾何,萬兩黃金又是何等富貴。”蕭弋直起腰,似是輕嗤了一聲。

楊幺兒說:“唔。”

蕭弋這下知道,同她說什麼都是無用的。

她興許是不懂的。

又或許是懂了,可她當真會懂嗎?她是不懂的……

蕭弋又伸出手,抓住她的手腕,將她帶到跟前。

“還寫字嗎”他問。

“唔。”

“那便寫罷。”蕭弋托住了她的手肘,還接過她手中的筆,放入清水洗了洗,而後換了支新的蘸了墨,再交於她手。

她背靠著他在他跟前站定,蕭弋的目光微微一垂,便能瞥見她腦袋頂上的發旋兒,還有耳畔那幾根不太安分地翹起的頭發絲。

蕭弋的另一隻手抬起,勾住那幾根頭發絲繞了繞,道:“這可是你自己不走的。”

“唔?”楊幺兒茫然抬起左手,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又揉了揉頭發,揉得亂糟糟。

蕭弋見狀,舒展開手指,順了順她耳邊的發。

楊幺兒如同被順了毛的貓兒,立刻放下了手,她認認真真盯著那宣紙,生怕瞧錯了一點細節,畫,啊不,寫錯了字。便將蕭弋玩兒她頭發的事忘到了腦後。

他瞧著她專注的模樣,突地笑了下:“也是,一個小傻子,縱有宅田千畝黃金萬兩又如何?無朕相護,屍骨無存。”

作者有話要說:  小皇帝:這可是你自己不走的。o( ̄︶ ̄)o

第24章 備下大禮(修)

那老嬤嬤回到永安宮, 到底不敢將皇上的話就這麼學給太後聽, 若是當真學了, 太後定然是要大怒的,她豈不是成了中間那個挑撥是非的人,兩宮若鬥法,頂事兒的便是她了。

於是老嬤嬤一琢磨,便將皇上那番話,掐頭去尾,變個語意, 道:“皇上說,不若請李大人在宮外置一座楊宅,這樣大禮便有了去處。不然,那禮部真將東西送到李府上, 反倒是為難了李大人, 想必大人是斷不敢收的。”

李老夫人就坐在太後的下首, 聞言麵皮抽了抽,冷汗登時便下來了。

老嬤嬤話說得委婉,可到底是浸%e6%b7%ab內宅多年的人物, 又怎會不懂其中含意?今日前來,倒是她李家莽撞了, 恐怕從永安宮派人去傳話時起,便是將皇上得罪了。

此時卻聽得座上的太後譏諷一笑, 道:“有何收不得?李家乃是哀家的親人, 哀家又是皇上的母後, 撫養皇上之人。那楊姑娘從接過來,便是住在李家。如此親上加親的美事,便將那楊姑娘的娘家定在李家有何不可?又哪裡需要李天吉另置宅院,還要掛上楊宅的名!那楊家人都是些村婦農夫,當不得大禮的便是他們吧!”

老嬤嬤熟知太後的性子,聞言倒也不覺驚訝。

這也正是她不敢當場回了皇上的話的緣故。

老嬤嬤唯唯諾諾地道:“太後娘娘息怒,皇上的話也是有道理的……”

這邊李老夫人卻是心頭咯噔一下,覺得有些不好。

太後的性子,便是旁人越不讓她做,她越要做。這個性子,打她做了太後以來,便愈加的厲害了。

她口中稱李家乃是她的親人,實際李老夫人心頭清楚,李家不過遠親矣,李家之所以有今日地位,隻是因著太後娘娘的一些事,她的娘家不肯辦,便交到了李家的手裡辦,這才得了太後的青睞。如今太後這樣拉近關係,不過就是想讓皇上不順心罷了。到最後這惡果卻是要她李家來吃的。

這是李老夫人斷然不願見到的。

得想個法子。

李老夫人心道。

太後此時轉頭看向李老夫人,道:“你也不用擔心皇上駁了你李家的麵子,回去等著罷,這新後總不能在宮中出嫁的,不符祖製。屆時一樣會到你李家去。”

李老夫人叩頭謝過,道了聲:“不敢。新後鳳體尊貴,李家確實當不得新後的娘家。”

太後斜睨她一眼:“有什麼當不得的?”

李老夫人忙又磕頭,笑道:“是老身莽撞,竟是叫娘娘為難了。”

太後心說,哀家哪裡為難了,哀家並不覺得為難,讓那傻兒住進李家挺好。這不正是叫小皇帝清楚,他的皇後都是由永安宮掌控著的嗎?也好叫他瞧瞧清楚自個兒的境況,莫再生出什麼與永安宮抗衡的妄想來。

但李老夫人卻是滿口認定叫她為難了,跪地又磕頭道:“老身怎敢壞了娘娘與皇上的母子情誼,老身羞愧!老身這便回去,申斥老身那不懂事的兒子,怎敢提出這樣的妄想!……”

說罷,李老夫人便站起了身,一副欲告退的模樣。

太後:“……”

哀家與那小皇帝哪來的母子情誼?有什麼可叫你破壞的?

“老身告退。”李老夫人說著,還麵露焦灼之色,像是真心實意為太後著想一般。

太後皺了下眉,道:“回去罷。”

她越發覺得與李老夫人說不到一處去了。這老太太如今也是年紀大了,腦子都糊塗了,說話如雞同鴨講。

李老夫人又謝過了太後,這才作出幾分不舍之情,佝僂著身子緩緩退出了永安宮去。

老嬤嬤忐忑出聲:“那奴婢還去養心殿回話嗎?”

“回什麼話。”太後眉頭皺得更緊,“這李家都退縮了,還有什麼可說,便讓他自行操心去吧。總是要在大典之前,定下一個地兒給那傻子的!沒有李家伸手,那皇上就得從私庫出錢買宅子了。他那私庫……”太後說到這裡,一撇嘴:“還不如哀家的多。”

且說這李老夫人回到府中,李天吉正在家中同妻妾作樂,聽聞母親回來,才匆匆拋下人,來到了李老夫人跟前。

先前,李天吉以為芳草、蕊兒二人應當比那傻兒得寵的機會大些。

可誰曉得人送進宮去,便掀起了軒然大波。芳草引起了鬥爭,被太後處死。蕊兒之後更沒了音訊。反倒是那傻子,因著是頭一個送進宮的,到底是沾了欽天監的光,又在如今朝臣的力主下,真要做皇後了。

誰能想到呢?一個傻兒真要做皇後了!

李天吉這才動了心思,在舉行大婚前,將人接回到家裡來,一則在太後麵前賣個好,明麵上在皇上那裡也過得去,二則也哄住了這傻子,人家傻歸傻,日後到底是要做一國之母的,拉攏了她也是樁好事,倒也不枉費他當初接了這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千裡迢迢跑到岷澤縣去選人,中途還吃了不少苦呢……

李天吉一動心思,就讓李老夫人進宮去與太後提了。

可如今……

李天吉跨過那道門,進到花廳中,便見李老夫人麵色微沉,手裡端著茶碗也不喝,像是打宮裡受了什麼氣。↙思↙兔↙文↙檔↙共↙享↙與↙線↙上↙閱↙讀↙

李天吉不由顫聲道:“拜見母親,母親今日莫非遭了斥責?”

李老夫人放下茶碗,臉色更見肅穆。她搖頭道:“並未遭斥責,可事情比遭了斥責還要嚴重……”

說完,李老夫人便將今日宮中的事,都同李天吉說了。

李天吉倒是神色輕鬆,他在李老夫人下首落座,叫丫鬟給自己端了茶點來,這才道:“倒也不必畏懼,咱們家攀附的一直都是太後,若要說得罪,豈不是早從兒子去岷澤縣領了個傻子村姑回來,便將皇上得罪到底了?做了事就沒有回頭路了。兒子是不怕的。”

李老夫人卻是拍了拍桌子,將花廳中的下人都斥退,於是罵道:“糊塗!兩樁事怎能混為一談?前者,乃是大勢所趨,你去尋女子回來,那是上天所示,怎成了你的錯?咱們原本都以為,這封後大典是舉行不成的,可瞧如今的勢頭,不僅這大婚要辦,封後大典要舉行,這新皇親政也不遠了……若是如此,那你尋了這個丫頭回京,反倒是樁好事!皇上又怎會遷怒於你?這後者就不同了……李家衝上前頭,要給新後當娘家,皇上定是瞧不上咱們的,便會以為咱們是得了太後娘娘的吩咐,故意不將皇上放在眼裡,以為自個兒能做皇上的嶽家了。這兩者帶來的後果是全然不同的……”

李天吉聞言,漸漸也回過味兒來了。

“新皇親政,便不可同日而語了。”他道。

李老夫人點頭:“正是,皇上再體弱多病,到底是皇上。隻要他親政,握了實權,哪怕……哪怕隻有幾年過活,也是不可得罪的。太後在後宮縱有大權在握,但終究困於後宮之中。咱們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隻管為太後辦事,彆的一概不顧了。得換個法子,徐徐圖之。”

李天吉當即低頭深思起來:“……皇上既然發了話,那咱們便置一座宅子作楊宅。再送些仆人到那宅子上去。日後也不棄用這座宅邸,就這麼一直小心看管著。咱們還可以再補些東西給新後。銀子、首飾,都是不可少的。”

李老夫人點頭:“今日太後已經麵露不喜,我不適合再去永安宮。你便直接去皇上跟前,哭著求他收下宅子,務必表了忠心,還要道出之前的過錯,便稱,不敢壞了皇上與太後的情誼。如此才可兩邊不得罪。不然太後該要記恨咱們了。”

李天吉連忙點頭。

之後二人又仔細聊了會兒,將方方麵麵都講到了,以求不出疏漏,沒辦好事,反得罪了人……

與李老夫人聊過後,李天吉便求爺爺告奶奶去尋好宅子了,他相中的一處,乃是一位惠帝在時便告老歸鄉的官員的宅子,這官員後人無能,未能再入仕,家中無可依仗、捉襟見肘,卻有莫名的堅持,口口聲聲說什麼祖宅不可賣。

為了弄下這座宅子李天吉花費了不少的功夫。

而後他又親自去了京中有名的首飾齋,交了錢,買了一些現成的,又定了些樣式叫匠人打製。等回了府,還從老夫人和自己的私庫裡,挑挑揀揀選了些東西出來,湊滿了一匣子,瞧著也像模像樣了。

這還不算完。

李天吉想著,若是真將人迎進了楊宅,李家的幾個女人定然是要去楊宅來往,拉攏拉攏關係的。

於是他又仔細囑咐了妻子……

如此一番之後,李天吉便收拾著進了宮拜見皇上。

李家因與太後關係密切,李天吉也因而得了些便利,很是順利地進了宮中。守衛早稟報到了養心殿,李天吉到了養心殿,便有太監引著他往涵春室走去。

往常蕭弋召見大臣都是在西暖閣,不過李天吉的官都是捐的,朝未上過,隻一心借太後的勢做生意賺錢,當然配不得這般待遇。李天吉倒也渾然不在意,甚至還覺得,去涵春室,那不更顯親近嘛,好事好事……

這廂涵春室內。

楊幺兒正在試劉嬤嬤給她做的袖套。

劉嬤嬤小心綁在她的手上,道:“瞧著是不大好看,不過墊著手也就不疼了。姑娘多練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