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1 / 1)

?到底有哪裡不對呢?不應該啊……”

實驗室外,得到消息來尋找好友的小胡子男搖了搖頭,一把抓住了好友的胳膊:“行了,彆愁你的實驗的事情了,你看看你,整天整天的不吃飯,弟妹還讓我多照看你呢,看見你這個樣子還不怪我?走走走,咱們放鬆放鬆去。”

小胡子男不由言說地把張敏行拉走了。

第120章 神奇藥方

臨江茶館二樓包間內, 長著一張圓臉的張敏行收拾妥當,又變成了那個西裝知識分子,他一臉不樂一杯杯地喝茶, 直把小胡子男看得眉頭直跳。

“哎呦, 你慢點,這可是上好的龍井,我花了大價錢請你喝, 你彆當水喝啊。”

張敏行放下了手中茶杯, 小胡子男歎了一口氣:“怎麼了,還為你那個實驗發愁?要我說你還是放棄吧, 本來那個想法就是不切實際的, 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那種藥物, 不過是一本書上瞎編的。”

小胡子男說得是一本名叫《奇方醫錄》的古籍, 這本書是張敏行爺爺去世前留給張敏行的, 書被很珍貴的和一些古籍裝在了匣子裡一並交給了張敏行。

張家世代行醫, 在前朝未滅時還是宮中禦醫, 曆史上名滿天下的神醫張景正是張家祖先, 在醫道方麵, 張家頗有幾分源緣在裡麵。

可惜的是,張家偏偏出了個張澤安, 張敏行的父親,一個不愛醫學偏愛行商的異類,在西洋風吹遍神州大地時,張父雖然把張家的家業擴大了幾十倍, 但是也差點讓張家斷了傳承, 張家已經幾代單傳了, 如果老爺子去世了, 那麼張家的醫術就斷根了。

此外,隨著西洋人的到來,西洋人的醫術也傳入了這片土地,西醫開始擠壓中醫的生存空間,很多留過洋的人,到處宣中醫是陋習,是迷信,不科學。

再加上本土的確有一些打著中醫幌子的騙子敗壞了中醫的名聲,很多年輕人更是信了這套中醫是糟粕是迷信,西醫才是正道的說法。

他們也不想想,西醫才多少年?中醫可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幾千年了,一個代代傳承幾千年,救治了無數人性命的醫術怎麼可能是迷信,怎麼可能是假的?

不要把古人當成傻子。

然而,這麼淺顯的道理,一些見識過西洋風景,崇洋%e5%aa%9a外的年輕人是不會懂的,他們隻知道西洋人什麼東西都是好的,卻不知道海外一些小國家還在偷偷學習,甚至將本國珍貴藥方占為己有。

無數珍貴的,真正的中醫傳承多在這個時代斷了根,張老爺子仿佛預見了這一幕,作為神醫後人,他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生怕下去了不能見老祖宗的時候,張敏行出生了。

一個全新的,從小就在醫藥方麵展現出絕佳天賦的孩子,一個能拯救張家醫術的傳承者。

老爺子自此全心全意教導這個孫子,把自己所學傾囊傳授,可惜的是,老爺子本身也並不算是極有天賦的人,能有今天這個成就,全靠自己努力,而麵對這樣一個天才,他實在教無可教,到了後來隻好把家中珍藏的大量醫學典籍交給孫子看。

再然後,張敏行發現了被束之高閣,來自於神醫張景的著作——《奇方醫錄》

這本書中記載的全是神醫張景曾經遇見的疑難雜症,並且想出的解決之法,有些已經成了體係,被神醫公布出去,而有些救治之法隻是神醫偶然想到,實驗性成功,之後再沒有成功過,因此,神醫將此記錄在書中。

這本書還記錄了神醫張景在醫藥方麵很多的奇思妙想以及曾經聽聞過的神奇藥方,有些方子甚至沒有真正用過,隻是張景自己根據見過的病症推演而出。

可以說,這本書更像是神醫張景的個人心得筆記,就連他自己,都在書的最後寫道:“其中些許不過茶餘飯後之語,不必當真。”

這樣一本書從未現世,隻在張家後人手中留存,很多後人在讀過後,也覺得其中很多思想,藥方過於神奇,不可儘信,讀讀便放下了,也有那些不信的張家人,非要試一試,研究了一輩子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因此,張家人對這本書的重視,更多的是出於它是祖先神醫張景的親筆,一代代的保存,因為保存良好,再加上張神醫不知用什麼特殊製作的紙張,到了一千年後的今天,這本書竟然還保持著不可思議的柔軟堅韌,仍能正常閱讀。

其實,出於對這個世道混亂的謹慎考慮,從張家祖父,前朝未滅時開始,張家人就開始了一個大工程,把家中珍貴古籍、孤本重新抄錄幾份。

到了今天,已經抄錄了絕大多數,張老爺子見孫子對《奇方醫錄》感興趣,便把這本書交給了--------------/依一y華/張敏行抄錄。

正是在抄錄的過程中,張敏行發現了不可思議的記錄,老實說,這本書中不可思議的地方,奇妙的構思簡直太多了,讀這本書仿佛看到了千年前,一豆燈火下,留著長須的清瘦老人時不時停下來思考一番後,將自己的構思記錄下來。

仿佛在與千年前的神醫對話,讓張敏行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讀了又讀,有了手抄本後,更是放在床頭夜夜翻閱。

直到有一天,張敏行注意到了書中記錄的一段小故事,說是張景發現有一個地方,有一種土方子,會用發了黴的橘子皮喂給發了高燒的病人使用,竟有奇效。

後來張景對此感興趣,留下來研究這種土方,並且從中提取出了一種散,將它與發燒不止,傷口潰爛的病人服下,能減輕症狀,效果絕佳。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很多患者一旦傷口潰爛,發燒不止,沒有名貴的藥物很難活命,所以神醫張景發現了這種奇妙且廉價的藥劑後,本想將這種藥方公布於世,直到他一次用藥中,不僅沒有治好那位病人,反而讓他病情加重,迅速死亡。

自此,張景歇了公布的想法,他在書中寫道:“此藥散雖奇,然與某人如是毒藥,吾雖能辨之,不可使與人異。”

張景的告誡留與後人,短短的四十小字,簡短的甚至連這個藥方都沒留下來,顯然是怕後人擅自使用這種藥方害死了病人,可張敏行卻記在了心裡。

隻因為,他曾經“害死”了一個人,年幼的時候,張敏行雖有醫學天賦,卻並不愛學習,整日偷雞摸狗,他曾有一個小書僮,是個十分文靜好學的孩子。

張敏行偏偏愛拉著他出去玩樂,兩人儼然不是兄弟勝似兄弟,他們也曾經一起偷了隔壁家的柿子,一塊躲在假山中思考著彼此長大後的模樣。

張敏行記得,自己告訴他,自己長大後一定會成為非常非常厲害的大夫,要成為像張景那樣的神醫,名留青史。

而小小的書僮則抱著柿子,乖巧地眨巴著黑黝黝的眼眸,眼中滿滿的信任,說長大後也要繼續當他的書僮,當他的小助手。

那個時候,日子還很長,荷花還很豔,張敏行從來沒有思考過,兩個人的未來會缺少一個人,直到那一日,張敏行再次拉著書僮一起出去玩,他不顧書僮的阻攔上了樹,卻被家中來人驚嚇,從樹上跌了下來,而他的小書僮為了救自己,給自己當了肉墊。

肋骨斷了,還有一塊生了鐵鏽的鐵皮把書僮割傷了一個深深的傷口。

三天後,小書僮因為高燒不止,傷口潰瘍,急症去世。

自那以後,張敏行徹底變了一個人,他不再需要彆人督促,自己開始努力上進學醫。

張敏行常常會想,如果當初有這樣一個藥散,是不是今天,那個小少年也會漸漸留了胡子,抱著自己的兒女向自己靦腆一笑呢?

所以,張敏行決心要把這個藥散研究出來,為此,甚至不顧祖父對西醫的偏見,毅然出國求學,他早聽聞,在洋人研究所,似乎也在研究一種類似的藥物。

但是那所研究所等級很高,對這種藥物研究實驗保密十分嚴格,尤其不許東方人接近,想要接近核心,必須徹底背棄祖國,因此直到回過前,張敏行都沒有得以接近那所研究所。

第121章 說書◇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回國後, 張敏行成為了滬上大學醫藥係的一名教授,為了留住人才,學校特意為張敏行撥了一個私人實驗室, 支持他的實驗。

隻是……

想起學校中個彆同事的不滿以及議論, 張敏行明白,如果他再拿不出一定的成果,這個實驗室就要被收回了。

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能有這樣一個接近國外水平的實驗室, 張敏行已經很感動了,為了這個實驗室, 也為了給大學一個交代, 張敏行必須儘快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然而張敏行的實驗遇到了瓶頸, 張敏行從小就被祖父誇讚天資出眾, 即使在洋人的頂尖大學, 也是令一眾學者望塵莫及的學神, 被導師驚歎他的醫學天賦, 要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被那所大學許以厚利挽留。

可這樣的他, 也仍然無法參透神醫祖先留下的神奇藥散, 無法配置出來。

張敏行忍不住生出幾分頹敗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呢?”

難道他真的不能配置出這種藥物了嗎?

張敏行抓著自己的公文包忍不住歎了口氣,直把小胡子男聽得眼皮直跳, 他一把抽走好友手中的公文包,塞給他一杯茶:“行了,彆想你那些實驗了,既然出來了, 咱們就好好放鬆放鬆。”

一碟瓜子, 一杯香茗, 一窗江水, 水光天色間,抑揚頓挫的說書聲從樓下傳來。

“卻說上回,好友陷險境,淩英來相救……”

“這是……”張敏行被吸引了注意力

見好友終於不再困頓於公事,小胡子男連忙介紹:“這是講得《淩英探案集》,就是我之前給你推薦的那個憶白的小說,你還記得嗎?”

張敏行恍然,剛回國,好友為他接風的時候,是有提過這部小說,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好友這麼推崇一本小說,張敏行當時還想著回頭一定要好好拜讀一番,後麵因為忙於實驗,便忘了。

今日偶然發現這本小說都有評書了,張敏行再次提起了興趣。

這年頭不是什麼書都能擁有評書的,說書人也是要掙錢的,自然要挑那些賣座的小說來評,所以,看一本小說是不是真的火爆,就看它有沒有在大街小巷上評書就對了。

早就說要看一看,卻總是沒機會看,今日樓下茶館趕巧有說書的,張敏行便聽了聽,他想著,換換心情也是好的。

抑揚頓挫的聲音,富有感情的演繹,隻聞其聲卻宛如身處其境,說書先生憑借著縞潮的技藝將這本小說講得那叫一個跌宕起伏、懸疑層層,張敏行不知不覺中聽得入了迷。

隨著驚堂木啪得一聲,說書先生響亮的聲音傳遍了整個茶館,也驚醒了沉浸於說書中的茶館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