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降妖的代價(1 / 1)

玄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術法傳承斷代,修為倒退,玄門早已不是昔日僅憑一人,就能拉著大妖同歸於儘的時代了。

清風真人告訴大家,此番大妖出世,將給玄門帶來滅頂之災,稍有不慎,便是個全軍覆沒的結局。

所以,為了玄門未來考慮,大家需要做個合理的計劃——

首先,確定對付大妖的基本方針,就是必須要所有的門派聯合起來,才能與大妖有一戰之力。

其次,即便大家做好了舍生取義的準備,但玄門不能所有人都去死,必須要留下一些人,給玄門留下傳承的火中。

在這兩個基本原則的限製下,各大門派迅速做出安排。

門派中,年長的、修為最高的那一批人,是對付大妖的主力軍;年紀稍長的、修為稍次的一批人,是替補主力軍。

以上這兩波人,必須要做好與大妖決一死戰的準備,他們有九成九的可能性回不來。

剩下年紀輕輕剛入門的、修為淺的,就算去了戰場上也是無濟於事的一批人,留在門派裡,為門派延續香火和傳承。

在大戰之前,所有門派都去做準備了。

舒雲觀也不例外。

當時的清風真人,選擇了自己的親傳弟子二弟子為下一任觀主的繼承人,留下了一批剛入門不久的小輩。

隨後,清風真人帶著舒雲觀所有的戰力,跟其他門派彙合,前往大妖出世的地方。

在古籍的記載中,那場大戰可謂是驚心動魄——

大妖從地底翻身而出,刹那間山石滾滾、地動山搖,方圓千裡之內之內樹倒石崩,房屋傾塌,萬物化為齏粉。

沒來得及撤走的百姓,死傷無數,整個大地滿目瘡痍,血肉模糊,全都淪為了大妖的食物。

玄門趕到的時候,大妖的半截身體已經出了土,隻等完全脫身而出,便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玄門傾巢而動。

什麼主力軍、預備役,這時候都不分了,因為沒有一個心懷蒼生的玄門中人,能在那樣的情況下忍得住。

所有人都恨不得劍指大妖,將它就地斬殺,免得讓它逃出來,禍害更多的百姓。

修為最高的一批掌教、長老們,拿著法器符籙,與大妖正麵對抗;一些無法近身的弟子,則是負責救助百姓。

那場戰鬥,持續了七七四十九天。

直到方圓千裡之內,所有活著的百姓都被送走,玄門所有人都精疲力竭。

最終的決戰時刻到了。

清風真人在其他人的幫助下,開啟了終極大招,使用了當年創派祖師爺舒雲真人拉著大妖同歸於儘的那一招。

舒雲真人用這一招的時候,是一人一劍,他用自己的死,保存了玄門近乎一半的有生力量,儘管玄門損失慘重,但到底不至於毀滅殆儘。

可這一次,清風真人再使用同樣的招數,他自己一個人做不到,隻能讓其他人配合,這是傳承斷代、修為倒退的必然結果。

幸運的是,這招有用。

毀天滅地的誅妖陣,帶著龐大的力量,挾裹著雷霆萬鈞之勢,將大妖和整個玄門中人籠罩其中。

玄門前輩以身為祭,大妖心有不甘拚死反撲,最終依舊是個同歸於儘的結局。

這一次同歸於儘的,是大妖,和所有參與降妖的玄門子弟。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叫路橋。

此人正是舒雲觀子弟,他被派去護送百姓離開,從而避開了最後一戰,得以在那場戰鬥中活了下來。

但當他送走百姓、趕回戰場的時候,隻看到所有的前輩和同門,與大妖一起死在誅妖陣的場麵,並聽到了大妖臨死前,拚儘全力發出的詛咒——

血軀為媒,妖珠為祭。

我要此戰之後,所有參戰玄門,再無後起之秀,世間再無誅妖之法。

我要終有一日,鬼蜮當道,妖臨天下。

詛咒結束之後,大妖被誅妖陣徹底剿滅,所有參與降妖的前輩和同門,十死無生。

路橋作為僅存的舒雲觀弟子,花了將近一個月,在這個戰場上為其他人收殮屍骨。

那些近距離與大妖對抗的掌教和長老,屍骨無存,隻有一些殘破的法器,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

路橋帶著殘破的屍骨和法器回去了,大妖雖然被除,但玄門全軍覆沒的消息,讓所有人都很痛心。

那一段時間,玄門每天都在舉辦葬禮。

葬禮結束後,各大門派在話事人的帶領下,各回各家,就此分開,打算隱居深山潛心修煉,隻等下一次浩劫降臨。

舒雲觀同樣如此。

路橋成了舒雲觀唯一的長老,和現任觀主一起,教導剛入門不久的新人。

可是幾個月過去,他發現了問題——

舒雲觀所有的弟子,修為沒有任何進展,包括曾經被清風真人讚許過根骨極佳的好苗子,也毫無寸進。

更可怕的是,連已經學成了的弟子,修為也在慢慢地倒退。

本來已經有小弟子,能畫幾道簡單的符籙,且成符率很高,可在大戰妖物幾個月之後,他們甚至連一道完整的符文,都畫不下來。

他們再也無法溝通天地靈氣,原本驚才絕豔的玄門子弟,漸漸的泯然眾人。

這時候,路橋才猛然想起大妖的詛咒:

此戰之後,所有參戰玄門再無後起之秀,世間再無誅妖之法。

如果所有的玄門弟子,再也無法修習降妖除魔的玄門之術,那豈不是應驗了詛咒?

路橋的心,漸漸涼了。

他趕緊將其他門派召集到一起,分享了這個消息,打算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可不得不承認,玄門在經過這一戰之後,已經青黃不接了。

沒有精通測算的人,為玄門子弟算一個有出路的未來;沒有修為高深的人,能振臂一呼統領玄門。

剩下的年輕人,怕了,惶恐了。

一部分人選擇了退出玄門,回到世俗,去過普通日子,生老病死,也好過在沒有未來的玄門,浪費時間。

剩下為數不多的一些人,秉持著斬妖除魔的理想,遵循著對先輩的承諾,留了下來。

最後,還是路橋提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說:

“大妖的詛咒說,所有參戰的玄門,再無後起之秀,再無降妖之法。”

“如果我們都退出門派,是不是可以破解此局?”

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舒雲觀參戰了,那麼舒雲觀弟子再無寸進,隻要所有舒雲觀弟子退出門派,以彆的身份在世間行走,是不是就能不受詛咒?

當然,這隻是一個猜測,需要世間來證明。

於是,舒雲觀決定邁出這一步,用自己來證明這個方案是否可行。

在路橋和觀主的主持下,將現存的舒雲觀弟子按照山、醫、命、相、卜,分成了五個小組,每個小組攜帶相應的一部分典籍功法,出去尋找合適的地方,避世而居。

比如,山派帶走的是風水堪輿術,醫派帶走的是醫書等等。

在這之後,曾經威名赫赫的舒雲觀,頓時分崩離析,隻留下路橋和觀主兩個人,守在觀內,在詛咒沒有解除之前,再無任何重聚、振興之日。

其他門派都在等著舒雲觀的測試結果。

可後來發現,這一招並沒有什麼用。

隻要之前在舒雲觀創派祖師爺舒雲真人麵前上過香磕過頭,在舒雲觀記過名,就算他們退出門派,也一樣在詛咒範圍內。

除非,他們收新的弟子,不拜師,不記名,不用舒雲觀的名號傳承,才有那麼一點點機會,學習玄門術法。

驗證了這個辦法之後,其他門派也開始效仿——

於是,大名鼎鼎的龍虎山,荒蕪了;素有鬼怪克星的茅山派,落寞了;正一教、全真教等三清正統教派,門庭冷落,無人問津。

因為僅存的子弟,帶著不同的典籍,離開了師門的範圍,去往全國各地,尋找不同的傳承人。

大家都希望把玄門傳下去,都希望有朝一日,玄門還能重聚,恢複曾經的輝煌。

可是,那個時代交通不便,通訊不暢,離開了師門之後,顛沛流離,很多人再沒有音信,就連他們帶走的功法典籍,也不知去向。

再之後,也有零星幾個有本事的道人出山,算命卜卦、驅邪捉鬼,可從不以玄門中人自居,更不曾報上名號。

至此,傳承了上千年的玄門,徹底沒落。

路橋和觀主為了將舒雲觀傳下去,收養了幾個孤兒,也教他們本事,可他們都學不會,隻懂個大概,知曉理論,能在外當個招搖撞騙的神棍。

再後來,路橋和觀主死了,舒雲觀一代代傳到後世,到了裴長河的手裡,他用豐富的理論知識,成為了十裡八鄉遠近聞名的神棍。

以上,就是舒雲觀所有的曆史。

這位趙大師講的很詳細,內容之豐富,遠比裴安竹在舒雲觀古籍裡看到的更多。

她合理猜測,舒雲觀留下的典籍,隻是一些不重要的傳承,真正重要的、厲害的傳承,早就被人帶出去了。

就連曆史,留下來的也語焉不詳,真正有詳細記載的典籍,也流落在外麵。

而趙大師接下來的話,也證明了她的猜測,因為他說:

“我這一脈,當年帶走的是命術,但凡與命有關的典籍,都在我這一脈手裡。”

“包括不限於批命、借命、換命、續命……這也是我能施展還魂術的原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