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1 / 1)

【你翻開了《十裡茫蕩場,三子共才名》這本書】

【書中記載的故事如下:】

【曾經,村裡有三個經常走在一起的少年,就叫他們小才,小智,小笨吧】

【他們三個人是朋友,也是同窗】

【親兄弟相處,要講究‘恭篤愛意誠’,過於麻煩,他們之間不講究這個,所以他們比親兄弟還親】

【小智最聰明,做學問做的最好】

【小才也聰明,做學問做的也不差,最關鍵的是他很刻苦】

【小笨不真笨,隻是真的貪玩,靜不下心來,所以做學問總是做的一塌糊塗】

【他們所在的村子很窮,每天做學問的人吃兩頓飯,不做學問的人吃一頓】

【可無論是做不做學問的人,都開心不起來,總是愁雲慘淡】

【村子裡最開心,最喜歡笑的人就是小才他們三個】

【他們喜歡聚在桑樹下,比誰摘到的桑葉多】

【有一天跑的慢了,被村裡養蠶的大娘揪著耳朵罵了一頓,說他們糟蹋啥不好,非要糟蹋這村裡唯一的一顆桑樹】

【“這不動人命根子嗎?”】

【這次小小的挫折沒能澆滅三人尋找快樂的步伐】

【他們後來又喜歡去村西的酒鋪,聞那飄出來的酒香】

【“好香啊!”】

【小才說:“我們以後一定要穿長袍,喝好酒。”】

【他們蹲在酒鋪邊,看到出出進進的打酒之人都穿著長袍】

【小智說:“這邊賣的是花酒,很貴噠,一般隻有先生他們喝的起。”】

【“村南麵還有一家賣米酒的,他們那的酒沒這麼香,我看我爹他們常去。”】

【小才大喊:“要喝就喝好酒,我們以後一定要喝先生們喝的酒!”】

【顯然是這邊才聞到,就已經有些醉了】

【小笨弱弱說了一句:“可我爹說人不開心才會喝酒。先生們都已經做成學問了,還有什麼好不開心的呢?”】

【三人誰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後來,他們又喜歡上了去後山玩】

【這裡,簡直是小笨的天下】

【他有一個拿手好戲,可以逗的雞咕咕叫】

【一逗一個準,所有的雞都吃他那一套】

【“哇!好厲害!”小智每次見了都會鼓掌鼓個不停】

【他真的很佩服小笨會這麼多的東西,不像自己,除了做學問,也沒什麼會做的】

【小才一般見他倆圍到雞圈去,就離的遠遠的……他實在受不住這裡的味道】

【“你們快一點,等會天就黑了!”】

【一般這句話一出,小智和小笨就知道小才等的不耐煩了,連忙跑到他身邊,讓他去決定接下來玩什麼】

【小才嘛,最喜歡去胡麻地裡“偷”籽】

【“什麼叫偷!這是我家的地,胡麻也是我之前親手種下去的!”】

【原來……他隻是想讓朋友們嘗嘗自己種出來的美味】

【胡麻的籽並不非常好吃,小才、小智、小笨每吃一顆,卻都和服下仙丹一樣,要舒爽的呻吟一番】

【或許這就是快樂吧】

【如果你知道皇宮的一磚一瓦都是怎麼建起的,你或許能再建一座皇宮】

【但就算你知道曾經的快樂是怎麼來的,你也很難再重現它】

【三小隻喜歡‘瘋玩’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那為什麼在村子裡‘瘋玩’的永遠隻有他們三個呢?】

【小笨不說,他做學問做的一塌糊塗,所有的先生都已經把他放棄了】

【而且他家還非常有錢,以後不做學問,也有的活】

【小智和小才,他兩在學塾裡的成績永遠都是第一第二,討儘先生們喜歡,戒尺都不忍心落到他們手掌心】

【做學問做得好,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赦免特權’嘛】

【就像先生們去喝酒,人們會說風雅,而老漢們去喝酒,人們隻會稱其為糟老頭子】

【人們對於三小隻擁有的‘特權’並不妒忌,因為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嚴師出高徒”】

【先生對他們不嚴,就說明他們做學問的速度會變慢】

【而且那些人還聽過一句話——“謙遜者行,自滿者止”】

【在他們看來,小才、小智就是驕傲自滿者的代表人物】

【他們巴不得小才和小智每天瘋玩,荒廢學問,自己就可以努力趕超,把他們甩在身後】

【那小才他們的同窗做沒做到這一點呢?】

【做到了……】

【在小智即將從這個村子走出去,去往更廣闊的天地求知探問的前一個月】

【他失去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小狀元’之名】

【超越他奪得第一的不是小才,而是另一個他並不熟的同窗】

【小智起初覺得這沒什麼,還是和小才小笨一起去後山玩耍】

【但……他在後山被自己的爹像拎雞崽一樣拎了回去】

【他以為爹要揍他,揍他他也不怕,畢竟他這次確實沒考好……他覺得自己該揍】

【誰知道……爹並沒有揍他】

【而是給他燉了一隻雞,做了一頓最豐盛的飯】

【吃這一頓飯的時候,他爹和他娘邊哭便把飯往嘴裡刨,一句罵他的重話都沒有】

【這一頓飯,小智沒吃出來一點味道】

【回屋之後,娘偷偷跟了進來,瞞著他爹告訴了他一些事】

【“你的墨其實……紅斑……疼的打滾……”】

【娘倆抱著又哭了一場】

【“娘不辛苦,隻求你彆讓你爹的疼白受了!”】

【“我以後一定努力!再也不去後山耍了!”】

【小智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他從那之後,再也沒去過後山,也沒去任何一個地方瘋玩】

【他在儘一切的努力做學問】

【成了嗎?沒成】

【他這一次考的更爛,直接成了學塾的中遊水平】

【爹終於忍不住了】

【依舊是沒打他,卻是恨恨說了句】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確認小智真的‘泯然眾人’矣了之後,村裡也起了很多閒話】

【“傻小子浪費天賦,要是早些醒悟過來,努力做學問,何至於今日?”】

【“我看就是他爹太寵他,打少了!子不教,父之過!”】

【“不能這麼說,他爹成天拚了老命乾活,咱可比不過人家。”】

【“再拚有啥用,他兒子是個憊懶貨。”】

【小智歡快的時候,村子是安靜的;村子熱鬨起來,他便隻能使自己安靜了】

【他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努力】

【不孝,不謙,不勤,不靜】

【他改不了第一個缺點,就隻能去改後三個……】

【也沒有過很久,大概就是在小才和小笨打算離開村子之前,他們最後一次去了後山】

【祭拜自己永遠的朋友……小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