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二將爭功(1 / 1)

在孟知祥養病的這幾天裡,發生了一件小事,孟知祥顯然並不知情,否則就不會這麼草率和天真了。

李仁罕奉命從遂州來梓州,趙廷隱遠接高迎,特意從梓州趕到板橋今四川省三台縣東南迎接。沒想到,二人卻發生了不愉快。

有道是,人心歹,狗不吃。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趙廷隱遠接高迎,本來是想向李仁罕表示恭敬,因為李仁罕的職位一直在趙廷隱之上。然而他的這個舉動卻被李仁罕誤解,二人一見麵就掐了起來。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兩川戰爭中,趙廷隱在北部戰場,跟朝廷主力大軍石敬瑭作戰,把石敬瑭牽製在劍門關,之後又攻陷了利州李仁罕則在南部戰場,一口氣打到夔州。

如果單就兩川戰爭論功行賞的話,李仁罕功居第一。

而在緊隨其後爆發的兩川內戰中,鎮守遂州的李仁罕卻沒來得及參與,成了看客。與此同時,趙廷隱大放異彩,從雞蹤橋一路追殺董璋,直至拿下梓州,獻上董璋父子的人頭。

如果單就兩川內戰論功行賞的話,趙廷隱功居第一。

李仁罕不服。

因為趙廷隱的這份“功居第一”水分太大,“雞蹤橋之役”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主公孟知祥是親臨現場的戰役總指揮,而且董璋是被內部叛徒所殺,梓州也是被叛徒主動獻城投降的,彆說是趙廷隱了,換條狗也照樣能坐擁收城之功。

趙廷隱,你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李仁罕嚴重不服。

趙廷隱的遠接高迎,在李仁罕看來,就是趙廷隱故意擺出主人姿態,梓州的主人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這是故意給他來個下馬威。

我李仁罕才應該是東川節度使,我來梓州,不是做客,而是回家。用得著你遠接高迎?輪的著你跟我客氣?

按照慣例、禮數,李仁罕該對新取得勝利的趙廷隱表示恭喜,當麵稱讚一下他的豐功偉績,“老趙威武霸氣!”而趙廷隱則要表示謙虛,“全賴主公英明神武,將士用心,我有何功。”

結果李仁罕不但沒有稱讚趙廷隱的功勞,反而擺出“老領導”的姿態,對趙廷隱橫挑鼻子豎挑眼,從頭罵到腳。

趙廷隱大怒。二人就此結下梁子。

孟知祥對這件事毫不知情。

孟知祥把兩位愛將叫到身邊,也沒注意到二人臉上的不自然和敵意。

“二位將軍,誰願幫我鎮守此地啊?”

李仁罕的臉上憤憤不平,語氣也帶著十萬個不服,“主公就算讓我再回去當蜀州刺史,也未嘗不可。”話裡有話,夾槍帶棒。

孟知祥頗感意外,心說好好的,乾嘛跟我撂挑子啊,我招你惹你了?

再扭臉一看趙廷隱,隻見趙廷隱滿麵含嗔帶怒,一語不發。

前不久拿下利州昭武軍時,趙廷隱就主動把利州昭武軍節度使的位置讓給副將李肇,孟知祥點名表揚趙廷隱的高風亮節。沒想到這一次趙廷隱不再相讓。

兩位將領當場爭功,爭搶東川節度,這與孟知祥的設計南轅北轍。

巨大的落差讓孟知祥非常尷尬,而他也沒有做好相應預案,不知該如何處理。隻好先把眾將官都打發出去,然後讓李昊準備一份空白的委任狀,打算一會兒讓全體將領在二人之間投票。

李昊不讚成這種方法,認為在如今的情況下,搞所謂的民主投票,隻會深化矛盾,很容易由兩位將領的矛盾延伸成兩個派係的敵對。然後舉出朱溫、李存勖的例子,這兩位開國君主在登基稱帝前,都身兼四鎮,建議孟知祥自己兼任東川節度使。

孟知祥拿不定主意,李昊便建議他暫且擱置東川歸屬問題,返回成都跟大謀士趙季良商量。

孟知祥隨即命李仁罕返回遂州,命趙廷隱留在梓州當巡檢,然後命李昊暫代東川事務。

李昊堅辭不受,說兩隻猛虎爭奪梓州,我可不敢卷入其中,請允許我回成都。孟知祥無奈,隻好帶著李昊一起回成都。

孟知祥失望而又落寞地對李昊說:“沒想到得到東川後,我的麻煩更大!這才幾天呀,李仁罕給我寫了七封信,反複強調一個問題,主公您最好親自兼任東川,否則眾將不服,明擺著,話的意思是趙廷隱鎮東川,眾將不服,怎麼著,還拿兵變要挾我嗎?”

“趙廷隱呢?”

“也不省心!趙廷隱說他原本不敢奢望東川,但因李仁罕非要爭奪,不留情麵,所以才跟他賭氣爭奪。”

“那您打算怎麼辦?”

孟知祥做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閬州新設保寧軍,劃撥果、蓬、渠、開四州為屬州,讓趙廷隱做節度使,而自己兼領東川。

這樣以來,東川沒得爭了,而且保寧軍與東川一樣,都是下轄五州,趙廷隱也保住了麵子。

李昊把這個決策告訴趙廷隱,趙廷隱仍然憤憤不平,雖然轄州數量相等,土地麵積相差無幾,但十八線小縣城的一套房能跟北上廣深的一套房相提並論嗎?趙廷隱要求與李仁罕決鬥,一對一單挑,活著的那個當東川節度使。

李昊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反複勸說,終於使趙廷隱接受了閬州保寧軍留後的任命。東川之爭暫告一段落。

趙季良率文武官員勸進,請求孟知祥稱王,並且使用天子名義發布詔書。被孟知祥拒絕。

孟知祥沒有公開稱王,卻已經行割據之實,在吞並東川後,沒有懇請中央朝廷派遣官員,而是自行任命官員,還擅自進行了行政劃分閬州保寧軍。這就在後唐中央引起了軒然大波。

早在兩川爆發內戰之初,山南西道節度使王思同就秘密奏報中央,意思是要伺機坐收漁利。李嗣源也真的調派大軍前往兩川邊境,名為幫助孟知祥,實則欲坐山觀虎鬥,找機會下手。沒想到孟知祥四天吞東川,李嗣源的中央軍根本來不及任何反應。

所以才有了上文中,孟知祥得意洋洋地向中央“報喜”,秀肌肉,故意惡心李嗣源。

孟知祥割據兩川,已經是生米煮成熟飯。李嗣源也及時調整態度,委曲求全,承認孟知祥對兩川的絕對權威,向其示好。

李嗣源派李存環李克寧之子,孟知祥的外甥出訪成都,希望孟知祥能堅守臣子的道義,保住家族世代忠臣的美名。

孟知祥眼含熱淚,下跪接受詔書,並向朝廷表達了悔過之意,聲稱要世世代代永為大唐忠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