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狗急跳牆(1 / 1)

孟昶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哦——對對對,秦州,您要不提,朕差點兒忘了!”隨後,孟昶詔令秦州節度使韓保貞從秦州出兵,出故關,攻擊汧陽(今陝西省千陽縣)。汧陽位於鳳翔的西北方,大散關、寶雞位於鳳翔的西南方,孟昶用韓保貞來牽製趙暉的精力。

為了打通迎接後蜀援兵的道路,也為了向後蜀展示實力,王景崇派軍出鳳翔西門,向趙暉發起攻擊,結果被趙暉一個防守反擊打得丟盔棄甲,不僅沒有撕開缺口,反而被趙暉乘勝占領了西側關城。

王景崇趕緊老老實實地龜縮進城中,趙暉則將戰線順勢往前推進,在西關城挖掘壕溝,並不斷派軍挑戰。

“有本事你出來啊!”

“有本事你進來啊!”

與李守貞的閉城堅守不同,支撐李守貞的是信仰,堅信命中注定的事情是無法被人力所改變的;而王景崇依賴的是強大的外部勢力——後蜀。

在郭威的平叛戰略中,主力部隊原本就是要先啃河中這塊兒硬骨頭,對於長安和鳳翔,則是牽製。趙暉的實力是攻不足而守有餘,一旦後蜀強勢介入,將會打破鳳翔戰局的平衡,這是王景崇的如意算盤。

趙暉對王景崇的心思了如指掌。你不是想見後蜀援兵嘛,得嘞,我給你變一個。

趙暉組織了一千餘精銳士卒,身穿鎧甲、手拿武器,秘密迂回到秦嶺,然後舉著後蜀的旗幟,大張旗鼓地從大散關方向趕來,對外散播消息:後蜀大軍到了!

王景崇果然上當,立刻派出數千人出城迎接,結果伏兵殺出,數千鳳翔兵稀裡糊塗地被全殲。王景崇緊閉城門,再也不敢派軍出城。

等後蜀將領安思謙真的出大散關之後,趙暉將主力駐紮在寶雞,北控鳳翔,南望大散關。

安思謙先在寶雞西南的竹林中埋伏了兩千伏兵,隨後以數百弱兵誘敵深入,趙暉中計,後蜀伏兵乘勝追擊,一舉攻破趙暉的寶雞陣地。

然而當安思謙把主力部隊往寶雞投送時,卻接到消息:趙暉增派來五千大軍!

安思謙大驚失色,對部下說:“我們兵微將寡,且糧草補給困難,而敵人兵多將廣而又補給迅速。我們不宜深入,最好另做打算。”

徐圖後計,從長計議,所以……先往後靠一靠。於是後蜀軍隊上演了匪夷所思的一幕,明明是打了勝仗,卻從渭水退到大散關,又退回鳳州,隨後退回了興元府。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後蜀第二次乾涉後漢內政,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王景崇欲哭無淚,蜀黍,您怎麼打敗了要走,打勝了還要走啊?看在我兒子的麵子上,拉兄弟一把吧!不斷給後蜀孟昶上疏,請求緊急支援。

王景崇在信中添油加醋地描繪中原地區的動蕩,大意無非就是中原連年遭遇自然災害及兵戈戰亂,百姓困頓,國力疲弱,幼主登基,主少國疑,政局動蕩,西部三鎮遙相呼應,隻叛王師義旗所指,恢複中原……

後蜀孟昶非常心動,於是命令安思謙再度出兵支援鳳翔。

安思謙不得已,從興元出發,進駐鳳州,遙望大散關,然後奏請孟昶,請先運送四十萬斛糧食到大散關,若無這些糧草供應,微臣不敢出關!

孟昶接到奏報,大怒,對左右說道:“我看安思謙這家夥根本不會為我開疆拓土!”

實際上自孟昶即位以來,軍政大權一直掌握在托孤重臣手中,就在今年,後蜀剛剛發生了一次比較大的政治鬥爭,孟昶終於扳倒了前朝元老,掌握了國家大權。有關孟昶親政的故事,將會留在後文。

顯然,孟昶鞏固了中央的權力,但分散在地方的權力還未得到加強,特彆是坐鎮邊境的這些封疆大吏們。

這就是曆史規律,不同的政體、不同的人群,也要麵臨相同的規律。誰家煙囪不冒煙呀。

安思謙此舉就是典型的挾寇自重、玩寇不前、要挾君王。孟昶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一邊罵著娘,一邊詔令附近州郡供給數萬斛糧食救急。

安思謙的要求並不過分。無論是中原伐蜀,還是蜀地北伐中原,後勤補給永遠是比武器裝備、軍隊數量更重要的因素。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得到糧草的保障後,安思謙北出大散關,在大散關外的玉女潭擊敗趙暉的先頭部隊,迫使趙暉退守寶雞。安思謙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地向前推進。

秦州韓保貞仍然奉命在西北方牽製。負責佯攻牽製的韓保貞不敢貿然發動進攻,而後漢的軍隊也不敢主動出戰,雙方就在隴州一帶對峙下來。

鳳翔城下的趙暉力不從心,既要對鳳翔實施包圍,又要分兵應對後蜀的入侵,趙暉實際上已經陷入到三麵環敵的危險境地。趙暉連忙向總司令郭威求援。

西線告急,郭威親自馳援。臨走時,郭威告誡白文珂、劉詞,說河中仍然是整場大戰的重中之重,河中的戰役結果將決定大戰的最終結果,我離開後,他們一定會從西城突圍,你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嚴防死守!

當郭威前進到華州時,西線傳來捷報:後蜀軍隊因糧草斷絕,已經收兵退回大散關以南。

安思謙的判斷沒有錯,沒有糧食,打毛?

郭威也立刻返回河中。

果如郭威所料,李守貞派悍將王繼勳率領一千餘精銳,在懸崖絕壁上砍出階梯,然後在半夜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後漢大軍的麵前,一邊縱火製造混亂,一邊大聲呐喊著發起攻擊。

後漢大營立即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潰不成軍。隻有劉詞淡定從容,一邊安撫士卒情緒,一邊率本部兵馬組織反擊。

閻晉卿歎息道:“敵人的鎧甲外麵都糊了一層黃紙,在火光的照耀下,非常容易辨認。隻可惜兵無鬥誌,自亂陣腳!”

初級軍官李韜身先士卒,大喊道:“食君祿當忠君事。平日既吃皇家俸祿,此刻焉有不拚命的道理?”揮舞長矛,奮力殺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