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沒有人的屁股是乾淨的(1 / 1)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4131 字 1個月前

殺人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反倒是會引發更多的問題,所以在葉安看來重要的不是殺人,而是誅心。

他不是那種高強度工作的人,回了家自然就要休息,把自己分內之事做好後,就沒有必要案牘勞形,那樣做的隻有處理不好本職工作的昏官,亦或是處理不完天下事的宰相。

對葉安來說,大宋政務的日常工作量連後世的排班表都比不上,那一天天的還要趴在公案上忙活,歸根結底就是冗官造成的。

葉安不相信這個時代精英的工作效率會如此低下,而是大宋的機製所造成的,大量的官員分擔本來幾個人就能搞定的事,而朝廷又不養閒人,於是官員想到的應對之策便是把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如是而已。

範仲淹在臨走時給了自己一篇文章,其中詳細闡述了大宋王朝現有製度的弊政。

葉安知道老範是想通過自己的手將其當作奏疏上奏趙禎,但在他詳細之後便放棄了這個打算。

改革是好事,可惜老範的這份改革奏疏並沒有抓住重點。

葉安隨手將這篇文章同富弼的奏疏放在一起,這兩份奏疏中充滿了太多的想當然,葉安自認為自己寫不出他們這種滿篇充滿煌煌大義的東西,但也可以中肯的評價這兩篇文章不過是文人的想當然之作,不論實務隻想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完全脫離了當下現狀。

這個王朝的弊政已經開始逐漸顯現,大量的冗官已經多到封建機構容納不下的程度,且不說東京城中的京官有多少,單單是待選官的數量便多的嚇人,這也是為何趙禎親政多年隻開設三次科舉的原因。

明年又要開設科舉了,為的就是攏絡文人,否則十年寒窗鐵硯磨穿的讀書人該如何安撫?

科舉與後世公務員考試不同,在大宋許多官吏並非科舉出身,這些人相當於基層乾部,但通通不在朝廷的編製之中。

地方上的提司,押司,曹司便是如此,但他們的人數卻是極多的。

葉安覺得大宋的科舉製度並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官吏製度卻存在著極大的改革必要,冗官已經成為朝廷的負擔,而除此之外冗兵的問題也有待解決。

這一點葉安與曹瑋在私下裡偷偷討論過,冗兵的出現完全可以說是老趙家自己作出來的,需要戰鬥力不是通過訓練已有部隊讓其成為精銳,而是設立新軍以應對危機。

那些原有的軍隊依舊存在,樞密院的文書中顯示,現在的大宋已經養兵百萬,三司的文書更是顯示每年朝廷稅收的十之五六要用來負擔軍費,這簡直比戰爭時期的開銷還要大。

冗官、冗兵再加上其他龐大的開支一起造就了大宋王朝的冗費,好在如今的大宋經濟十分強大,但隻要出現動蕩和突發事件,朝中的財政必然捉襟見肘。

這也是為何蔡齊屢次上疏警告趙禎國帑可用之財逐漸減少的原因,他當初力挺葉安改革江淮廂軍,目的也在於此。

葉安忽然很想笑,看看現在大宋的朝堂,哪一個拉出來不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其中有不少就算是放在後世隨便一提都是讓人恍然大悟的存在,那位“醉翁”歐陽修現在是館閣校勘,宋祁宋庠兩兄弟一個是太常博士,同知禮儀院,一個則是三司戶部判官,夏竦雖然外調青州,但還身兼安撫使一職,在京中並非說不上話,韓琦為開封府推官,獲賜五品官服,富弼任知諫院,這些人哪一個不是驚才絕豔之輩?哪一個看不出大宋現存的弊政?

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問題所在,所有人也都覺得改革不能著急,需慢慢圖之,唯有範仲淹一人改革心切,就算被貶出京也不忘改革之事。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太過急躁的改革必定會引發極為猛烈的反噬,範仲淹太過著急,而其他人又太過怠慢。

“這樣不成啊!”葉安仰頭便是一聲長歎,但隨即有搖頭拋棄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自從他到了宋世開始,整日裡便會不由得的冒出各種想法,並依照曆史的發展進程進行推演,可惜最終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發現這隻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曆史出現了偏差,但還有許多事情依舊按照原有的軌道在前進,這種感覺很奇妙,變量太多就算他自己也理不清頭緒了。

外力的乾預固然有一部分原因,但內部的變量也會產生,質變導致的量變不斷增加,最後葉安的總結便是“一團亂麻”。

好在大宋的朝堂即將迎來平靜期,呂夷簡被彈劾王曾必然發力,不說是落井下石也可以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推開書房的門在院中散步,葉靈騎在小輪車上兩腳蹬的飛快,後麵小熊似得葉麟摔了個大屁蹲,沒有嚎啕大哭而是起身甩了甩臃腫的胳膊便又邁開步子踉蹌“衝鋒”,葉眉倒是老實,坐在火盆邊上給秦慕慕撐毛線,看著姐姐弟弟的玩耍不時發出輕笑。

被秦慕慕評價為大屁股的方林月不知去了何處並不在後院中,這小娘子自從入了侯府便立刻從白蓮社的聖女變成了老實本分的溫玉,葉安還真是奇快她的變化。

王幫火急火燎的衝到後院門口,也不進來隻是站在月亮門那裡道:“侯爺,官家罷相了!”

這一聲叫喊並沒有讓葉安多麼的意外,反倒是還在繞毛線團的秦慕慕放下手中的活走了過來:“官家罷相了?消息準確嗎?”

王幫立刻道:“回大娘子的話,待漏院傳來的消息不會有錯,我又同總號中的管事確認過了,他們那也得了消息,侯爺今日休沐,若去往皇城司便定會知曉。”

“不用去皇城司,有人送消息來了。”瞧見陳琳的身影後葉安便笑著對秦慕慕說道。

果不其然,陳琳看了一眼王幫冷聲道:“你送消息的速度倒是快得很,比某家都要早上一步嘛!看來雲中郡侯也有勾連內外之嫌啊!”

“彆在這裡扣大帽子,東京城中都快傳瘋了的消息,怎生就要本侯勾連內侍了?再說你不是內侍啊!”

陳琳哼了一聲:“官家罷相了,隻不過這一次王曾也被罷了樞密使。”

葉安用腳後跟猜都知道為何,無奈歎息道:“王曾就那麼恨呂夷簡?踩得用力過猛被人家拉下水了,不過官家在年關前一次罷免兩位相公……”

“那又如何?眼下中書由參知政事李迪兼平章事,另有薛奎坐鎮出不得亂子,待翻過年去,必定還會拜相的。”

葉安微微點頭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陳琳隨即道:“官家下詔,宮中美人楊氏聽入道,賜名宗妙並居安和院,改賜院名曰瑤華宮。”

葉安微微一愣隨即笑道:“看來官家眼中也容不下背後使詐者。”

哪知陳琳搖了搖頭:“這是太後的意思,入內內侍省知內院從楊美人那裡查到了一些不該有的書信,與外臣勾結的書信……”

陳琳說完便用手指在葉安的手心劃出了名字,葉安驚駭的瞪大眼睛。

沒想到萬萬沒想到!原以為趙禎罷王曾樞密使隻是因權利平衡,誰知竟連他也牽涉其中,這……太他娘的魔幻了!

/72/72826/,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