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1 / 1)

[紅樓]權臣之妻 故箏 4414 字 2個月前

通道長忙點頭:“是是,正是您給我的那張,我塞進了竹節裡,才遞給了林姑娘。”

“嗯。”和珅低低地應了一聲。

哪裡有什麼諸事靈驗的符?

不過是借符,傳和珅的話罷了。

何況……

宣通道長笑了笑。

哪有比和珅更好的護身符呢?

第五十四章

臨安伯府大抵真要迎來末路, 靈月已經有好幾日不曾上門來了。

黛玉自然不在意她, 倒是王夫人平時還要念上兩句, 像是極為中意這個媳婦。

打從王夫人那裡出來,遠遠的,便見鴛鴦走了過來, 朝她福身道:“林姑娘, 老太太讓我來傳個話兒, 說是今日晚飯要與林姑娘一同用。”

有李嬤嬤在身邊常提點,黛玉如今更能分辨誰是真情誰是假意了。此時聽了鴛鴦兩句話, 黛玉心下並不覺感動,反而將從前積累下來的祖孫情也都消磨了些去。

黛玉登時便沒了興致。

若外祖母將她看得更重些,便早該讓鴛鴦來說話了。

李嬤嬤卻悄悄按了按黛玉的手臂, 道:“姑娘左右也無事, 不如便陪著老太太用頓飯。”

黛玉雖心有疑惑,但她知曉李嬤嬤既是和珅安排來的, 便應當不會害她。恐怕是有旁的盤算吧……

黛玉點頭應了。

天色漸晚後,黛玉便攜了李嬤嬤、紫鵑,往賈母的房裡去了。

賈母已有許久不曾好好同黛玉說過話, 待見到黛玉踏進門來, 倒是心下一酸, 頗有些觸動。

“玉兒定了親,反倒是不大愛出門來頑了。”賈母慈愛地看著她,麵上還掛著笑意,像是僅在打趣她。

黛玉聽了話, 也覺得五味雜陳。

她近來出門的時候,較從前多了不少。又哪裡來的不愛出門頑的話?究竟為何不往這裡來,外祖母心中應當也是知曉的,如今拿這話來打趣,倒是實在沒意思。

也不等黛玉應聲,此時李嬤嬤上前一步,笑道:“見過老太太。”

賈母的目光落在了李嬤嬤的身上,她一眼就看出來了李嬤嬤身上的不同尋常。

那是尋常富貴人家養不出來的嬤嬤。

這便應當是皇後娘娘親自選下送來的嬤嬤了。賈母想起來,早先賈政便與她說,這個嬤嬤曾經乃是伺候過老太後,實在是個不容怠慢的角色。

賈母便撤去了榮國府的姿態,由鴛鴦扶著坐直了身子,笑著同李嬤嬤說了兩句話。

“坐罷。”賈母一指下首的位置,示意李嬤嬤也不必拘禮。

李嬤嬤卻動也不動,淡淡道:“姑娘是主,我是仆,焉有姑娘坐著,我也跟著坐下來的道理?”

賈母麵色僵了僵,這才隱約意識到,自己這位外孫女的身份,是與從前大不同了,這打宮裡頭來的得臉的嬤嬤,都要拿她當主子看待呢。

但賈母到底並非尋常人,她很快便平複了心緒,轉頭讓丫鬟去傳飯去了。

隨即又轉頭笑道:“讓我今日同我外孫女好好說說話。”

黛玉笑了笑,沒有出聲。

從前她在賈母跟前時,二人常一同追憶賈敏,情感自然比旁人更深厚些。

但後頭,賈母慢慢有了些私心。

若是黛玉此生便隻有個外祖母待她好,那興許她也就咬咬牙,將個中苦楚吞下去,折磨自己了。偏生有了和珅作對比,黛玉心頭便忍不住想,既是這世上最親的人了,緣何這樣待她呢?

這樣一想,再看賈母,再如何慈和的麵孔,便也不似從前那樣心下感動了。

待飯菜布好,賈母便帶著黛玉到桌邊坐下了。

今日倒是再沒有旁人了,但黛玉也依舊不覺得輕鬆。

“近來我睡不大安穩,總想著你在我身邊不過養了一年,這便定了親,日後便是彆人家的了,我心裡就實在不是滋味兒。總想起來你母親當年出嫁時的情景。”

賈母歎了口氣:“你身子骨弱,我便總怕你走上你母親的老路。”

李嬤嬤笑著道:“咱們姑娘是個有大福氣的,將來是半點災厄也落不到身上的。”

賈母被這樣一打斷,倒也不好再說下去。

再往下說,豈不反而顯得是她這個外祖母在咒外孫女了?

賈母便又問:“玉兒心裡可有個底?那和侍郎當真是個好的?外祖母隻怕他日後待你不好,外祖母縱使再心疼,卻也伸不過手來了……”

黛玉哪裡好在賈母跟前誇和珅。

那頭李嬤嬤聽了,當即又開口道:“這樁親事哪有不好的?老太太可莫要這樣說。這和侍郎那是今上欽點的狀元,姑娘又是得了今上的盛讚,連欽天監合過二人的八字,也說乃是天作之合……老太太心疼外孫女,我曉得。但這話卻是萬不能再說的。”

賈母乃是榮國府裡的老太太,老祖宗。兒子孝順,媳婦敬畏,孫輩也敬愛她。她做慣了那個發號施令的角色,此時叫李嬤嬤這樣一說,她先是微惱。

隨後卻才猛地驚出一身冷汗。

她安逸得太久了,倒是險些忘了規矩。

“這幾日不曾好眠,竟是昏了頭了。”賈母笑著敲打了一下自己的額頭。

她道:“我隻盼望著玉兒好,那我便也好了。”

因著李嬤嬤那麼一提醒,之後賈母便特意避開了和珅,隻與黛玉說些瑣碎的事。與過去倒也沒什麼分彆,但黛玉卻突地沒了過往的那些耐心。

這頓飯吃了小半個時辰,賈母這才命人撤了飯菜。

黛玉望了望窗外,月色漸起。

竟是已經入夜了。

“我叫人送些安神香來給外祖母,外祖母早些歇息。”黛玉道。

從前她無比依賴的親情溫柔,這一刻卻是變得陡然乏味起來。

賈母笑著應了,便目送著黛玉跨出了門。待到她們的身影徹底從目光中消失,賈母這才微微斂起了笑容。

“玉兒到底是和從前不同了。”賈母歎了口氣。

原先初到榮國府時,那樣羸弱的一個人兒,如今身量又見長,瞧著竟也端起氣度姿態來了。

“若有這樣一門親事,於榮國府也是一樁好事呀。”老王家的勸道。

“這個我曉得。”賈母應了聲,轉頭又吩咐丫鬟琥珀:“去取前些日子新打的那支釵子,並那個項圈兒給林姑娘送去。”

“哎。”琥珀應了。

這頭琥珀剛收拾出東西來,那頭就真有雪雁進門來,捧了一盒子安神香,笑道:“說是宮裡頭賞下來的呢,那太後娘娘屋子裡,點的就是這香。”

賈母笑著道:“還是玉兒孝順我,舍得將這些玩意兒取來給我。”

雪雁笑得天真爛漫,道:“倒也不算稀奇,早先送了不少來,說是隨意使。姑娘也說了,叫我多送些過來,叫老太太好眠。”

賈母差點繃不住麵上的笑容,隻心中暗道,林家帶來的丫頭,到底是個年紀小不知事的,什麼話倒也敢說。

雪雁送了東西,便轉身出門去了。

這廂,黛玉正同那李嬤嬤說著話。

“姑娘不會怪我在老太太那裡搶了話罷?”

黛玉搖了搖頭。

她又並非是個不知事的。

李嬤嬤在她身邊待了也有一段時日了,李嬤嬤麵冷心軟。對外頭的人,都端著宮裡頭的架子。在她跟前,卻從未有過拿大的時候。

李嬤嬤之所以會搶話,黛玉也知曉,那是因為老太太是她的外祖母,有些話她必是不能說的。李嬤嬤為了不叫她吃了悶虧,這才替她做了個開口出頭的。

既不讓她失了禮,又叫外祖母無法反駁。

李嬤嬤之所以讓她應下外祖母的相邀,更多恐怕也是為了叫外祖母曉得,叫整個賈府都曉得,如今她已不是從前。

不是誰人都能拿捏的了。

那李嬤嬤也鬆了口氣,笑道:“姑娘且放心吧,日後有的是好日子過呢,哪裡會有吃苦的時候?”

這般心思剔透,又生得如神仙人物一般。隻要不受榮國府的桎梏,日後哪有過不好的道理?

想起方才賈母說的話,李嬤嬤便想笑出聲來。

黛玉的目光從李嬤嬤身上流連而過,又一轉,瞧了瞧這個院子。

是與從前大不同了。

哪裡都不同了。

這樣的改變,哪怕再換來不好的將來,也比那些丫鬟婆子可任意欺淩她,隻好自己刺幾句話,生生悶氣來得好。

黛玉抬起頭,道:“嬤嬤昨日說了宮裡頭的規矩……”

李嬤嬤笑道:“是,咱們接著說……日後,姑娘定是會常進宮的……”^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這榮國府也就看著一身光華了,日後卻不知要被林姑娘甩出多遠去。

……

屋內聲音便就這樣持續了好久方才停下。

過了會兒,紫鵑進門來,與黛玉道:“咱們府上怕是要有喜事了……”

黛玉不解道:“什麼喜事?”

“那臨安伯府要將女兒嫁過來作奶奶了。”

黛玉驚訝:“這樣快?”

話音落下,她也不由得想到了那日和珅說的話。說那臨安伯夫人若是個聰明的,該要急著將靈月嫁進門來了。

雪雁問:“紫鵑姐姐如何曉得的?”

紫鵑道:“今日人都上門來了,說是要趕著二老爺生辰之前,將事給辦了。也算雙喜臨門了。”

“這樣短的時間,豈不結得潦草?”

紫鵑點頭:“也就三個月的功夫了。”

黛玉聽過,也就拋到腦後去了。

那位靈月姑娘,日後約莫是沒功夫再來她跟前說些不知所謂的話了。

和珅近來很忙。

解決了兩淮貪汙案,卻還有後續等待著去解決。

風光、賞賜得了不少,但卻也讓和珅短期內無法往榮國府去了。

此時他站在殿中,靜靜等待著乾隆看完那些手邊的折子。

不久,乾隆開口了:“聽聞臨安伯府上的姑娘要嫁到榮國府去了?”

“嗯。”

乾隆意味不明地哼笑一聲:“那便先讓他們將親事辦了吧。”

和珅垂首道:“皇上仁心。”

乾隆又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和珅出了皇宮,步行走過街市。

劉全在他耳邊道:“主子,那個廚子已經在府上了。”

“嗯,送榮國府去吧。”

劉全忙點了頭。

說著話,和珅便走進了一處水粉鋪子。

那鋪子裡擺放著各式的胭脂水粉。

和珅粗粗掃了一眼,都覺得不大滿意。古時的提純技術還不夠到家,不知曉這些東西裡都加了什麼玩意兒。

“走吧。”和珅出了門。

“主子不買一些嗎?”

“都過於粗糙了。”

劉全忍不住想,這家鋪子可是京裡頭最好的了。

和珅走著走著,又突地頓住腳道:“你去請幾個師傅來。”

“什麼師傅?”

“專門做胭脂水粉炭筆口脂的師傅。”